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马静芬:像男人一样去战斗
作者:张蕾
四年前,一场女性峰会上。
63岁的董明珠和85岁的马静芬,两个加起来快150岁的奇女子,成了闺蜜。
董明珠拉着马姐姐的手:“我要退休了。”
马静芬摆摆手:
不要退,你在工业上创新中国制造,
我在农业上创造新品种,我们一起把产品卖向世界。
董明珠说:“好,我们一起做。”
2019年新春,董明珠格力董事长任期结束。外界揣测,董小姐要退休了?
董事会后,她打了传闻的脸,获得连任,也兑现了和马静芬的约定。
36岁下珠海打工以来,董明珠和天斗,和地斗,和人斗。
她说幸福,是斗出来的。当别人问:那你觉得什么算幸福?
董明珠答:工作,看着格力的数据蹭蹭往上涨,最幸福。
和她成为闺蜜的马姐姐,经历了一次牢狱之灾,两次生死,80+却越活越有劲。
她登上精英演讲台,开场白是:我叫马静芬,我今年85岁,可我觉得像回到8岁。
如果说董明珠是藏起软肋的斗士,那么马静芬就是70岁披甲上阵的忍者。
一刚一柔,一进一退,两人却都在人生最低谷时,触底反弹。
“琼瑶味”的二小姐
马静芬出生于1932年。
兵荒马乱的时代,她跟着银行经理的父亲四处奔波,在贵州、重庆、上海之间辗转。
1948年,一家人定居昆明。
马静芬是家中的二小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母亲按传统大家闺秀的标准来养她。
16岁时,她想参加夏令营活动,母亲不同意,马静芬赌气:不让我去,我就不读了。
她说到做到,辍学在家,当衣食无忧的二小姐。
一则征兵启事,打破了富家小姐的娴静。马静芬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她穿上解放鞋,弃富从军。
(呈贡某小学旧照)
转业后,马静芬到呈贡小学当老师。
从小叛逆,当了老师也不例外。她经常和校长对着干,成了全校臭名昭著的“坏老师”。
玉溪宣传工作组的褚时健,分到学校考察,过程中校长多次提到马静芬这个“刺头”。
褚时健好奇了,一个22岁的姑娘,能是什么混世魔王?
他决定找这个坏老师谈谈。
改造谈话定在一间小屋子,四方桌的中央,摆着两只绿色的暖壶。
褚时健和马静芬面对面坐着,谁也看不见谁。
小屋子里聊了半天,褚时健“倒戈”了:女孩不坏,她只是有自己的想法。
1954年,他设法把马静芬调来和自己一起工作,制造朝夕相处的机会。
同事神助攻,在马静芬面前说尽褚时健的好话。
确定恋爱关系后,第二年马家二小姐就嫁给了这个农村小伙子。
多年后马静芬依旧调侃,自己是下嫁,便宜他了。
求婚当天,她对褚时健说:“我那个家,没有温暖。”
这句话,马静芬只说了一半,后一半她期待褚时健来补充。
结果褚老一声不吭,啥也没说,活脱脱的“钢铁直男”。
这个细节过去了60几年,马静芬依旧耿耿于怀,丈夫始终欠她一个甜美的承诺。
结了婚,她的喜怒哀乐,完全取决于丈夫。
褚时健对我好,我就感觉好。
对我不好,我就哭闹,觉得活着没意思。
马静芬活成了琼瑶剧里的恋爱脑,丈夫就是正义,爱情就是粮食。
属狼的董小姐
1954年,马静芬热恋时,南京一个女孩呱呱坠地。
她叫董明珠,一家7姊妹,她是老七。
那时候家里不算富裕,但母亲从来不给董明珠穿打补丁的衣服,都是体体面面。
其实,是妈妈用手工活,把补丁都缝在里衬了。
朴素的小心思,让董明珠养成了极强的自尊心。
上小学时,她是个腼腆的女孩。全班都去上游泳课,偏偏她不去,因为不好意思穿泳衣。
老师以为她胆小,把她叫到办公室教育了一番。
被人小看,刺激了董明珠的自尊心和斗志:别人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能?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她跟着一群长江游泳队的人去游泳,对危险毫无概念。
地点是一个荷塘,底下全是淤泥,专业队员下水后游得很欢,董明珠一脚下去就沉底了。
她拼命扑腾,喝了不少淤泥水,幸好同行的伙伴救了她。
多数人遇到这样的经历,恐怕再也不敢下水。
董明珠相反,她不掉一滴眼泪,发了狠非把它学会不可。
此后她天天去游泳课,一节不落。
30岁这年,董明珠再次“溺水”。
一场病魔夺走了她的丈夫,这次没人搭救,她得靠自己。
董明珠把8岁的孩子交给母亲,就奔向热门打工城市,珠海。
这座海滨城市的风光,让攒在董明珠眉头的阴霾一扫而空,她萌生了留下来的念头。辗转人才市场,找到一家叫海利空调的小厂。
公司建议她去行政部,坐办公室挺轻松。
此时,36岁的董明珠,已经做了14年行政,不想再做繁琐的事务型工作。
她听说销售是赚钱的岗位,卖出100万,销售员能赚2万。当时的公司经理,年薪也才四五千。
董明珠果断选择去当销售,最差大不了拿280元的底薪。
别人质疑:“你又不懂,能行吗?”
