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看世界之谁买房容易?实话实说的逆耳忠言

   单纯地谈房价,谈房地产市场,是永远看不清楚大趋势的,就地谈房,你得到的结论就是一叶障目井底之蛙。   讨论这个问题,你要通盘考虑整个国家经济走势,人口出生率,城市发展战略和前景,贸易、财政、教育,医疗等方面。

        首先房地产是个全世界性的问题,买房难不光是咱们国家的问题,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乃至印度,不管你在发达还是不发达国家,甚至是最贫穷国家,全都有这个问题。这几十年我走遍天下没见到哪个地方以当地的收入对应当地的房价买房容易的。

       比如讨论美国房市,就得首先注意到伯南克所说的美国存在持续七十年的牛市(1938-2008年终止)。同样,日本是从50-90年代这个大周期,与此对应的是该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大周期。所以,指望我们在经济飞奔的1980-2020年周期内,房价背离这个大趋势不暴涨并不现实。

     其次具体到国内,央行财政货币政策,棚户改,m2到底发多少, GDP和收入的增长,这些事情考虑清楚了,才能把房地产的相关问题脉络理清。以一个短周期而言,一个局部地区而言,一个城市而言,单纯的去讨论他的房价多少都有盲目性。

      让我们看看1980年GDP是4545.62亿,2000年是99214.55亿,2017年827122亿元,较2000年是8.33倍,好了,我们有了这个基准数字做参考,对应的房价涨幅指数当然不能完全对应,毕竟上海和昆明差距在20年前就很大了。

       宏观上纵横方向上讨论房价吧。纵向我从社会经济发展时间上讨论,横向上对比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城市还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应的,一线房价存在有其合理性,贵有他贵的原因。主要还是有钱人太多,再贵一倍也有人买的起,这个最终还是由市场供需决定,不关你我升斗小民的事,政府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只能在短期和有限的区间内进行调控,最终还是会回到他的市场轨道上去。因为你买不起,多的是别人买的起,房价毕竟是由买的起的人决定的,是由这个城市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决定的,而非网民和舆论。

       微观上具体到城市, 咱们也别光看汤臣一品,上海北京也有两三万一平的,我去年在上海坐到地铁终点,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就发现有不到四万一平的,似乎并不是不可以接受(此处应有骂声)。大家正确认识自己阶层就好,不姓赵,就别掺和赵家的事,大可不必为你根本买不起的豪宅开骂。比如北京上海千万以上的房子,我一个升斗小民激动什么?人家范冰冰一年收入买十几套,比我买皮夹克都容易。

      这样纵横向对比的话,你我也许看到的角度也许就会不同了。

     一,房价总的来讲,是市场规律决定,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房价会与之相匹配,发达国家地区房价自然贵,纽约东京的核心区不说。不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也贵,比如莫斯科,孟买,胡志明,我去转了转了发现也一样买不起。孟买,胡志明有些地段比东京贵!

     全球看,总体上,我国房价总体上并不是比其他同水平国家贵,别光盯着北上深,九成中国人都能在一万以下买到房,美国人普遍就是20万美元到50万之间。但开车进城要半个到一个小时进城镇的郊区房,纽约也得上百万美元,硅谷500万刀一套三居室,你也能在老工业区底特律黑人区买到500美元一套的,东京有二千万一套的,也有郊区100万的凶宅,拿这说事怪ZF就是带节奏,别有用心了。实际上如果不是政策控制,现在一二线再贵一倍都算好的。  

    曾经研究过日本的房产泡沫与美国的零八崩溃,香港的崩盘。前者日本是彻底疯狂,外加汇率暴涨从380到80,几乎自由放贷.我们今天显然有区别,不信你贷个千万试试。当前国内信贷汇率二者尚可控,远远不至于失控,程度还差的远,日美港崩溃了现在日本香港房子也不便宜,好地段仍然金贵持续涨,与穷人无关,过去买不起的现在更买不起。差地段的确是不值钱。美国的次贷危机崩溃主要是房地产金融的崩溃太多放贷给不合格房贷者,无抵押无首付买房。经济一动荡还不起按揭贷款导致银行坏账。这三个反例都不会在目前国内出现.

