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劝你们填海也挨骂 香港人不是脑残是绝望

最近,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执政报告当中力推填海计划,并为备受攻击的刘德华抱不平。

此前,刘德华受前特首董建华邀请,为人造岛宣传片配音,本意是争取民意,结果却是吸引了炮火,说他“受金钱诱惑”——“政府这么多廉租给富豪的私家娱乐地,不拿出来,还要香港人出钱填海给人建豪宅”,还有人说“填海不是问题,问题是一个小工程都要上亿元、这些钱摆明是给大财团、国企的利益”。

要说这些骂声也不算错,填海的前提和手段都很值得吐槽。但问题在于,在香港现行体制下,不填海,其他增加城市用地的方案代价更大。刘德华给香港人指的路肯定不是坦途,但问题是别的路都是死胡同。这种绝望感,应该是刘德华挨骂的主要原因。

1香港人住在哪

香港740万人口,总占地面积1111平方公里。从香港规划署网站上看,这当中分给住宅的土地只有77平方公里。其中35平方公里是“乡郊居所”,也就是村屋或者别墅,稀疏地住着香港6.23%的家庭。另外93.77%的650万常住人口只剩31平方公里。结果,香港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中位数14.96平方米,在这个数字最极端一侧的人基本只能“垒”起来住。

所以香港的街景是这样的:

 

500

20万香港人住在这样的“劏房”里:

 

500

更差的人住“棺材房”,但还能说一句“比下有余”:

 500

500

更糟糕的是所谓“笼屋”,70平米的空间里,放上10个三层的“笼架”司空见惯。那里住着10万人。

500


客观来说,如果只看平均数和中位数,香港的居住水平在中国城市里不一定是算最差,但问题在于香港住宅水平差却不便宜。

“劏房”租金在人民币3000-5000元/月。棺材房(盒)的租金是1600~3200元/月,“笼屋”最下层的床铺也要40元左右的(日)租金。大多数“笼民”要靠“低保”资助才能住得起。

如果你符合“公屋”申请条件,那只能请你排入一个令人绝望的长队。香港260万套公屋,最大的户型为69平方米,最小的只有8.2平方米。截止2017年6月底,已经有15万宗一般公屋申请,约12万宗配额及积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人的轮候时间为4.7年,长者一人申请者则为2.6年——这个时间还在不断延长。

在香港家具店里,多数床的宽度不超过1米5,更多的是1米37。不少买得起私宅的“有钱人”,要为面积20平米,均价近10万/平米的“迷你户型”抢破头。只有10%的香港住宅面积超过100平米,也就是所谓“千尺豪宅”。位于香港金钟最核心的太古广场附近的“星街5号”(5
Star
Street)楼盘,共28层,一层一户,约人民币1160万元一套,每层只有30多平方米使用面积。这样的“牙签楼”所在的“蚊样地”,还经常引起大地产商激烈角逐。

500

“星街5号”

如果没有更多的土地,香港的住房情况必然加速恶化。据估计,香港人口将在2043年增长至822万的顶峰,虽然比起内地城市来说不算夸张,但显然31平方公里的主体居住面积不堪重负。所以香港政府拉上刘德华助阵,推行填海方案。

“2016年10月,由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公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显示:为满足框架内最大住屋容量约900万,香港未来30年土地短缺将至少达到12平方公里(亦有学者认为实际缺口或是其两倍),其中包括约2.3平方公里的房屋土地需求。”

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916/16509555_0.shtml

12平方公里土地缺口,只占目前香港面积的1%,为什么不能从现有的土地中发展出来,非要走填海这条路呢?

2为什么要填海

因为其他选项都被制度卡死了。

首先,香港是一个多山的海陆交错区,有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坡度大,或是有特殊用途,无法使用。

其次,1978年8月港英政府颁布《郊野公园条例》,至今已有40年时间,目前24个郊野公园中的21个在1979年就已经纳入规划。全港90%的市民居住在郊野公园3km的范围内,触动任何一个公园周边的土地,都会侵犯周边居民的利益,影响已购住房的房价,让房产集团有充足的理由鼓动民众反对。所以,500多平方公里郊野公园虽然是最可靠的土地来源,却只能永远地绿下去。

 

500

所以,林郑月娥考虑四个开发土地的方案,没有一个考虑缩减郊野公园,读者可以暂且把这个禁忌视为一种信仰。

填海方案暂且不论,其他三个方案是:发展棕地、土地共享和活化工厦。

 “棕地”在香港主要指位于新界乡郊区的农地,因为不再务农而改为他用。目前,香港棕地累计达到12平方公里。其中40%用于存储货物和废物回收,货柜堆放、露天停车场和汽车修理厂也是常见用途。这些土地,是香港贸易及物流业鼎盛时期的见证,现在工业衰落了,不要也罢。