就像小时候游泳遭遇误解一样,别人越不看好,她越要做好。
不懂空调,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人教,她想方设法也要学。
进公司的前半年,董明珠每天跟在一个老员工的屁股后面跑,别人干嘛她就干嘛,几乎形影不离。
大家怀疑他们处对象,董明珠也不理会。
跟着老员工去北京出差,坐了好几十个小时的火车。
担心在火车上吃东西难看,她强撑着饿了一路。又饿,还中暑,最后摔倒在火车上,腰部骨裂。
外地人加外行人,为了学东西,董明珠脱了几层皮。
终于1991年,她会跑客户,拿订单。领导开始委以重任,派她去安徽分公司收拾烂摊子。
全公司都在嘲笑这个新人,被欺负了。董明珠却把这趟出行,变成嘉奖。
满分忍者褚马氏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肩上,就是一座山。
1958年,马静芬初为人母,正需要丈夫在旁照料。
可是褚时偏偏在这时候,被下放到玉溪元江县红光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马静芬六神无主,只好带着大女儿褚映群投奔娘家。
不久丈夫来信:家属可以来看望了,你要不要来?
马静芬一刻也不能等,背上孩子到处找车,最后找到一辆邮件车。花了不少钱,买下两包邮件的空间,母女两就这样缩在腾出来的小角落里,一路颠簸到元江。
农场在一个高山峡谷里,常年高温,蛇和毒虫随处可见。
她住的小屋,抬头经常看见蛇就盘旋在房梁上;蚊帐顶,老鼠夜夜笙歌。
从小养尊处优,马静芬从没见过这样的生活条件。
(50年代的知青)
农场老乡都等着看她的笑话:一个城里来的小姐,倒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
结果,十指不沾阳春的二小姐,背上娃就开始养猪,每个月能挣12元。
古代女子结了婚,名字前就要冠上丈夫的姓氏,马静芬成了褚马氏。
“褚马氏”的勤劳,很快得到了农场工作组的认可,谁偷懒,队长就把马静芬拿出来鞭策他:
好意思吗?看看城里的小姐,人家是咋个做的。
每到这时候,她就觉得特解气。
那个年代,丈夫一旦被下放,几乎妻离子散。马静芬是整个农场唯一敢随队的家属。
养猪农妇一当就是17年,但她毫无怨言:
农场时期是最辛苦的,但这种辛苦,只是身体劳累。
无论有多累,褚时健到哪,褚马氏就去哪。
1979年,褚时健恢复自由,被分配到玉溪烟厂,一个鸟都不搭窝的地方。
厂房里,到处是工人围起来养鸡、种菜的园子,臭气熏天。
褚时健管业务,马静芬负责后勤,主管卫生。
接盘这个烂摊子,马静芬上岗就被罚款500块钱。
她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带工人开始大拆大改,把鸡笼和柴房全部清理干净。
为了转变厂容厂貌,她还特地去学插花和园林,仅用一年时间就把烟厂变成了“花园工厂”。
褚时健的事业大踏步上升,很快升到厂领导。
(80年代的褚时健)
而此时的马静芬,只是厂区搞绿化的,说白了就是保洁组长。
丈夫以前对她,就很少说甜言蜜语;当了“中国烟草大王”之后,褚时健性情大变,常常像吼下属一样训斥她。
夫妻两的话越来越少,争吵却越来越多。
我喜欢的他讨厌,他擅长的我不会。
那个年代出去应酬,多少要会点交谊舞,马静芬刚好喜欢跳舞,丈夫却极其厌烦,不跟她学。
吵得最凶的时候,褚时健大声让她滚 。连女儿都以为,这次爸妈怕是要离婚了。
第二天,两人啥也没发生似的,又和和气气一起去上班。
别人问她,当时为什么不离婚?
