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就算是在深圳、上海,难道城市真的一点土地都没了吗?

看到观网这一段对北大教授的采访,截出来与大家分享。

观察者网:确实,最近大宗商品的涨价还是很明显的,这会不会造成所有资产价格的上涨?比如深圳和上海的房价都有不小的上涨。而且去年虽然总体投资增速比较低,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商品房销售增长8.7%。房价上涨会进一步蔓延吗?

姚洋:大宗商品涨价和房价的关系,应该是很弱的。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还是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十四五期间要调整城市化战略,以前是鼓励遍地开花的城市化,现在是搞大都市区,人口要二次集中。那么中心城市的房价,恐怕会一直坚挺下去,而不太可能像以前预期的那样,达到一个顶峰后就停下来甚至下降。

所以,未来中国房价会呈现出非常不平衡的状态,三四线城市房价停滞不动,甚至下降,但是大都市区里的城市房价还会上涨。这是我们第二轮城市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观察者网:那么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一二线大城市的土地供应还有没有提升空间?

姚洋:现在深圳已经在试点土地审批改革,上级政府把土地审批权下放给深圳,让它自己去掌握土地的供给,把更多土地用于开发。如果这个试点成功了,将来就会在全国推广。

其实,就算是在深圳、上海这种地方,难道我们城市里真的一点土地都没了吗?恐怕也不是这样。我总觉得,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密度还不够高,还得增加密度。城市里还是有土地的,关键是怎么把它用起来。

对于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来说,这就是一个取舍问题。你是想继续保持花园城市,还是提高人口密度?你如果要让人口集中,要享受集中带来的经济利益,那你就得提高密度。

比如说北京现在还有那么多的老旧小区,楼都是破破烂烂的,60年代70年代的建筑标准都很低,住着并不舒服。而且都是4、5层楼,很浪费土地。能不能把它推倒了,多建一些高楼?

这个时候就要转换思路了。我们现在建小区,对容积率都有限制,想建成花园小区,但我们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不允许这么做,只能去改变。

500

北京核心城区存在大量40年以上楼龄的老旧小区

观察者网:您对2021年的经济前景有什么预测? 2020年中国经济恢复较好,跟外部需求关系比较大,但是这个因素可能不太能够持续。2021年经济会遇到更多困难吗?

姚洋:我说的不能持续,可能最快也要今年下半年才出现,上半年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国内经济的恢复情况主要还是取决于疫情。最近这一波疫情一来,我们很多地方的服务业又要下降了。

但是无论如何,今年总不会比去年更差。去年上半年,我们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全停下来了,今年哪怕是有第二轮疫情,经济活动也不会下降那么多。所以今年的经济,肯定比去年要好得多。

我看到有不少人预测,今年可以达到8%左右的增长率。这是基于一种简单的计算,假设我们每年平均的潜在增长率是5.5%,去年才增长了2.3%,还有2.2个百分点没增长,那么加到今年,就是7.7%了。

直接这么算,我觉得也不太合适,但总体而言,我们是有理由乐观的。单看消费这部分,今年至少会比去年上半年大大增加,因为去年疫情影响太大了。只要我们把消费这个坑给填上,今年的经济肯定不会差。

全文戳:《姚洋:看看今天中国的成绩单,别再污名化4万亿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