     法德意英发达国家四十岁以前买的起房子的极少,美国好点,买的起首房的平均是35岁,比我们是28岁,难道我们大学毕业个个想买房能买房更艰难?(当然美国人没有六个钱包之说)。其实他的年轻人买房比我们更难了,还有一个负担是沉重的大学贷款。买房?还是先把上学的贷款还了再说。我就见过不少还大学贷款还到40岁的。

      举个例子,我出差法国嘎纳的时候一套海景60平老房30万欧元,陪同的翻译就在说,开什么玩笑,我一个月2000欧,交完税能余下1500,吃喝租金完还余50块,只能安心等老爹去世继承了!法兰克福到了下班,几十万台车花一个小时奔城外村子老宅,也是买不起而已,你真以为他们爱田园风光?

     房价背后的黑手是谁?我们不禁要问!那么,纽约,东京,巴黎,伦敦,孟卖,莫斯科房价背后的黑手是谁?是经济规律!是供求关系,是市场决定的。

       二, 过去20年既然GDP八倍 ,你当然不能指望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二十年房价不跟随GDP翻倍上涨,实际上房价总体还没跑过GDP,甚至严重滞后(绝对多数城市2000-2017是没有八倍的),按GDP增长速度,过去20年房价没到八倍都得算滞后,国内大多数城市过去十年也就是二零一六年前,涨幅极有限,十年一倍没有的都大把,一五年后这波算补涨而己,知道的某新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地铁口房十多年一直到2016年都在三千多一平无人问津。我认识的中产们一个月买两平的,身边不少朋友一年工资买一套,套了十来年不涨,被老婆骂的狗血淋头,正常不?去年才涨到一万,我能肯定这价仍然低于应有价值。市场给了你十几年的致富机会,你没眼光怪谁?

      事实上, 没有当前二十多年的房地产政策,就没有现在的城市面貌,市政建设水平,建设的钱不会从天上掉馅饼下来。卖地的钱政府要拿来基建民生,卖出去的地由开发商出钱(还是购房者出钱而已)来建市政规划中的学校、医院、花园、图书馆,发编制内工资养老医疗,有了这个制度,我们才有了世界一流的城市地平线。当然也只能如此经营,一二三四线城市学校医院路桥都是如此规划而来,不然你以为搞建设的钱从何来,不卖地,工资很有可能地方财政都开不出来的。

      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梁振英自己是这么评价的:“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批租,地方政府能够取得批租款、卖地的收入,使得城市的开发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地卖出去了,钱进来了,用这个钱再做基础建设,开发更多土地,再投放市场。基于这个良性循环,使得我们上海和内地其他城市能够发展起来。”

  

    三、我国自有住房率是超八成的!百姓九成资产在房子上,这两项指标都应该是全球前列,美欧应该是五成左右。今天你要只看到网络言论,会以为人人想暴跌,民心所向,其实这也是网络暴政,少数人试图左右风向,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的百姓。除非大家都是脑子进水了或者别有用心!看看香港98年后,为平抑房价的董长官怎么挥泪下台的。明末袁崇焕可是怎么死的?

     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了欧美水平后房价收入和各种失配指标比会对应调整到位,可以肯定的是,到一定阶段,社会稳定的同时阶级一定会固化,买房也绝对不会比现在更容易!房子什么时候便宜?过去!

   

    四,回到饱受攻击的财政政策上来,现在社会财富急剧膨胀,导致需要发行巨额货币以支撑整个经济,M2的巨量发行其实是被动的,即使如此巨量也是无法满足经济膨涨需要的。这点和大家意见相左,我一直认为不是M2导致的房价上涨,而是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导致M2必需与之对应。当然一定意义上也多亏了房子这个蓄水池消灭了流动性。

      传说中,M2等于美欧日之和(这个数据可能有问题,主要是美国M2统计口径跟我们不一样。)的后果会导致房价下跌还是暴涨?如果没有房地产吸水,就我国货币发行量,猪肉得几百一斤了!国家需要且房地产是唯一的能容得下当前流动性的池子,故决不能崩塌,房价崩就是国家崩,房价万不可暴跌,这是当下执政者头等要务!看好中华未来就不会看空房市!

