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啥】78岁的老同志,拜登何许人也?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这期节目我们来聊聊拜登。从目前美国大选的结果来看,拜登的胜局已定。如果没有意外,明年1月21日拜登将正式成为美国总统。
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来介绍下拜登的生平。拜登1942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家里信天主教,长子。从小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在拜登4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经常在公开场合宣传父母的教育理念。
后来拜登的父亲做生意破产了,他们一家因经济原因搬到了特拉华州,拜登在此读完了高中和大学。高中时期的拜登经常被人欺负,就是因为口吃,他还被起了个外号“破折号”。但拜登没有轻言放弃,为了克服自身的弱点,他经常对着镜子锻炼口才,也是挺不容易的。所以说,今年大选我们经常看到拜登嘴瓢,也许并非因为他年纪太大,脑子转不动了,可能是因为口吃这个老毛病犯了,控制不住。
拜登高中时期身材矮小,但是破例加入了学校的橄榄球队,而且实力很强。他的教练说,拜登是自己16年教练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接球手。这一条也作为拜登的高光时刻,放在了他的竞选履历上。美国人嘛,橄榄球是他们的传统项目,就像巴西的足球,东欧的篮球,如果没点建树,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白人精英。
后来拜登进入了特拉华大学,学习历史和政治学。大二的春假,拜登遇到了雪城大学的娜丽亚·亨特(Neilia Hunter)。那年,“阿珍爱上了阿强,在一个没有星星的春日里”。后来拜登追着娜丽亚去了雪城大学,在那里读完了本科,两人也结婚了。之后,拜登进修雪城法学院,不过他成绩不太好,同届85人,他排在第76。当然,还是顺利毕业了,1968年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学法律算是步入政坛的一条通道,奥巴马、拜登都是这样上位的。拜登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只用2年便打入政界。1972年11月,30岁的拜登成为了美国史上最年轻的联邦参议员之一。这里面还有个插曲。在就职演说前,拜登的家人遭遇了车祸,妻子娜丽亚和一岁的小女儿当场死亡,两个儿子,博(Beau)和亨特(Hunter)受伤住院。拜登听闻噩耗,萌生了放弃竞选的念头,但在众人劝说之下,还是强忍悲痛,完成了就职流程。
此后的40多年间,拜登在参议院从黑发人熬成了白发人,期间参与过2次总统选举,但都失败了。1988年第一次,别人都以为他是第二个肯尼迪,结果被揭发出来抄了别人的演讲稿。这事越闹越大,后来拜登读大学时,涉嫌学术剽窃的黑历史都被挖出来了,逼的他不得不退选。
之后的20年里拜登低调做人,直到2008年,大概觉得时机成熟了吧,就又参选了。但那年,政治明星奥巴马如闪电般出现,靠着一手“Yes,We Can!”和“非裔美国人”这一无比正确的选举密码,战胜拜登出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并一举拿下大选。对于拜登来说,这是梦碎时刻啊。不过奥巴马作为政坛新秀,需要党派资深大佬的支持,所以选了拜登当副总统。虽然不是心心念的总统位,但好歹进了白宫,能发光发热了。
看起来,这似乎是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人励志史诗。可是围绕拜登,也有很多争议,第二部分我们来罗列一下他被挖出来的黑料,尤其是他儿子博·拜登的事情。
先说说拜登的大嘴巴行为,包括且不限于:今年7月,在一募捐活动上引用“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拉女性选民好感度,结果被直接打上了“亲中”“亲社”的标签。
今年10月拜登在哈佛演讲爆粗口,称“当副总统不是跟当婊子一样吗”,看来他当副总统的时候没少受气。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时,拜登亲切地称赞了党内竞争对手奥巴马,是“第一个伶牙俐齿、聪慧、干净而形象良好的主流非裔美国人”。我理解拜登肯定是想夸奥巴马的,可是这话怎么听怎么像“种族主义”,引起了一定的风波。
另外还有涉嫌恋童、被下属举报性骚扰等事,拜登在公开场合,与女性过于亲近的举止,出现过不少次,还留下了录像,被网友戏称是“蜥蜴人”在做妖。“蜥蜴人”是美国的民间传说,上世纪80年代搞出来的,算是个阴谋论。就是一群长得像蜥蜴的外星人,伪装成了人类精英,一直把控着地球上的政治经济命脉,但有时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导致身份暴露。比如拜登莫名其妙贴近女童的那些动作,就被认为十分诡异,很多人戏称他也是蜥蜴人。
下面说说拜登的儿子吧。两位都是年轻有为,虽然有为的方向不一样。大儿子博·拜登走的是法律-政治界路线,基本和他爹一样。博还去伊拉克服役了,拿过勋章。2014年他凭借这一光辉履历,准备竞选州长并择机进入参议院,但不久因脑癌住院治疗,2015年去世。老乔一辈子太难了,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大儿子在世时已经积攒了不少政治资本,基本上是老乔的接班人了,这打击实在沉重。