马静芬毫不犹豫:
不会,再吵也比改嫁个脓包好。(脓包,云南话蠢材的意思)
吵得再凶,两人谁也没提过离婚二字。
当面吵,转头就忘了,对待婚姻,马静芬的宽容绝对可以打满分。
结婚多年,她还是和新婚当天一样,对婚姻有着浪漫的幻想。
斗赢了,我就是最漂亮的
丈夫没了,格力就是董明珠的“第二春”。
1991年被调到安徽收拾烂摊子,从此她被逼成这个擂台上的“斗士”。
那年,董明珠在安徽创造了1600万的销售额,一战封神。
而最狠的恶斗,始于2001年,57岁的董明珠被提拔为格力总经理。
走马上任第一个旺季,她本想大干一番,结果后院起火了。
董明珠接到淮地分公司财务主管求救,说自己被上司梁君罢免了,对方抢走了公司财务章。
董明珠一听,连夜订了第二天一早的机票飞过去。
淮地分公司大楼里,到处是身穿黄衣服的混混耀武扬威,阵仗就像古代草莽篡位。
董明珠此行,只带了1个律师。
事态一旦闹大,就不是简单经济纠纷,对自己、对格力,都是毁灭性的。
董明珠保持淡定,她通知梁君召开董事会,结果进走进议室,董事却稀稀拉拉,故意只来两三个人。
她决定给梁君最后的解释机会:
董:那些人是谁?
梁:经销商啊董总!
董:淮地的经销商,有哪个我不认识?
梁:哦,其实是来买空调的。
董明珠冷笑:今天这个氛围,鬼才会来买空调。
梁君一直打太极,会议室外黄衣人大声吆喝:再叫一帮人,带上家伙过来。
董明珠看天色暗了,情况不妙,于是示意律师,该他出场了。
律师只说了一句:你们今天说的话,可是要负责的。
董小姐顺势提议,回酒店继续开会 ,这儿太吵。
回酒店,她就带着律师偷偷赶回珠海,一路上联系媒体登报,作废财务章。
梁君还没来得及瓜分利益,手里的章就成了块砖。他找来黑社会,也没威胁到董明珠。
整个格力,从董事长朱洪江到小员工,都见识了董明珠的厉害。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谁敢和她斗 ?
