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往80年,为何进不了世界朋友圈?

500

  温乎曰:    

  三观不合就换人,跟谁过都一样。

  1

  早些年的互联网上有句话:

  “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跟着美国混的都过上好日子了,和美国作对的没一个有好下场。”

  这句话曾经颇受追捧,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甚至在世界转折的2020年,依然有不少人翻来覆去的说。

  乍一看,这句话没什么毛病。

  韩国、日本、西欧国家跟着美国混了几十年,都做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反观苏联等国家,和美国硬刚,结果都没什么好下场。

  言外之意,中国也不要和美国硬刚了,好好跟着混吧。

  但问题是,苏联和中国都想和美国交朋友,可美国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呢?

  除了大国争雄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意识形态。

  我们今天不说大国争雄的事,只聊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说说,中国和美国纠缠不清的孽缘。

  现在说起“意识形态”这个词,总感觉是上世纪的老古董,应该扔的越远越好,但世界变化越来越说明一个问题:

  意识形态才是国家之间最不同的地方。

  举个例子。

  公司有个妹子是拜金主义者,张口闭口就是谁赚了多少钱、闺蜜认识哪个土豪,自己也经常拼团丝袜和包包,只为包装成名媛,将来嫁个好人家。

  而你是个老实人,每天按时打卡上班,下班之后要么学习充电,要么锻炼健身,生活很素雅。

  那么你和公司的妹子,能成为朋友吗?

  显然不可能。

  因为你们在骨子里就三观不合。

  把这个道理套在国家之间的话,美国就是拜金的拼团假名媛,中国就是生活素雅的老实人

  只要意识形态不同,偶尔交往密切也是塑料姐妹花,分手是迟早的事情。

  这也是意识形态导致的国家鸿沟。

500

  2

  最早幻想和美国交朋友的是苏联。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联在抵抗纳粹德国侵略之际,想请英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帮助苏联分担压力。

  经过几轮商谈,英美答应开辟第二战场,但地点不是苏联期望的欧洲,而是纳粹德国力量不太强的北非。

  斯大林很生气,说好的事情怎么能变卦呢,北非战场对苏联没什么帮助啊。

  罗斯福和丘吉尔反问,想要援助,总要付出点代价吧?

  斯大林思考良久,脑中灵光一闪,但是没有抓住头绪,直到罗斯福派人到莫斯科指点迷津:

  “建议解散共产国际。”

  斯大林这才明白过来,英美国家担心共产国际输出革命,不利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安全。

  此时的苏联,已经不是浓眉大眼的精神小伙,而是反法西斯盟国的重要力量,不仅要和英美结盟抵抗纳粹德国,还要谋划战后的世界势力划分。

  要做这两件事,缺了英美同意是做不到的。

  为了苏联的事业,斯大林下定决心,于1943年5月解散共产国际,做为给英美国家的投名状。

  他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人说:

  “各国共产党应成为完全独立的党,而不是共产国际下面的支部。”

  当初要做支部的是斯大林,现在让独立的也是斯大林,归根结底,共产国际就是斯大林摆弄局势的工具。

  共产国际解散之后,丘吉尔很满意,说以前的20年里,全世界都因世界革命而吓得发抖。

  斯大林立刻接话,现在世界不会吓得发抖了,你们也看到了,苏联无意在欧洲发动布尔什维克革命。

  英美信了,和苏联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不到两年时间打败纳粹德国,并且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重新划分战后的世界势力范围。

