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西藏发生一件大事
说到今天中国的省级单位,除了普通的省以外,还有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三种,行政地位相同,命名来源也各不相同。
其实在建国初期,我国还有三种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一个是遍地开花的行署区,一个是唯一的地方——西藏地方,另一个则是最为特殊的地区——昌都地区。
建国初期的行署区、地方、地区
行署区集中在川渝、苏皖、旅大
(与今日行政区对比)
“地区”这一级行政单位至今仍存留在中国版图中,为省级行政单位辖地级行政单位。而在当时,昌都地区的“地区”涵义可与今日的地区大不一样。
今天的“地区”基本集中在新疆西藏
此外还有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
昌都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命令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并确定了和平解放的方针,希望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派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问题。
然而,入藏谈何容易
但是,噶厦高层以各种形式实质上回绝了这一“请求”,无限期拖延谈判,对外联络美、英、印等国的同时,还将藏军从14个代本(相当于团)扩充为17个代本,以其主力7个代本部署在昌都为中心的周围地区,积极备战企图凭借金沙江天险阻挠“红汉人”进藏。
噶厦权力中心在拉萨,离昌都同样相当遥远
对昌都的进驻和驰援都是较难的
关键在于哪一方的后勤和组织能力更强
(图片:wikipedia@恩斯特·塞弗尔)
面对如此态势,中央决定采用“以打促和”的方针来解决西藏问题,以四川和西康的西南地区十八军为主力部队,青海、新疆、云南部队做好策应配合部署,被迫实施昌都战役。
70年前的1950年10月,解放军十八军进藏部队从南北两线向昌都进军。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藏军或战败、或逃跑、或谈判、或起义,只用了约20天时间,解放军便于当月解放了昌都地区。此役不久后,抗美援朝也正式开始。
这场战役中
解放军方面的总指挥是“地主”张国华将军(左)
藏军方面的昌都总管则是后来为西藏和平解放
做出突出贡献的阿沛·阿旺晋美(右)
(图片:wikipedia)
然而,解放之前的昌都地区行政体系非常复杂——噶厦在昌都设总管府(沙王府)采取萨旺制度掌管这一地区的军政事务(朵麦基巧)。除此之外,当时此地还有昌都帕巴拉、察雅罗登协饶、类乌齐帕曲、八宿达察济隆四大呼图克图的统治,外加世俗部落、土司的统治。另外,这部分还是民国时期西康省未长期实控的地区。
噶厦的势力分布在民国时期的西藏和西康西部
从成都向西入藏的主要问题在于交通困难
由此,根据昌都地区的历史及解放后的形势与任务,解放后其在昌都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并没有沿袭旧制交予西康省实际管辖。西藏工委(与昌都工委关系较复杂)选择了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这一临时性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将成为新中国的一个特殊行政区域。
它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藏地方、青海省、西康省、云南省之间,与印度共和国毗邻,属于边境省份。
从位置上看,显然是西南边疆安定的重要基石
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需要通过召开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1950年12月27日通过昌都地区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属西南局)宣告正式成立。
大会除了宣布一系列必要的行政命令外,还通过了昌都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工作议案,豁免了1949年以前当地人民所欠旧政权的全部粮款,同时还废除了政府向人民支乌拉的无偿差役制度。
由此,昌都地区正式成为建国初期具有临时性质的省级行政单位。
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赴京献哈达
(图片:wikipedia)
- 下一页
中国宪法规定是四级政府,中央,省,县,镇。地区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因为当年交通,通讯等的不方便,于是省政府便设派出机构,以方便协调管理县级政府,改开后,地区全改市,成了一级违宪政府。也给中国的行政管理多了一层,导至管理人员增多,税收增多许多弊病。
以现在的交通与通讯,完全可以省直管县,撤销地级市。可这一级形成了利益层,再也撤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