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or扫地僧?《我就是演员3》“亲爱的”黑马潘斌龙来了!
今年的《我就是演员》在选手阵容上颇具看点,不少缺乏演戏经验的年轻偶像赫然在列,自然是看点十足、话题度满分。
但整期节目看下来,令小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属黑马选手潘斌龙,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一鸣惊人!扫地僧潘斌龙担起了首期惊艳点
潘斌龙一上场就划开了综艺表演那层悬浮的幕布,将观众带入电影演员的节奏,这种质感和张力对于其他选手来说无疑是降维打击。
他饰演的是《亲爱的》里的韩德忠,一手办起寻亲会,出钱出力找回了许多被拐儿童,但多年下来自己的孩子却还是杳无音信,一场别人庆祝找回爱子的喜宴,成为了终于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潘斌龙把自己逼到一个极端,哪怕眼角的一条皱纹都盛满了一个临近崩溃的中年人的无奈和无助,全身都是戏。
一开始他状态自若、神色如常,看似生活化、松弛的表演,其实暗藏了替朋友高兴又满心苦涩的情绪层次;
随着戏剧冲突的推进,潘斌龙将韩德忠苦苦支撑多年、压抑到几乎麻木的性格放大到极致,说出解散寻亲会的决定时,抿嘴摇头皱眉,无措愧疚的状态拿捏得极其精准。
而全线崩溃的绝望都落在秦腔的嘶吼里,尤其是最后往墙上一靠脸一转一擦泪,生生撕开了角色痛苦的面具,把情节推向高潮。
情感层次分明、缓缓叠进,细腻流畅而动人,真实而不着痕迹。作为2岁孩子父亲的潘斌龙,把角色锻造得像一座冰山,虽然只露出一角,留白处也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汹涌,细细品味才发现,水面下巨大的冰块撑起了他表演的杠杆。
相比于其他选手依然在“演”戏,人带动戏,潘斌龙这种抛开自我、只输出角色意志的表演则是戏主导了人,这种高手过招、无招胜有招的打法显然更高阶,拔得头筹当之无愧。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演员可以和角色交换灵魂”。
很多人都说在《我就是演员》首场里,潘斌龙的表演应该是首屈一指的。细细品味,如果说同场的多数演员更像是群体竞演,潘斌龙堪称是一个人撑起了戏剧的起承转合,接连贡献了无数个戏眼,只要他稳住,这戏就成了。
诠释韩德忠这种隐忍内敛的角色比其他外放的角色要困难得多,有的演员释放演技要靠激烈的情节冲突,而潘斌龙这场戏所有的情绪变化都在内心,只要有他的画面,眼睛里根本顾及不到别人。
而《亲爱的》这类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成功与否,演员能否承担起角色与大众共鸣的情感枢纽,至关重要。潘斌龙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作品的驾驭能力和精准的表演能力捍卫了演员的职业尊严,喊卡之后潘斌龙的动情表现,也担得起章子怡曾经的名言“有演员的信念感”。
在潘斌龙身上一名优秀演员的职业素养也淋漓尽致地被展现,上场前为了贴近角色在酒桌上潦倒愁闷的状态,他也小酌一杯;强大的“情绪记忆”能力,将自己与儿子分别的生活真实感触调动到表演中,可以说是《我就是演员》上写实派演员的代表。
在场的评委和对手都被他的表演折服,章子怡给出满贯三星,于正表示希望跟他合作,两人一致认为他的表演非常高级;王自健连连感叹自己被他的表演带进去了,简直是个奇迹;观战的李晟、金子涵几度落泪……
这样精湛的一段表演也迅速得到了观众的正反馈,“这才是生命力的演员”、“共情能力感染力一流”这样的评论是大家的心声。
暗处发芽, “不被期待”的演员生涯
本季《我就是演员》中将选手分为两个阵营,“期待组”和“不期待组”,“不期待组”演员缺少热度,是流量市场的淘汰品,潘斌龙就在这一组当中。他甚至自嘲道自己一直以来就是不被期待的演员,没想到却破格拿了满级三星,大获认可。从不被看好到惊艳全场,《我就是演员》上这一轮逆袭式的表现其实也是潘斌龙整个演员生涯的缩影。
很多人熟悉潘斌龙是从相声、小品、综艺、春晚等开始的,但其实演员潘斌龙也经历了《西游记女儿国》、《武林怪兽》、《煎饼侠》等多部作品的磨练,不管是在商业片还是文艺片中都有亮眼的表现,角色多面不受限,厚积薄发。
以黑马之姿闯入电影圈的《无名之辈》里,潘斌龙饰演痴情劫匪李海根,把底层小人物血淋淋的悲哀和癫狂演活了,成功将澳门电影节影爵收入囊中;他在《两只老虎》中饰演地头蛇史剑,如实地还原了角色的蠢笨市井,让观众大笑过后又回味出荒诞的黑色幽默意味。
塑造过许多感染力惊人的角色之后,潘斌龙依然说自己“不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才,而是要靠努力的地材”,依然认为“自卑”是自己的底色,这样“不起眼”演员大放异彩时,却是无比的闪耀。
潘斌龙从来都不是靠颜值吃饭的演员,像生活中的你我他,但也正是这种适配度让他与角色严丝合缝、完美贴合。表演方式大象无形,达到“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这种境界,这在娱乐圈也是少有和鲜明的存在。
不疾不徐,谦卑本色
在演艺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个年头,潘斌龙的初心依然坚定。他曾说过:“我想演小人物的人生,因为这些小人物是一辈子都演不完的。”他不在乎角色的大小,只关心角色的塑造,被问到将来想演什么样的角色,“争取做到把我放在哪部戏里都不会让你们出戏”,他这样回答道。
作为大众“熟脸”,潘斌龙其实对于成名并没有过多急切的渴望,他认定自己“才华和野心非常适配”,在《我就是演员》舞台上的谦卑一如既往,不管是在李成儒点评时的恭敬还是感谢评委时的虚心,都让人很难不心生好感。
拍摄《两只老虎》时,一场戏里他被葛优扇了7个巴掌,只为了保持镜头里的逼真效果,这份身为演员的信念感令人动容。
近两年喜剧演员转型演正剧几乎成为了一种热潮,似乎演员也有鄙视链,“正剧表演是阳春白雪、小品喜剧则是下里巴人”,而潘斌龙就是打破这个鄙视链的人。有的人选择一刀切割,成为正剧演员后就与自己过去的喜剧演员生涯完全割裂,而潘斌龙依然从容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里自如切换。
凭借《无名之辈》中的颠覆性演技走红后,他依然回到了最初的小品舞台上,继续以喜剧带给观众欢声笑语,角色无大小、类型无高低,“戏”驱动心,这才是演员本色。
这匹漂亮的黑马接下来将会带来怎样的表演,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