至于那位亨特·拜登,他走的也是法学路线,1996年拿到了耶鲁的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大型银行控股公司矮木矮木A——不是啊,是MBNA供职。MBNA与拜登家族的关系不浅,美国半月刊杂志《国家评论》称,乔·拜登是“MBNA的参议员”。这也是美国资本与政治家捆绑的老套路了,政治家在国会里为资本代言,资本负责保证政治家的各种需求,比如政治献金、裙带关系等等。
亨特的黑料不少,比如说酗酒、吸毒、乱搞男女关系,甚至出轨大哥的遗孀——我们有理由推断他也比较爱“吃饺子”。不过他爹乔·拜登也干过,老乔和他第二任妻子谈感情的时候,女方还没离婚。前夫比尔·史蒂文森今年8月还跑出来骂拜登“偷人”,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想当牛头人。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不玩太大,都无法动摇拜登的政治地位,算不上决定性的黑料。
但亨特留下的把柄,与乌克兰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布利斯玛(Burisma),涉腐一案有关。同时,这关系到老乔是否滥用职权,为儿子谋取福利,是有可能动摇老乔政治生涯的狠料。我们把新闻连起来看,201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后,美国政府介入,并推动了乌克兰腐败调查和能源改革,老拜登是此行动的牵头人。
而布利斯玛的老总,也是乌克兰的寡头之一,尼古拉·泽罗切夫斯基(Mykola Zlochevsky)面临腐败调查。他的天然气公司于2014年4月,宣布组建“全球知名董事会”。亨特加入,担任董事至2019年4月,月薪最高时达到5万美元。乌克兰部分反腐人士和奥巴马政府官员,担心拜登的儿子加入董事会,将造成利益冲突,破坏美国在乌克兰的反腐工作。
此案还有个关键人物,维克多·肖金(Viktor Shokin),从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任乌克兰最高检察官,负责调查布利斯玛天然气一案。后来肖金被开除了,有种说法是乌克兰政府受到了来自老拜登的压力,要求停止对布利斯玛的调查,否则就不给援助。肖金是调查该案的积极分子,所以被开除了,肖金自己也是这样讲的。
而2019年,关于亨特一事,特朗普曾致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他深挖拜登父子在乌的黑料,要挖全,挖透。但这则通话被白宫内鬼捅到了媒体上,特朗普险遭弹劾。但共和党两名参议员仍在继续秘密调查此事,当今年5月拜登宣布参选后,特朗普下令加大调查力度,并以此攻击拜登。
不过特朗普团队提出的所谓证据,都被拜登团队和乌克兰方面一一否认。据拜登团队的说法,肖金自己就不干净,是“钻石检察官”,收别人的钻石,搞腐败阻碍查案,所以被撤职了。肖金具体是什么成分,目前双方各执一词。
而亨特邮件门一事,则为此案画上了更多问号。据称是亨特本人的电脑,送修时泄露了信息,里面除了亨特吸毒和.avi的素材外,还有一封电子邮件,曝出了老乔任副总统时,在其子亨特的推荐下,与布利斯玛高管有过接触。而此事一出,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纷纷选择将其屏蔽,称其是虚假消息。
另外俄罗斯还被戴了顶高帽,有种说法是俄罗斯在幕后策划了这一切,就是为了操纵美国大选,让拜登输。至于案情真相?“我只想说懂的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解释,这里面利益牵扯太大了,说多了对你我都没有好处……”这样的哑谜双方能打到什么时候,反正目前是没个准。
总之,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总统选举,还在这么不清不楚地继续着。拜登已经宣布胜选,但特朗普会不会搞出什么大新闻,谁都不好说。毕竟支持他的这7000多万选民,是与拜登的圈子完全对立的。这期节目的第三部分,我们把话题更加扩展一下,介绍下拜登代表的传统利益集团,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与特朗普所代表的选民团体,产生巨大的冲突。
拜登代表的圈子是美国政坛的“建制派”,当然“建制派”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般指代传统的政治精英集团。绝大部分的民主党,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共和党。典型的布什父子、克林顿夫妇、共和党大佬麦凯恩等等。这些人的特点是政治资本雄厚,在军、政、商、法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人脉,从政经验丰富,对游戏规则很熟悉,都是一根根老油条。
建制派政客不管隶属于哪个党派,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是一致的,对美国体制、核心利益等问题没有分歧。对于薅全世界羊毛攫取的经济利益,两党在怎么分配上有些分歧,经常为了分给谁,怎么分打打嘴仗,但最后都是自己集团的人消化掉了,生意嘛,分钱嘛,不寒碜。
历史上的美国总统基本都出自建制派,或者是得到了建制派的支持。一般的套路是,政治根基雄厚的人当选总统,会找一个比较弱的副总统,就像老布什和丹·奎尔(Dan Quayle),以及拜登和哈里斯。反之,就像2008年的奥巴马,就要找到拜登。总之要么你是建制派,要么你得上建制派的船。
不过特朗普的胜选,完全冲击了“建制派”当总统这个传统游戏规则。他代表的团体,是与建制派完全对立的,美国中、底层白人团体。“红脖子”,那些膀大腰圆、拥枪自重的白人机车佬,是这一团体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还有很多白人劳工、生活不易的中产白人也属于这个圈子。他们代表着美国的传统价值观,重视家庭,信教超过信科学,或多或少还有些白人至上主义的心态。
