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之说:开篇一部美国“主旋律”,咱们聊聊那些“奔向自由”主题的电影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您聊文娱的新之。

我们都知道,中国电影从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相比于世界顶尖水平,一直处在长期落后,持续追赶的状态。不过啊,很多同学在对比中美电影产业,试图总结为什么中国的影视行业不如别人的时候,常常由于自己电影看得少而陷入了某种误区。比如说,我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你看,中国的大片,拍来拍去只爱拍古装,拍历史题材,总是沉湎于过去的辉煌;而美国大片都是在拍未来,拍科幻,人家都是在仰望星空,重视创新和科技,所以才能广受欢迎,好莱坞电影横扫世界。这,就是差距啊”

其实呢,如果您对美国电影史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虽然科幻题材和特效创新一直是电影艺术的试验场,但要说到大制作的历史题材,从好莱坞的开山祖师爷大卫·格里菲斯那部让他赔掉了下半辈子的鸿篇巨作《党同伐异》中让人惊叹的巴比伦,一直到半个多世界之后的冷战后期,大制作、大场景、用美国话语讲述西方文明辉煌历史的新编历史古装大片一直都是好莱坞的最爱。

500

特别是二战结束后,当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走向没落,美国文艺界笼罩在麦卡锡主义和冷战的阴影之下,古装大片儿,尤其是历史宗教题材的电影更是成为了好莱坞的续命药丸,长期霸占了美国人的大银幕。

著名企业管理学家王熙凤曾经说过:“大有大的难处”,在外人眼中风光无限的好莱坞也在二战后经历过困难和低谷,打击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由八大巨头垄断的“好莱坞帝国”被美国最高法院制裁和拆分了,大公司的垄断被打破,电视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传统好莱坞的才子佳人、歌舞喜剧在家里吃着零食躺在沙发上也能看。此时,冷战的铁幕已经缓缓落下,麦卡锡主义的恐怖席卷美国文艺界,好莱坞的制作者们愁啊,我拍风花雪月吧,观众说那我就去看电视了;我拍点电视上不能播的吧,你拿出“海斯法案”说我伤风败俗,有悖美利坚核心价值观;我学着欧洲的新现实主义拍点反映美国社会现状,讨论战后的各种“问题”吧,观众也爱看,但你一看就说我“通共”,和“境外反动势力”勾结,分分钟让我上黑名单社会性死亡,这可咋办呢?

钱难挣,饭难吃,不过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著名精神小伙贾宝玉曾经说过:“编新不如叙旧,刻古终胜雕新”,好莱坞的才子们一拍大腿,咱拍不了现实题材就拍古装啊!虽然咱美利坚的历史只有二百年,但我给你讲讲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的传奇故事,讲讲西方文明源远流长,讲讲上帝恩德远播四方,讲讲先进思想自古以来,讲讲英雄史诗万人歌唱,这里挨不着共产党和苏联啥事儿了吧。不仅如此,这种宗教史诗大片所营造的视觉奇观、宏大场面正好可以体现当时电影的最新技术优势,也就是电影院的超大彩色宽银幕和环绕立体声所带来的视听体验,这可是家里小小的一个黑白电视机给不了你的。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好莱坞每年位居榜首的大制作电影都是宗教历史片,而宗教题材电影也是连续12年蝉联美国票房榜首。

在这段时间内诞生的一批影片,比如说讲述犹太人历史和宗教的《宾虚》《十诫》,讲述基督教圣徒故事的《莎乐美》《圣袍》《暴君焚城录》《圣徒妖姬》讲述耶稣生平故事的《万世流芳》等等,其中许多电影成为了奥斯卡的大赢家和留名影视的经典影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0

500

500

这样一来,好莱坞就刚好和美国政府煞费苦心的冷战意识形态宣传走在了一条道上。要知道,忽悠是一门技术活,在冷战时代,反殖民主义浪潮风起云涌,而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乘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风光无限,作为老牌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美国要动员说服父老乡亲“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忽悠呢,最简单有效,药到病除的方法是先找找,啥是我们家有,而别人家没有的,然后想法设法找到各种理由说这东西特别好,我有我骄傲,他没有他吃枣药丸。什么是当时美国有苏联没有的呢,对了,是对于上帝的信仰。于是,美国的宗教保守势力和政府一拍即合,美元上面的那行“In God We Trust 我们信上帝”就是那时候加上去的。

