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厕所5万弃用的反思

据报道,八旬村民在-20℃户外用铁桶如厕,马桶不但正对灶台、没有任何遮挡,还没有上下水……为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如厕条件,辽宁省沈阳市于2016年到2020年间投入上亿元财政资金。但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沈阳农村调查发现,部分地方的改造厕所存在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等多方面问题,近5年来,有一批改造厕所被村民用作堆放杂物等或彻底弃用,造成资源浪费。

  “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老百姓的这些话,真真切切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厕所是一个民生小事,但又一直是一个民生难点,直接关系人居环境,是体现文明进步的尺度。

  改建厕所不是为了完成数量指标,而是要让老百姓用得上,真正得到方便。把厕所建在室外,东北冬天室外温度那么低,怎么用?坐便器装在灶台正对面,而且还没有任何遮挡,没有上下水,这不就是个摆设吗?还有的农户已经搬走十年了,却不管有没有人住都安装,有的部分村民既没有拆除应该拆除的旱厕,又反复参与改建,甚至出现不少村民一家有三个厕所的情况,更是荒谬。

  这种改建完就被弃用的情况不是一户两户,而是普遍情况。记者调查发现,除极少数村民家表示在夏天偶尔会用上改造厕所外,大部分村民都只将其用做储藏室,还有人私自把厕所基坑内的塑料桶挖出来当废品换钱。由于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5年来,政府投入过亿元改建的8万余个厕所弃用超过5万个。

    还要追问的是,这些厕所改建工程背后有没有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比如,2019年至今,沈阳农村厕改政府补贴标准为每座室内厕所4500元、室外厕所3500元。但不少村民反映,村里通知室内厕改补贴仅为1500元且这钱也有人没领到。从4500元、3500元的补贴,到了村民手里只有1500元了,而且1500元都领不到,这些补贴资金去了何处?

     草民认为,辽宁厕所改造中的问题,在北方农村普遍存在。在中国北方农村没有下水管道的村庄,最好的办法是建设免水冲,生物发酵的厕所,一年非常方便的清理一次。政府必须把当代最先进的生态厕所技术应用到农村厕所改造中来。水冲厕所,抽一次污水200元,一年五次1000元,一个农村老人一年的基础养老金没有了。这种技术,国内有,国外也有!日本的一个抗灾厕所,一天可满足一万多人的需求。

      各级政府,必须彻底改造工作作风,深入农村,真正感受农民的迫切需求,把厕所革命,把乡村振兴真真正正办成造福农民千秋万代的事情,任何三农工作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实践经验。各级公务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换位思考,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干农民之所干!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创业精神,真真正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使命。把国家每一分三农资金,真真正正用到三农工作中去,让每一件三农工作,都成为广大农民满意的工作。

       小厕所,大民生!考验着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公务员的执政智慧。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枪,厕所革命的成败,关系的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希望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公务员时刻牢记历史使命,不断的为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