非要斗,结局也是一地鸡毛。
2004年春天,董明珠在北京参加人代会,突然接到消息,国美卖场单方面降价销售格力空调。
黄光裕这么玩,格力市场价格就会被扰乱。
董明珠怒了,立即通知工厂,停止向国美供货。
黄光裕举起价格屠夫的屠刀,董小姐越不高兴,国美打折越厉害。
董明珠当即决定,从此不与国美合作。
黄光裕花钱买吆喝,却丢掉了格力。董明珠,谁惹谁“遭殃”。
为了格力,输了世界又如何。
忍到极致,就是赢
有人靠斗取胜,有人靠忍来赢。
1996年,64岁的马静芬,跌入至暗的深渊。
丈夫因为经济问题,让妻儿牵连收监。马静芬先被抓,女儿后抓。
女儿褚映群受不了打击,留下一纸遗书,在监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马静芬知道的时候,女儿的遗体已经被送到爸爸身边。
她万念俱灰,4天不吃不喝,想绝食殒命去陪女儿。结果第5天醒来,啥事没有,活得好好的。
外面天还是那么蓝,房屋还是那些房屋。
既然死不了,那就打起精神来,好好活。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少了谁就改变。活下去,才有希望。
三年后,褚时健也进来了。马静芬听狱友传言,丈夫可能被处决。
她伤心极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有生之年,只想再见他一面。
在生死面前,种种委屈,早就无足轻重了。
得知丈夫能活,60几岁的马静芬高兴得像个少女:
好好活着,好好对我,以后换个活法。
马静芬忍了一辈子,70岁以前委曲求全,躲在丈夫的威严下生活,70岁以后才忍出头。
2001年,褚时健因为糖尿病,出狱在家治疗。
2002年两个70来岁的老人,在哀牢山租了片荒地,种橙子谋新的生路。
褚时健不能自由走动,就在家当军师。
70岁的马静芬身兼数职,工人、技术员啥都干。
别人的果树3年就挂果,他们等了五六年。6年间,不断换品种,建立研发团队,2006年终于有收成。
马静芬带着褚橙,全国各地去吆喝。
昆明一次展会上,她突发奇想,挂了条横幅:褚时健种的冰糖橙。
这一招收获了奇效,各地商人奔着“烟草大王”而来,褚橙一炮打响。
2012年,褚时健给马静芬安排作业:在山上建一座褚橙庄园。
她没学过建筑,但还是接下了担子,她的理念里,自己会做的就做,不会做的学会了再做。
褚时健交给她的事情,从来没有哪一件,是因为不会做而“退货”的。
毕竟是完全陌生的领域,马静芬也被难哭的时候。
我从没对过外人哭过,建这个庄园把我难得大哭了一次,
这辈子就那么一次,哭也没退下来,没认输。
哭归哭,从不认输。
2014年,褚橙庄园落成开业。典礼开始前,马静芬反复叮嘱:
我的记忆,是从8岁时那一身旗袍开始的,
开业要穿,也只穿旗袍,我要回到8岁时的样子。
开业典礼上,马静芬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马静芬。
活了几十年,从此以后,她不再是褚马氏。
2017年,马静芬入选“中国商界女性领袖50人”,与彭蕾、董明珠齐名。
这两年,很多商业论坛上,常常会出现马静芬的身影。
80+的年纪,她活成了年轻一辈的标杆。
有人问她,如果你是这个时代的女孩,你还会这样活吗?
“那年轻的时候,我就有机会出去做我该做的事了。”
70岁以前,是家庭主妇;70岁以后的马静芬,才找到做自己的乐趣。
没有怨恨,她都接受:
我该做褚马氏的时候,做好褚马氏。
我该做马静芬的时候做马静芬。
年少有为和大器晚成,本来就没有高下之分。
66岁遇见88岁,向天再借500年
去年,董明珠66岁。
她走进聚光灯,为格力卖力吆喝,直播13场,带货476亿。
她也上综艺,和王冰冰经典的世纪牵手,为格力制造一个又一个热搜。
有人说她外行,格力5G手机上线一周,卖出75台。
搜索“谁来劝劝董明珠”,全网冒出138万篇操心文:劝劝董明珠,别做手机了。
名为担忧格力,其中暗含多少嘲讽?
董明珠掌管格力以来,从没休假一天。人生过半,是否遗憾?
董明珠有,而且都是亲人。
一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直到母亲去世她都未能尽孝。
二是错过儿子最美好的青春。
从小学到大学,她从来没去过儿子学校一天。
不知道他第一次拿奖状时的喜悦;错过了分享他的初恋、失恋;
没有参与儿子的成人礼、毕业礼。
88岁的马静芬,1年前失去老伴,家族传承的难题,全落在她的肩膀上。
仰仗褚时健一辈子,马静芬受了半辈子委屈,但她无怨无悔。
褚时健追悼会上,她念完悼词走下台时,慌忙叫住众人:
等一下,还有一句没说。
下辈子,我还嫁给褚时健。
人生末年,褚时健最大的遗憾,是害了女儿。
马静芬的遗憾,“老头子刚好享点福,他又走掉了。”
我这一生,社会磨练我,褚时健改造我,他是我师父,也是我丈夫。
董明珠斗了 30年,收获了3600亿的格力,以及满身的孤独。
马静芬忍了60年,成为妻子褚马氏、创始人马静芬。
她们只是被命运逼上梁山的“好汉”。
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