    五、 房价的阶级性问题,咱小百姓们才讨论房价问题,对上流社会这就不是个事!人炒房子只是人家的赚钱工具而已。说到底房价过高是个中下层阶级专有问题,不是社会公平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不是体制问题,就是有钱没钱,咱们穷!别怪其他!房子问题是有阶级属性的。国内国外都如此。

     最终决定房价的是买的起的这批人,并不是社会底层,换句话说是top10%而不是相反BOTTOM10%,更不是天天 网上叫骂房价高的我辈网络喷子。

     北上一线房价是年入二十万以上的购卖力决定的,二线城市是年入十万阶层购买力决定的,关我等底层棒棒军服务员清洁工菜贩等底端人口何干? 走在发展到发达道路上,房价,深圳广州必然和香港接轨,北上必然的与伦敦巴黎东京纽约对标,加州遍地几百万一套的同时底特律有五百美元一套的都是美国,别光盯着美国铁锈带黑人区日本老人村房价举例崩盘,东京市中心你问个价吧。

       或者说买不起不必骂因为这并不是你的城市。你要准确根据你的收入定位你的消费。北上广深并不是全国人民的!就算49-78年之间也不是!不信你转户口试试。

       居者有其屋,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是几千年来的梦想,从来没实现过,毕竟只是乌托邦只是理想而已,我辈穷屌丝们千万不要以为有钱没钱都要有房住是理所当然是社会责任,买不起房就是你ZF不负责。这不是中二是什么?

      上面说的都是宏观。下面说微观,和咱们买不起房的北漂沪漂的心态。

      微观上,咱们穷人到哪都是穷人,国内买不起的,出了国到欧美,我还是买不起,笔者当年一介穷酸,九九年时五百一平共五万就三线城市市中心也买不起,只好挥泪出国打工。   到国外发现三十刀万一套市内更是买不起,过些年再回来上海十万一平还是买不起,我要不要去骂外国ZF?看看香港、日本崩盘了,大家也失业了,这时跌倒一万一平你就买的起?那时只怕在大家在翻垃圾桶找过期面包。看看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

     目前北上广无房户话语权太大,网络霸凌的结果是一线房地产生病发高烧,调控政策上把你个均价两千的八线小城也要北上广一线城市吃同一剂泻药,至于嘛?这么大个国家,政策一刀切,不合适。大多数地方还真没泡沫。别的不说,这几天发现到今天成都中心城区还有单价1万以下的。不相信你去温江查一查,还是4号线地铁口呢!现在网舆戾气太重大咖们推波助澜。没资格买,开骂,有资格没钱买也开骂,买不起一线开骂,一线买不起一环开骂,一环买不起三室开骂,涨了骂,真要出政策打压暴跌了你会资不抵债!我记得香港可是几百万人上街骂董伯打压房价!前阵子网舆大骂六个钱包,其实我听明白了,人家是好心不能明讲快买房还要涨,你丫暴民听不懂,真是没救了,以前不听任志强,现在不听樊钢活该穷死!我猜十几年前一年工资能买套房的时候你在等跌,和现在大骂涨太快追不上的可能是同一批人

       不是所有城市都是你的城市,适合你的才是,北上广只是TOP1%的城市,我或许只是临时底端人口,北京上海就不是你我阶层底端人口的城市,不要因为你在那送快递,端盘子,打清洁,写代码,搬砖头那就是你的家,不会因为你天天做菜这厨房就应该是你的,认清现实很重要。笔者当年卷铺盖离开北京正是因为认识到此。

       关于收入或者租售比与房价失衡问题,租金多数情况下是由买不起房的中层至底层决定的,房价一定是由买的起房的顶层top10%决定的,这是现实,问题在于,国内各阶层收入太悬殊远不如日欧扁平,欧日一个码农或工程师和一名服务员可能差不多两倍,4000欧对2000欧,我们是20000对2000,所以导致国际上租售比理论不适用国内。美国硅谷码农收入奇高的结果是硅谷奇贵。

      总之,有云人生通常会有两次房地产牛市暴富改命机会,一次十年,第一次时你我都年轻没钱,这一次,别错过了。就个人将来而言,尤其穷酸如我等者,需要认识到财商很重要,可能比智商情商更重要,过去十年,和将来十年,有财商的比光有IQEQ没FQ的会差出一两个阶层了,一套房子的仅能糊口,多一套就能小康,再多就能到千万级,已经达到欧美百万富翁标准了!虽然还达不到天涯知乎的及格标准,但生活绝对游刃有余,世界范围内top1%,财务自由了,要知道百万美元这是欧美日一般人穷极一生也达不到标准,所以大家有空多抬头看看发达国家的历程,多学习金融史!别错过了黄金时代!

      北上广深并不欠你我一套房,努力吧少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