襄阳有很多老厂都保留了下来,厂子就像个独立王国,里面叔叔阿姨说什么话的都有

【本文来自《《你好,李焕英》里的襄樊工厂,人们为啥说着一口东北话?》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因为《你好李焕英》襄阳卫东厂火了,去的人太多,卫东厂不得以发了个通知初七开工上班,谢绝参观。

其实襄阳做为人口净流出城市,好多老厂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这里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卧龙岗,还有唐城影视城,以及习家池,欢迎各位来襄阳打卡~~~~

500

500

500

我是在纺织厂长大的,当时就觉得纺织厂完全是一个独立“王国”,食堂,电影院,理发店,医院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自己的闭路电视台“厂台”,整天电视剧轮播看个爽,从托儿所、子弟小学、子弟初中再到子弟技校,然后毕业再进厂。除了去公园和逛商场,几乎可以一直在厂里过下去。

我从小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厂里面叔叔阿姨说什么话的都有,上海话,武汉话,东北话,所以办事基本都会憋一口各色普通话。

我想贾玲应该差不多,因为襄阳话本来就比较接近河南话(中原官话),所以学东北话几乎可以无缝对接。我上大学(武汉)的时候,因为长的五大三粗的,普通话又标准,老师一直以为我是东北那旮旯的

看这片子,我也哭了,我媳妇更是涕泪横流(丈母娘去世了),我是想到了我小时候好多好多事情,也想到了我的母亲,她也如同千千万万的厂工一样,激情澎湃,热血迸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最后为了国家转型,沦为下岗工人。

而那些在厂里混不下去的二流子被迫下海的,还有那些中饱私囊的厂领导们,有的却成功跻身富裕阶层,那种价值观的冲击,造就了现在的偏执,唉,最苦的一代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