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退出娱乐圈:孩子,我们陪父母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文:周冲,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前几日,费玉清正式宣布退出娱乐圈。
“自己因双亲离世,感觉人生没有了动力。”
费玉清是娱乐圈出了名的大孝子。
自小父母离异,就跟着母亲生活,感情特别融洽。
费玉清少年时,有一次,母亲准备出门打牌。
但回头一想,孩子还在睡觉,就不敢出门,一直守在旁边。
费玉清醒后,一脸糊涂,问:“妈你不是去打牌了吗?”
母亲说:“你带着耳机,我不敢出门。我出门了,万一地震的话,没人叫你怎么办?”
以至费玉清感慨道:“做父母就是无期徒刑。一直看到孩子长大、嫁人、娶妻,可能都还放心不下。”
2010年时,母亲因病去世。费玉清在演唱会上含泪哽咽:“妈妈离去,从此我的人生不再完整。”
恍惚至今,思念备至。
费玉清在公开信中,这样写道:当父母去世后,我顿失去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分享,再绚丽的舞台,再雷鸣的掌声,只会让我愈加失落,愈加孤独。
去到任何一场演出,都使我触景伤情。所以,我是时候停下来了。
看到这里,感慨万千。
又想起那句老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每次看到生离死别,都会想起已逝的爷爷。
父亲为了谋生,常年在外打工。
后来,爷爷病了,就让母亲回来照顾。
有一次,爷爷病情加重,住进医院。
那时还是八月份,爷爷说:“现在离过年还早,我怕是熬不过过年了。能不能叫孩子们都回来一趟,见最后一面。”
父亲没有回来。
另外五个女儿,也没有回来。
因为医生说,爷爷还没有到人不行了的地步。
底层农村,外出谋生异常艰辛。随便回趟家,便是一场大损失。所以他们只准备,在爷爷行将就木时,再回去见最后一面。
然而,世事不可测。
一周后,噩耗传来,爷爷突然去世。
两天后,夜里,六个子女来到了爷爷身边。可是,爷爷却再也睁不开眼,看这儿孙满堂的一幕了。
那一夜,我第一次看到父亲落泪。
他趴在窗口,怔怔地望向窗外,任凭泪水横流,悔恨痛击心扉。然后,说了一句让我恐慌至今的话。
“娘也走了,爹也走了,下一个,就是我了。”
父亲这句话,使我一夜未眠。
《百年孤独》里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和死亡之间有一层垫子;父母离开以后,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了上面。
电影《裸归》讲过一个故事。
秦军是个寒门孝子。
家境贫寒,母亲常年被人欺负,亲戚邻居,无不冷眼相待。
于是,他在儿时,便立下志气,势必要出人头地,报答母亲。
可惜造化弄人,秦军成年后,因一次打架,误将一人“捅死”。
含泪和母亲告别,开始了逃亡生涯。
十几年后,秦军逆袭成了一名公司总裁。
但他没有打算以总裁的身份,衣锦还乡,而是装扮成一名乞丐,一路流浪回家。
果然,人心冷漠,世态炎凉,一下子体现的淋漓尽致。
昔日的亲戚邻居,见了他这“乞丐装”,无不冷嘲热讽。
亲舅舅一见他那寒酸样,甚至鄙夷地说:“真是一个不如一个。”
连亲妹妹见了他都故意装作路人。
人心啊,就这么现实。人一落魄,所有人都将白眼相对,恶语相加。
秦军问一个邻居:“我妈呢?”
邻居告诉他:
“你捅伤的那个人没死,救了过来。你妈为了帮你还债,拼命干活。后来得了病,就死了......