500

毕竟相比于“自由”这个不断在变化的概念,宗教是扎根于美国更加基层的群众基础,于是整个国家宣传机器被动员了起来,“反共”被描绘成一场道德高尚的基督徒对抗道德败坏的无神论者,防止撒旦毁灭世界的“圣战”——在这样的语境下,苏联人民在美国主流文艺作品中成为了“邪恶帝国的国家机器”,而美国人民则是“生活在自由之中的上帝子民”——伴随着大制作高票房的好莱坞宗教电影不断渲染着神的召唤和圣徒的丰功伟绩,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语境下,“冷战”在上层固然是政治上的意识形态较量,但是到了美国的基层却被转化成了道德层面上对于“三观”的捍卫和守护。

这其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和有代表性的,是诞生于1956年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十诫》。讲述了希伯来人之子摩西被埃及公主收养,作为王子在法老的宫廷中长大。当他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民族意识觉醒,放弃法老之位的争夺,历经苦难带领自己的同胞离开埃及,中途他在山中受到了耶和华一条条刻在岩石上的“十诫”,最终用这十诫确立了族人对于上帝的信仰,并最终找到“应许之地”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史诗巨作,其中的服化道和特效不要说是50年代,就是现在看来依然令人惊叹,镜头和叙事也是教科书级的。


但是,我们客观来看,《十诫》这部电影的内容和圣经原文的内容和主旨还是有区别的,它更像是用经典的好莱坞话语对这个著名的神话传说进行的一次解构和重塑。在《旧约》中,这个故事的对立双方,一方是上帝的神威,另一方是异教徒和立场不坚定的子民:神一次次降下灾祸、显露神迹从而降服法老,让希伯来人离开,驯服立场不坚定的希伯来人放弃旧神成为上帝的侍奉者。

而在好莱坞的这个版本中,则是一下子找来了埃及众法老中、咖位最大最有牌面的拉美西斯二世来充当反派大BOSS

500

和男主摩西来了一场经典的好莱坞英雄天降伟人、正反派加女主三角恋爱情的戏码——拉美西斯二世求娶美丽的公主,而公主只爱摩西。王子摩西才能卓越,人品正直、深受劳苦大众爱戴,却遭到皇兄的妒忌和陷害,老皇帝为了立长还是立贤纠结不已,就在争夺皇位的关键时期,皇兄揭穿了对手的身份,顿时王子变奴隶,自己继承王位抱得美人归,而成为王后的美人表示,你能得到我的人,你得不到我的心,转身对摩西表示:“只要你从了我,依然会有荣华富贵”但摩西坚贞不屈,表示,我的真爱是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善良的牧羊女。

显然,导演结合时事,把圣经中“出埃及记”的主题“罪与罚”压缩在了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电影的下半部靠后的一小段里,而用大量的篇幅来描绘摩西与拉美西斯二世的冲突,也就是所谓的“抵抗暴政,自由引导人民”。电影开头,正片尚未开始,导演先从一个幕布后面走到了前台做了一番演说,像是生怕观众get不到重点,要亲自打一个补丁,他说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人类究竟是受神的律法所统治,还是受制于拉美西斯这种暴君的个人喜恶。人类只是国家的财产,还是在神之前他们都是自由平等呢?”这其中,男主摩西和反派埃及法老各自代表的东西,不言而喻。

500

有趣的是,为了对应这种人设,电影中的拉美西斯二世也被塑造成了一个特别“唯物主义”的法老,当摩西用手杖展示神迹,让尼罗河水变红,接着让埃及遭受青蛙之灾,苍蝇之灾、瘟疫之灾时,法老是这样回怼他的:“我刚接到山区报告,是不洁的泥土污染了河水,传播疾病的是苍蝇蚊虫,这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不是任何神的奇迹”

在电影的最后,导演也巧妙地改动了圣经的原文,把“上帝给自由之路以光明,在遍地给一切居民宣告自由”中的the land,改为了复数lands,也就无形中把原文那片上帝给希伯来人的“应许之地”扩大到了整个“自由世界”,这种暗示正好暗合了美国当时对于自身在国际上定位的转变——从孤立主义猥琐发育转变为高举火炬的自由世界带头大哥。这部电影也就妥妥奠定了自己在美国的“主旋律”地位,不仅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而且每逢圣诞节都会在电视台重播,差不多已经像咱们春晚一样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新民俗”。

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如果我们将原著的宗教故事剥离开,尝试着提炼出一个通用的故事大纲的话,大概就是:“在一个专制独裁的黑暗国家,它外表光鲜实则绝望,人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觉醒者,他心目中有一片自由之地,于是他想方设法带着身边的人逃离黑暗,奔向自由。这中间经历和许多曲折,有好心人无私的帮助,也有叛徒的出卖,有同伴的牺牲。最终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象征着自由希望的主角终于冲破封锁奔向了自由之地,重获新生”以这个大纲为主线,注入不同的背景,我们看到在冷战期间和后冷战时代诞生了许多相似套路的电影。


