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混沌”!贝壳的珍珠层是如何趋于完美的
新研究表明,珍珠母的结构断层可以互相吸引、互相抵消,最终形成完美的周期性结构。
珍珠层结构。
当地时间1月4日,《自然物理学》杂志发文称,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分子生物工程中心(B CUBE)和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设施组(ESRF)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珍珠母的结构断层可以互相吸引、互相抵消,最终形成完美的周期性结构。
软体动物建造贝壳是为了保护自身软组织免受捕食者侵害。珍珠层(也叫珍珠母)十分坚固,因为它具有高度规则的复杂结构。
不同物种的珍珠层长度也不同,有的可达数十厘米。但无论大小,它们都是由相同物质在不同位置堆叠而成。
珍珠层形成之初,细胞会在不同的位置分泌沉积物质。显然,早期的珍珠层结构并不规则,有着诸多结构缺陷。
研究人员说:“刚开始时,这些矿物有机组织充满了断层,这些断层像螺旋楼梯一样层层堆叠,向左或向右延伸。但最终,成熟的珍珠层结构却完美无瑕。”
直到现在,人们也还没有弄明白这种均匀的结构是如何从最初的“混沌”之中诞生的,断层在其形成过程中又有什么作用?
Zlotnikov小组的研究人员与ESRF合作,对形成初期和成熟珍珠层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基于同步加速器的全息X射线纳米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捕捉到珍珠层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情况。
同步加速器辐射设施全息X射线纳米断层扫描光束线(ID16A)的终端站。
Zlotnikov博士说:“珍珠层具有小于50纳米的有机特征。ESRF上的ID16A光束线首次让我们能够观察到珍珠层的三维结构。”
欧洲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纳米探针组的Pacureanu 博士补充道:“电子密度高且具有周期性的片晶与细长的有机面相结合,使得珍珠层成像极具挑战性。通过低温成像技术,我们达到了分辨率需求。”
数据分析是这项研究的另一难点。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割算法,并训练其区别珍珠母的不同层。
观察结果显示,珍珠母结构断层的“运动”令人惊讶。旋转方向相异的断层会相互吸引,这些具有手性对称性的缺陷会在结构中移动、相遇,然后相互抵消。这一过程使得整个组织逐渐趋同,随着时间推移,有缺陷的结构最终会变得规律而均匀。
其他许多动物物种也会生成类似珍珠层的周期性结构。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机制不仅能解释珍珠层结构的形成,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沉积构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译 | 小贝
◎审稿 | 西莫
◎责编 | 陈之涵
◎期刊来源 |《自然物理学》
◎期刊编号 | 1745-2473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1-01-scientists-mother-of-pearl-self-assembles.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