开发棕地说了许多年,但重新安置货柜和重型货车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再加上清理垃圾和污染物,给地处偏远的棕地铺设基础设施,理清棕地复杂的产权问题,这些麻烦政府都不太敢面对。

再说“土地共享”,施政报告给出的定义是“不在政府发展规划的私人拥有土地”。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归于两群人:原住民和大地产商。

原住民的土地源于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当地居民通过武装反抗争取到了更多权益。几代人后,这些权益已经演变成牢固的封建特权。

1972年,港英政府承诺每一名新界原住民,满18岁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土地,兴建一幢不高于3层,每层不超过65平方米的住宅,无需补地价。因为只针对男丁,这种申请土地的权力被叫做“丁权”。香港回归后,“丁屋政策”被写进基本法,沿袭至今。也就是说,80万新界原住民,只需要生一个男孩,就可以兴建2100平方英尺的宽敞独立住宅,建成后还可与转售。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断别人世代相传的财路……香港政府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500


​私人土地的另一个主人是地产商。四大地产家族企业,恒基、新鸿基、新世界、长江合计拥有10平方公里农地。他们当年以低价买入农地,以低成本持有,就等政府修改城市规划后发财。想要开发这部份地,政府会要求地产商补偿差价,差价过高地产商认为无法回本则不愿意支付。要求补的差价过低政府又会被指责官商勾结。与虎谋皮的事情,想想也知道难办。

活化工厦,就是把过去的工业建筑,工厂宿舍变成住宅。但这些工业用地也是有主的,待价而沽,并不比地产商好说话。

最后,以上所有选项都涉及更改土地用途,按照香港现有法律和惯例,必须经过前期规划研究、多个阶段的公众咨询等程序,才能开始拆旧建新。即便中间没有任何诉讼麻烦,也得耗时11年-14年。

相比之下,填海不涉及土地产权问题,也不影响现有土地用途,又能提供整片土地,不像其他方案那样只能零散建房,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

3一直在填海

从香港开埠开始,“填海”就是香港扩展土地的主要方式。香港第一次正式填海始于1852年的“文贤填海”计划。1970年代,香港实施新市镇发展计划,在新界形成了荃湾、沙田、屯门等九个新市镇,都是填海造地。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填海造陆的面积超过了30平方公里。

香港目前的填海面积为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左右, 27%的居民和70%的办公楼都在原来的海面上。现在的香港当局不过是重施旧伎。

转折点发生在90年代中期,香港环保运动逐渐兴起,强大的反填海力量在1996年征得17万个公众签名,迫使政府搁置了青洲填海计划。之后1997年,香港出台《保护海港条例》,禁止在维多利亚港口内填海。到2004年,环保团体通过一场官司,不仅中止了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第三期工程,还给未来香港的填海抬高了门槛,规定“有迫切及凌驾性的当前需要”,并且“没有其它可行方法”时才可填海。

此后,香港填海面积锐减。之前平均每五年香港填海造地约5-7平方公里,到2005至2009年锐减至0.84平方公里。在2010年,填海土地只有0.01平方公里,此后房价一路飙升。

500

林郑月娥推出的明日大屿计划,也一样要看环保主义者的面子。所以在选址上用尽心思,躲开东部,避免影响郊野公园的环境;避开西部,减少对白海豚的影响;又要考虑到成本,最终选择了水较浅的大屿山附近。

从建设难度上看,除了填海,人工岛还要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根据民间估算,要沟通人工岛和香港本土,至少需要兴建5条海底隧道、37公里铁路。香港发展局局长黄纬纶表示,填海一期约10平方公里的造价是一千多亿港元——别说贵,和收回新界私人农地的成本相比,可能还要低10%。

“按照2018年1月的价格估算,其填海成本约为每平方英呎1360港元;相比之下,收回新界私人农地的成本最高可达每平方英呎1500港元。”

http://money.163.com/18/0808/01/DOLCT5R9002580S6.html

如此大的工程,林郑月娥给出的建设周期是20-30年,第一期工程也要11年后才能见效。对于迫切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这一代年轻人,只能算望梅止渴,而且到时候能不能买得起话梅还不一定。所以,虽然是唯一的生路,在香港年轻人眼里也满是缺点,食之无味,弃之不惜,就算刘德华代言,也不妨一起骂倒。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