你罪名洗掉后,你妈天天站在村口,盼着你回家。死之前,你妈说,一定要把她埋在村口的半山腰上。这样你回来,她就能一眼看见你了。”
秦军崩溃。
他疯了似地跑到母亲坟前,一跪,就是几天几夜。
后来,他总裁的身份被披露。
全村人一改之前的冷漠,纷纷跑去坟地,恭维秦军。
可是,置身于那样的热情中,秦军更觉得寒冷。他知道,这世间能真正无条件爱他的人,已经不在了。
他抱着坟,抱着游子归来的悔恨,哭得撕心裂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也写到过对母亲的思念。
在史铁生残废后,母亲便成了他的拐杖,兼出气筒。
忽然而至的厄运,导致史铁生脾气变得异常不好,一会沉默,一会爆发,常吓得母亲惶恐不安。
母亲去地坛找他,他总是会躲起来,故意让母亲焦灼不已。
几年后,史铁生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可母亲,却他走出来后,猝然离世。
史铁生痛苦地回忆起往事: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
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马薇薇说,孝顺,就是由无数个悔恨组成的。
年少轻狂时的无知和倔强,背井离乡时对远方父母的疏忽和冷落,都会在生命的某一刻,敲打我们的灵魂:为什么当初你要那样做?为什么当初你不那样做?
这就像李明博的一首诗写的那样: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
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
要让母亲做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光凭想象也让我非常快乐幸福。
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每个人都在感叹时间不够用,但谁又会感叹,陪父母的时间,更是稀缺至极。
有媒体做过一个街头采访。
记者采访了几个年龄段的人,给每个人一张表格。说:“这就是我们这一辈子的时间。”
人的平均寿命为75岁,一共300个月。
对应到表格上,刚好300个格子。一张图,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记者问一个女孩:“你今年多大?”
女孩答:“25岁,也就是300个月。”
“那你试着划去表格上前300个格子。”
记者问:“你父母今年多大?”
女孩说:“67岁。”
“那你算下父母还剩多少个月?”
“按75岁算的话,还有8年,也就是96个月。”
记者掏出彩色笔,说:“那你试着,划出那最后96个格子,这是你父母最后的人生光阴。”
女孩接过笔,划着划着,便泣不成声。
她说:“没想到会这样,总觉得他们还年轻,还能活更久。”
记者接着问:“你一般一年能在家呆多久?”
“基本一年也就回去一次,一次一周。”
“那你计算下,你这一生,还能陪父母多久?”
“8年,也就是8周,就是只剩2个月。”
“那你试着,再划出那2格,这是你还能陪你父母最后的时间。”
女孩眼泪再次扑簌扑簌地流了下来。手中的笔,已无法再提起。
其他被采访者,皆忍不住泪水横流。
另一个受访女孩,细细一算,能陪母亲的时间,竟也不过3个月。
而自己对母亲的老去,却浑然不知。
“母亲所有时间都在等我们回复,可在我们眼里,可能根本就没在意过他们。”
另一个受访男子,一看到母亲竟然只剩这些日子,恨不得现在就想回家。
有个视频专栏,给出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计算。
大部分人都是在外地谋生,一年只回家一次。法定年假为7天。
耗在路上的时间,为2天。
用于朋友同学聚会的时间,为2天。
最后能陪父母,至多3天。
以平均留守老人的年龄计算,父母剩余的时间为18年。
也就是说,这一生,我们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仅为54天。
是的,仅为54天,还没有一个暑假长。
这个时间,还不及母亲买菜时间的二分之一,不及我们看电影时间的三分之二。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人世间最悔恨的事,无非来不及。来不及行孝,你就已离开。来不及报答,你就已不在人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要总是说,等我有钱了,等我不忙了,等我孩子长大了,等我功成身退了,那时再从容尽孝。
傻孩子,父母等不了,生命固有的脆弱,躲不过无情岁月的蹂躏。
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所以,不要等。
珍惜眼前人,行孝趁当下。
过两日,就是长假国庆。如果可以,回家陪陪父母吧。
她一直在家等着你:“勤来点吧,来一趟少一趟,看一眼,少一眼。”
周冲,2015年离开体制,放弃公职,从事自由写作。出版《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等多部畅销书。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公众号,以文艺的笔调,以理性的思维,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