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稻香村赢了官司,却以品质输了人心……

关于南北稻香村之争,说两句吧。

1.苏州稻香村历史更久始于乾隆,北京稻香村是金陵糕点师傅在光绪时期半菁北迁。南北两稻,祖上是有渊源的。甚至,原创稻香村这个名字的曹雪芹老先生,从金陵北上,而稻香村的南味点心也是金陵北上,这也是一段佳话。

2.南北两稻,在改革开放后都迎来发展。《鲁迅日记》里多次提到的北稻,在沉沦数十年后,于1984年重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北稻一直红火。几十年前,你走亲访友提个稻香村点心匣子就是巨有面儿,现在作为伴手礼也一样受欢迎。生活水平翻天巨变,稻香村在北京的味道没变,感情没变,粉丝更多了。

这里面不得不提到,苏稻北稻都没有取得稻香村最早的注册权,法律意义上拥有稻香村这个金子招牌的,是保定稻香村。2004年,苏稻收购了保定稻香村,得到上述稻香村商标的法律授权。这个标志,就是昨天苏州法院判决北稻侵权违法的核心。

其实北京土著都应该记得,市场上稻香村的味道是在2000年之后开始变的。那时候,苏稻拿了保定稻香村的商标,加上更多鱼龙混杂的假冒伪劣,大批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的稻香村专卖店开始出现,简直膈应人。直到2008年奥运那会儿,北稻好像是服务于奥运会,加上开始宣传“认准三禾才是正宗北京稻香村”,人们才开始找回老味道。

500

3.要说苏稻,有近三百年历史,这几年无论实体店还是电商,宣传都是铺天盖地。这样的苏稻胜诉,却几乎没有舆论叫好,反而北稻的支持者更多了。

北京老百姓普遍公认,苏稻糕点的口感,远远不及北稻,品质更不持久稳定。当然,口感味道都是主观问题,说是东施效颦、李逵李鬼也许并不完全恰当。但是,苏稻的作为“北京特产”普遍开在旅游景点、火车站等地,价格比北稻还贵,多少游客慕名而来一尝,都是感叹北京人吃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而北稻基本上开在居民区,店面很土一看就是国企那样,售货员卖东西靠手抓,老街坊几个装点心匣子,店里到晚上都买空了。王菲前几年带着娃,也是排着队等售货员抓点心,谁都一样,排队买,买不着明天再来。

基本上的客观事实,就是这样。前几年,苏稻北稻因为面对的受众市场不同,也是相安无事,但是网购开始之后,格局彻底乱了。看看稻香村在网上销售前几名,都是苏稻的“北京特产”,评论里面大呼上当的也不少。

南北两稻都挺硬气,拿起法律武器死磕,一磕磕10多年。最高法曾经给过最终判决,但两稻谁也没怂谁也没服,北京苏州告来告去。

要我一个吃货看来,苏州稻香村确实是历史更久远,但是北京稻香村却把江南味道传播开来。

苏稻品质口感不佳,经常曝出坑蒙游客的负面新闻。

北稻说好听了是匠人匠心,说难听了,是在市场竞争非常充分的领域依然抱着“一亩三分地”的老思想,还是慢悠悠的迈着四方步。对,没错,你北稻在这四九城里有楼有地盘好几辈子吃不跨,但这还能适应新时代么?

4.要说传统技艺,要么失传要么惨淡经营,真说这越来越红火,恐怕稻香村算是独一号。现在家家都会做面包蛋糕,街上的西饼店也比比皆是。北稻苏稻这俩是号称“中华老字号”,一个糕点巨擎一个糕点泰斗自己窝里斗得这么凶,为什么不想想多对外选播一下,在国外开几个稻香村门市部算你们本事。

不过,话说回来,牌子无论叫的多响,品质不行也是白搭。北稻的品质得到公认,三禾商标越来越响,也可谓输了官司,赚了声明。

估计这两稻官司还得接着打。北京前脚判苏稻侵权不正当竞争赔3000万,苏州后脚判北稻违法侵权赔115万,俩地方企业较劲,俩法院先行pk,也真是贻笑大方了。

稻香村是曹雪芹老先生笔下的,我记得他老人家还写过一段葫芦憎断葫芦案。希望,这以后的官司不是葫芦案。

最后吧,还想说,想吃牛舌饼、萨其马、山楂锅盔、金猪饼、蜜三刀、枣花酥、江米条、果酱盒、加沙方糕、拿破仑还有炸串,还是认准了北京稻香村的三禾标志,亏不了。

作者:@凝哲同学 媒体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