  但是英美和苏联的蜜月期,很快结束了。

  “二战”后的苏联基本没什么理想,心里只有一件事:放弃世界革命,融入老牌帝国的朋友圈,和英美一起领导世界

  斯大林以为,只要身段低一点,美国和欧洲就会接受苏联,彼此成为久经考验的老朋友。

  为了这个目的,斯大林又纳了一份投名状:推动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成立联合政府

  因为经过“二战”的磨砺,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力量进步很大。

  英共的党员人数由战前的1.8万,增长到战后的5万。挪威、丹麦、瑞典、荷兰等几个北欧小国的共产党员总数,足足有70万。

  意共有200万党员,直接领导25万游击队。

  法共有100万党员,在71个省解放委员会中,法共的势力占到一半以上,麾下游击队25万,而法国内地军人数的一半。

  更不用说中国共产党,经过八年抗战,已经拥有百万大军,以及从日本手里夺回来的华北根据地。

  可以说,共产党力量在“二战”后已成燎原之势,只要苏联老大哥争气点,联合起来未必不能做成一番事业。

  如果历史真的如此发展,欧亚大陆可能很早就红了,哪有什么冷战的事情,美国更不可能嚣张几十年。

  然而......斯大林要和谈。

  他命令世界各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和资本主义政党组建联合政府,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参加国内政治。

  斯大林还告诉各国共产党负责人:“不要学苏联的制度,议会制也能带来民主。”

  其实民主与否,斯大林才不管,他要的是苏联和英美共同领导世界。

  那么在这个立场下,给法定政府挑刺的各国共产党,不仅英美不喜欢,以为能领导世界的苏联也不满意。

  于是,欧洲国家的共产党走进政府大楼,和西装革履的绅士们竞争选票。

  所谓民主政治无非是金钱政治,服务的是资本家和财团,可想而知欧洲各国的共产党,在大选中的票数如何。

  开始几年,他们在满目疮痍的欧洲,还能得到稍许选票,随着经济复苏和资本家掌权,共产党的票数越来越少,逐渐被排挤出政府内阁。

  欧洲共产党力量自此一败涂地,再也没有恢复当年的辉煌。

  只有中国共产党不听斯大林的,说什么也不放弃枪杆子,才在随后几年的解放战争中席卷江山。

  而纳了投名状的斯大林,并没有进入英美国家的朋友圈

  就在二战结束不久的1946年,曾经给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点赞的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交朋友?联合领导世界?

  门都没有。

  因为共产党和资本主义政党,天生就是不兼容的,斯大林以为身段软一点就能做自己人,结果被结结实实的坑了一把。

500

  3

  苏联求友失败的几年后,中国也想尝试一下。

  由于苏联在中国革命年代,经常做一些扯后腿的事情,比如利用王明博古控制中共、不了解中国国情瞎指挥等等,导致“延安整风”清除苏联影响后,中共对苏联没有信任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所以1944年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等领导人对美国很友好,透露出中国革命要联合美国的意思,并且希望美国在延安设立领事馆,方便随时联系。

  他对美国观察组说,中共的政策是民主和社会改革,我们的纲领完全没有针对美国的内容。

  周恩来也对美国外交官谢思伟说,中共欢迎盟军统一指挥中国军队,指挥官必须是美国人。

  二战结束前,他们俩还准备去华盛顿,访问美国总统罗斯福。

  这个诚意够足了吧。

  正好美国在中国的外交官们,其中一部分对蒋介石失望透顶,认为可以和中共联络一下感情,以后中共革命成功也好,参加联合政府也罢,反正又不吃亏。

  感情好的话,说不行能拉拢到美国一边呢。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想把美国援助的物资,分一些给八路军和新四军,结果和蒋介石闹得很不愉快。

  1944年,亲共的史迪威被免去职务,美国新派来的是赫尔利。

  此人刚来中国,就把支持和中共建交的驻华大使高斯排挤回国,并且打压了一大批亲共的美国外交官,王八吃秤砣一样铁了心扶持蒋介石。

  谋划几年的亲近美国战略,黄了。

  这倒不是赫尔利怎么样,而是每个官员背后都有政治势力,这些政治势力在推着官员做一些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

  表面上看是赫尔利不亲共,其实是美国的政治势力喜欢蒋介石

  不久后马歇尔做为总统特使来中国,准备调停箭在弦上的国共内战,中共这边感觉是个机会,不如再试试看,能不能和美国交朋友。

  毛泽东放出风去,说愿意和美国在公平的基础上合作。

  周恩来也去谈,表示中国愿意学习美国,将来要以美国为蓝本,建设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中国,并且可以引进美国的政治制度。

  这个诚意比2年前更大,一般来说,美国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是......美国依然选择了国民党。

  按照普遍套路来说,美国扶持国民党是为了方便控制,那么当时的中共更弱小,清廉程度也更高,岂不是比国民党更有价值?

