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这个民间故事,广泛流传于华北地区和东三省。

根据清人袁枚《子不语的》记载,故事大略是这样的:“某男子的妻子在河边浣洗衣物,看见树上有个鸡蛋大小的李子,心想这大春天的怎么可能有李子呢?于是采下来尝了尝,果然甘美异常。孰料,她吃掉李子以后,就感觉腹部有拳头大的东西。她的肚子越来越大,十四个月后,居然生下了一条两尺长的小龙。小龙坠地即飞去,每到清晨都要来喝奶水。其父十分厌恶,持刀追逐,断了小龙的尾巴,小龙从此不来。”

500

可这样一个故事,又有什么样的深意,值得这么多人津津乐道呢?

故事的男主,即怀孕女子的丈夫,是文登县县民毕承宗。我们应从他来入手,理解这个故事。毕承宗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每天早晨小龙都要来喝奶。而小龙一来,则相当于明明白白地嘲笑他。只要智商在线,大家都会很明显地看出孩子不是他的。他的妻子是吃了果子感孕而生,因此,他觉得自己戴了一顶硕大无朋的绿帽子。

还是畜生给戴的。

我们可以想象,老毕在媳妇洗完衣服回家以后,肚子逐渐变大,必然是以为媳妇怀了自己的孩子。他精心伺候了十四个月,终于盼到妻子分娩,没想到生出来的居然是一条龙。别说是龙,就算是稍微不像人样的怪胎,人们的内心其实也是纠结甚至厌恶的。加上想明白自己是被带了绿帽,老毕肯定会异常愤怒。

到这里,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小龙的亲生父亲,必然是大龙。一条龙,又如何将他的“漦(精子)”变成李一样大小的东西呢?

如果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奇闻,便会知道这对龙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我们看褒姒的由来,就会知道它是这样一个故事:

昔日有两条神龙飞到夏帝面前,夏帝占卜以为不吉,又占卜,说是留下神龙的“漦”放木椟里,然后再将两条龙请走,就会很吉利。夏代灭亡后,此物传到殷商,商代灭亡后,又传到周朝,没人敢开打。到周厉王时,周厉王让人打开。漦流了一地,根本铲除不去。于是厉王派裸女围着龙漦跳舞,此时龙漦竟化作一只玄鼋(王八),跑到了后宫。后宫一才七八岁的女子碰到了它,它就把这孩子给……待及笄之年,此女就怀孕了,属于无夫而生子。因为害怕,人们就把生下的这孩子给扔了。这个孩子,就是褒姒。(《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龙漦既然能化作王八,自然也能化作李一样的东西挂在树上,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毕氏妇天真地以为自己吃的是一颗李,但其实她却被龙给坑了,莫名其妙就怀上了。到这个地步,毕承宗同志被绿这件事已经昭然了。然而其妻子并没有做对不起谁的事,如果有谁对不起,那也是龙干的好事。


于是,好学的我们不禁要问,龙为什么要这样做?

龙生育后代的思想是很偏执的,它会想尽一切办法播粒撒种。且龙的性欲是极强的,有时候连老爷爷都不放过,把老爷爷捅到肛裂。所以,龙是走到哪里,就要在哪里播种,其身形可以变幻成任何它想变幻的模样。龙将自己的漦伪装成一颗李子,证明它是有意作案。它对旁人不负责,对后代也不负责,最终导致了儿子被人砍掉尾巴的惨剧。因为小龙是李子和妇女结合的产物,故而人们认为它姓李,被称作“秃尾巴老李”。

500

秃尾巴老李在家里当然是不受待见的,传说它飞走以后,经常在河里兴风作浪,搅扰往来船只。人们为了平抚它的情绪,就给他建祠烧香,老李感受到了来自人间的温暖,于是就不兴风作浪了。

后山东人闯关东,将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带到了东北,于是东北也有了老李的传说。闻说东北人出船,船上没有山东人就不开,因为老李这家伙对老乡很好,让山东人上船,就能保住一船人的性命。

这当然都是传说了,传说经过人们的改编,就又形成了无数不同的传说,但总脱离不了龙被砍尾巴的范畴。

对了,这个故事还有下文:后来数年,小龙的母亲病逝了,小龙来看它的母亲,雷雨大作,犹如龙在呼啸和哭泣。再后来,毕承宗也死了,邻居将他和他的妻子葬在了一起。那一夜,又是一阵雷暴,次日,人们看见毕承宗的棺材被掀开了,人们意识到,是小龙不想让他们合葬。从那以后,人们将此墓唤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祈雨,无不应验。

所以我很同情小龙,也很同情老毕,毕竟他俩都没做错什么,错的是这个世界,或者说是大龙。如果硬要我对它进行评价,那就是三个字:不要脸。除此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难道要替人主持公道,带着老毕去找龙王评理?

好吧,淡扯多了。

不得不承认,毕承宗这名也是我编的,但此人的确姓毕。总之,故事已经完结,我们得重新审视一下老李这个故事的意义了。这是一个清朝的故事,以前是没有的,至多也只是感孕而生龙,而绝无秃尾巴一说。那么,好好的一条龙,怎么到了清朝,就要在故事里被砍掉尾巴呢?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