​比如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部是在我大学本科传播学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花三节课观看的一部影片,叫《东方西方》,它是由法国拍摄、俄罗斯人编剧,俄罗斯与法国演员共同主演的电影。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奥斯卡、金球、美国国家评论协会三大美国电影奖项的外语片提名或获奖。

500

电影讲的是二战结束之后,流亡法国的俄罗斯医生带着法国妻子玛丽和一群俄国侨民带着满腔热情坐船回归祖国,建设苏联社会主义。谁知道还没下船就遭到了特务的清洗,接着这群侨民因为被怀疑是特务而遭到迫害。女主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逃离苏联,百般努力最后还被关进了集中营,被排挤折磨,丈夫深爱着妻子,为了帮助妻子逃走,忍辱负重在苏联政府工作,最终找到了一个难得的国际交流的机会,在一位热心的法国女演员的帮助下,女主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跳过了边界线,奔向铁幕的另一端。而另一条副线,女主认识的一位游泳运动员,在体制内同样被迫害,他苦练技能,最终冒着生命危险游泳偷渡,在黑夜的惊涛骇浪中游向了“自由世界”。这部电影的艺术手法极为娴熟,我记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前半段的各种匪夷所思的迫害让观众极为压抑,男主对女主无私而隐忍的爱,运动员的执著和坚持让观众极为动容,最后两条线相互交织,无论是女主千钧一发的惊心动魄还是运动员在黑暗的大海中搏击的蒙太奇,都让观众完全代入了他们的视角,为他们担心,为他们祈祷,最终完成这个“奔向自由”的剧本。

无独有偶,上期《新之说》提到的香港新浪潮电影《投奔怒海》也是拿的这样的本子。林子祥饰演日本左翼记者芥川来到南北统一后的越南,他原本是想来报道越南人在新社会中的幸福生活。但是残酷的现实在他面前一点点揭开,实际上这里干部腐化堕落沉迷享乐,警察军队视人命如草芥,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政府大力宣传的“经济特区”实际上是暗无天日的集中营。从经济特区逃出来的青年祖名在做暗娼的酒吧老板娘的协助下不断帮助别人偷渡逃出越南,最终,祖名想帮助的朋友在集中营被强迫排雷炸死,自己在偷渡时被屠杀。芥川认识了越南女孩琴娘,琴娘的弟弟也因为参加义务劳动被地雷炸死,母亲为了养家做妓女被抓,芥川拼尽全力帮助琴娘偷渡,最终被巡逻的警察开枪射中汽油而死,全剧的最后,只有琴娘活了下来,登上了偷渡船,在清晨的朝阳下乘风破浪、投奔怒海,奔向自由。这部电影当年同样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高荣誉。

如果我们来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几部“投奔自由”主题的电影,虽然时代背景和人物完全不同,除了拥有高度相似的故事大纲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电影中现实的苦难是真实而绝望,不透一丝空气的,而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要投奔的自由却是模糊的,看不见具体形象的。它更像是逃离现实苦难的一点光,一点希望,你问我电影中的自由世界是什么,把你看到所有的不幸统统翻转过来就是了——如果苦难是容器,自由就像是倒进容器里的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正如我最近正在看的某位大佬30年前访问美国后对于美国政治的观察和总结,他说,自由是美国人最基础的政治信念,一般情况下美国人并不觉得有解释的必要,到了危急时刻,人们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解释。至于电影中表现的现实的绝望呢,虽然我在观众的评论里看到的许多诸如“谢谢导演让我了解了历史”这样的评价,恐怕连这几部电影的导演也不敢说:“我这就是在讲古埃及,或是苏联或是越南的真实历史”吧。

作为观众,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对于世界的体验观看每一部影视作品。我认为,一个成熟的舆论环境是既可以坚定不移地维护创作的自由,又能够分辨世界的真实和文艺的虚构,每一个置身其中的青年都能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冷战的阴云已经散去,铁幕也一定不会再回来,时代变了。我们观众也早就不是文艺创作者单纯的“教化”对象,我们也是文艺的创作者,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一定是在艺术与现实,作者与受众的相互激荡和激励中诞生的。在这个时代,我们并不投奔自由,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努力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

好了,本期的新之说就说到这里。至于前面提到的,美国是如何随着形势的变化机智地诠释他们的自由,欢迎大家前往沈逸老师的课程《白宫里的主角们》听一听专业的解读,最终章特朗普即将上线哦。下期新之说,我们聊点轻松的话题,我们下期再见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