但美国中、底层团体与政治精英们的对立,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可调和,主要是财富分配的问题。20世纪,美国发家靠的是强劲的工业,尤其是一二战期间,本土的生产线没有受到打击,反而因为战争需求欣欣向荣,创造了无数财富。二战一扫大萧条带来的颓势,让美国经济再次焕发活力。
从二战结束到八十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迅速增加,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经济结构向着橄榄型发展。那些年美国工厂不能算是铁饭碗,但工人们有盼头有希望,劳动致富是肉眼可见的,而且工人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上升渠道,毕竟那时候美国大学可不像今天这么贵。
但这美好只停留在了昨日,随着产业升级、资本全球化、金融业的野蛮生长,传统制造业迅速萎缩。美国五大湖附近的传统工业区衰退最为严重,1950年该地区的制造业占全美的比重是51%,到了2000年只有34%了,吸纳就业的比重从43%下降到了27%。这些年,湖区的工业带大量工厂被废弃,机器布满铁锈,故得名“铁锈带”。
而就业于传统制造业的美国中产阶级,是最先感受到压力的。当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时,生产力虽然获得了进步,比如从2006年到2013年,产值增长了17.6%;但大量的工作岗位被砍掉了,过去40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因裁员、外包等原因,减少了700多万个,而男性白人蓝领的劳动参与率从96%下降到79%。
与之相对,美国的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股市从80年代的900多点,涨到了今天近3万点,据美联储统计,美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手握市场上88%的股票。同时,高科技制造业的工厂海外遍地开花,互联网公司出了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但美国中产阶级并没有分到多少金融发展的红利。
2016年美国家庭的收入中位数是59000美元左右,这一数字与90年代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美国最富有的那1%人口,所拥有的财富年年刷新纪录,到今天已经占了全社会财富总和的30.4%。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美国精英阶级几乎吞下了整个蛋糕,其他阶级甚至都没机会去切一刀。拜登所代表的建制派,正是这样一群精英。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更何况对美国工人阶级来说,现在是又寡又不均,所以他们对政治精英不满是正常的,愤怒也是合理的。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就是大众与金融资本冲突的一个缩影,这股力量延伸到了2016年,成了特朗普重要的民意基础。
在竞选内容上,特朗普号称要保护美国工人,尤其是要保护美国中下层白人的利益。在发布平台上,特朗普是一个好的自媒体人。他绕开传统媒体这一精英把控的阵地,以极低的成本大规模传播自己的言论,直接传达给选民。2008年奥巴马就用社交媒体,获得了选举优势。2016年,特朗普如法炮制甚至更进一步,拉拢民意。
美国的基尼系数从80年代的0.34,上升到现在的0.41。净资产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85以上。美国的“红脖子”们可能不懂这些数据代表什么,但他们能听懂川大统领的土话,还能看到,自己找不到工作了,心爱的摩托快要上不起机油,无法继续快乐了,这好么?这不好。而懂王给了他们一个重返昨日辉煌的希望,那么这些人必然誓死追随。于是,就有了2016年特朗普偷袭希拉里这位69岁的老同志。
从本质上看,特朗普和拜登身后的,利益集团间的对立,是两种阶级间的对立。只是特朗普不管怎么做,都很难撼动美国的建制派。这些老牌精英团体已经盘踞各个领域多年,他们的体量太大,不是一个政治暴发户4年就能干翻的
2016年让懂王上台他们能忍,只要不触及底线。但现在发现这货的危害性太大了,不能让他干下去了,甚至共和党的建制派们都公开表示忍不了了。其实从这次选举“铁锈带”翻蓝也可以看出来,支持特朗普的人有不少,但恐怕“苦川久矣”的更多。建制派固然不讨喜,拜登也没有提出什么过人的纲领,他最大的口号,似乎就是“我不是特朗普”,劝特朗普耗子尾汁,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
而推出拜登也是无奈之选,民主党党内无人。八十岁老将桑德斯请求出马。伯尼·桑德斯,79周岁了,如果真选上,到明年上任,80周岁。他是美国政治光谱中比较左的,或许可以称之为“极左”。他是美国政客里面最爱讲“分配不均”的,被不少人贴上了“社会主义”的标签。建制派觉得他搞得太过了,不会让他出战。所以最后扛起这“反川”旗帜的,也只能是拜登了。他上台后主打的治国理念,是治愈社会裂痕,缓和社会矛盾。
但正如有人已经说过的,特朗普这次也许就下台了,但“特朗普主义”可能会长期存在,他的民粹主义政治和反全球化路线,不会跟他一起离开美国政坛。拜登今天能干掉一个特朗普,过几天还会有下一个特朗普,解决财富分配问题,得往美国体制上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