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胜利是靠生产力,西方国家都误以为是靠政治制度,老哥们同意吗?
【本文来自《我斗胆“批评”一下沈逸老师,美国核心问题是“精英阶层”只有投票的时候想着底层民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美帝之殇,源于一场压倒性的胜利,冷战。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之后华约分崩离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赢得了持续四十多年的冷战的胜利。从那以后,世界从两极走向单极,美国一极独大。
冷战的胜利,是生产力的胜利,绝非政治制度的胜利,但是,西方国家都误以为是政治制度的胜利。苏联在解体之前,已经沦落到靠资源出口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也就是说从二战胜利以后,发展就停滞不前。
而美国却充分利用积累的军工技术,转化出强劲的民用技术爆发,然后通过技术转移,也帮助北约国家及日本生产力大幅提升。西方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福利,是在苏联的倒逼之下获得进步的。比如英国,从二战时模仿配给制,到战后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欧洲的北约国家都在战后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与苏联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还有男女平等,普遍的选举权。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西方政客是很清楚的。美国虽然资本家势力强大,但也不得不给工人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美国一直在给工会组织抹黑,把工会组织描写成黑社会,匪徒,但是资本家确实怕工会。还有美国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解放运动归根到底都是无产阶级觉醒进行的社会主义运动。只不过,美国在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下,没有人敢说。
冷战胜利时,正值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在美英大行其道之时,这给美国带来的幻觉,误以为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无往不利,开始热衷于全球化,想好好在全世界割一波韭菜。85年的广场协议,让美国尝到了操纵汇率的甜头,却实实在在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广场协议是美国政治上对盟友的碾压。德日本是战败国,完全是冷战原因又得到美国的扶持。但在冷战结束后,德国通过统一和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日本也通过在中国和东南亚的投资获得了产能的大幅增长。
美国制造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进入了衰退,为了应对德日的压力而不得不开始向外转移产能。从汽车到家电,节节败退。美国今日,并不是败于中国的崛起。美国的衰退源于冷战的胜利,让自己失去参照的对象。源于汇率操纵,让资本凌驾于工业之上。全球化最多也就是个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