  可美国的政治势力,就是不愿意和中共交朋友,好话歹话都说尽也没用。

  那么只能证明一件事:没交成朋友的主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

  中共可以暂时放下意识形态换援助,但美国认为是与虎谋皮,虽然中共的力量很弱小,但只要斧头镰刀旗还在飘扬,对美国来说就是危险的信号

  后来解放战争进行到尾声,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不走,想和中共接触一下,不过他不是来交朋友的,而是想保住美国在华利益。

  教员怒了,写了一篇《别了,司徒雷登》,彻底放弃对美国的幻想,宣布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路线。

  所以不是中国不愿意和美国交朋友,而是美国铁了心不和我们一起玩

  苏联被坑了一把。

  中国碰了一鼻子灰。

  既然如此,那就中国和苏联结盟吧。

500

  4

  30年后中国发起改革开放,想用稳定的市场和劳动力,吸引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正好欧美国家要向外转移低端产业,双方一拍即合,让中国吃到这波红利。

  既然能做生意赚钱,美国也愿意放下成见,从全世界的海量利润中,给中国分一杯羹。

  估计美国的想法是,穷成这副鬼样子,稍微给点钱,收下当个小弟。

  所以中国和美国的蜜月期保持了很长时间。

  而这段时间的中美蜜月期,也让很多中国人产生了一种误解:经济发展让我们和西方国家融为一体,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不仅是普通人这么想,很多大佬也是这种态度,甚至有什么中美夫妻的说法。

  很快,打脸来了。

  美国也没有想到,收下的小弟能成长为庞然大物,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又能挑战美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于是美国人慌了,决定派川总为代表,向中国施加压力。

  这时候我们才反应过来,哦,原来我们没有融入世界朋友圈啊,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依然不死。

  但问题是:

  美国和欧盟、日本等国家也有冲突,遇到矛盾也会用长臂管辖来制裁,但还在就事论事的范围内,远远不像对中国一样,一门心思想压垮整个国家。

  区别在哪里?

  归根结底,美国和欧洲国家同种同源,不仅白种人口都是从欧洲来的,信仰的宗教、使用的制度、生活的习俗也是从欧洲来的。

  这种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哪怕有什么矛盾,也可以当作家庭内部矛盾处理。


  日本在一百多年前脱亚入欧,和欧美国家有精神上的共同话语,算是隔壁邻居,有话也能好好说。

  中国就不一样了。

  仔细盘点一下,中国和美国完全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他们是资本主义制度......我们讲究集体荣誉,他们要求个人自由......我们赚钱为了建设国家,他们建设国家为了赚钱。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妥妥的异类。

  这哪里是什么亲戚和邻居,充其量是陌生人,特殊情况下是抢食物的敌人。

  现在就是那个特殊情况。

  而且最无奈的是中国的朋友都死了。

  “二战”后斯大林被坑了一把,又拉起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做为和美国对抗的基地,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

  中国和美国有什么冲突,都能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比如抗美援朝,苏联派出空军和装备援助中国,虽然苏联是抗美援朝的受益人之一,但这些援助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中国支持美国黑人运动,东欧和第三世界国家也发文声援,形成一股声讨美国政府的舆论氛围。

  中国的朋友遍天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那时候的中国不怕美国,不论是战场争锋,还是舆论较量,中国都能和美国打的有来有往。

  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紧接着就是第三世界的穷兄弟,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剿,而中国又是刚起步的穷国,没有余力扛起社会主义阵营的大旗。

  于是,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大国只剩一个中国。

  大家可以看一下时间表,银河号事件、轰炸南联盟大使馆、台湾闹独立等事件,都发生在社会主义阵营崩溃以后。

  也是从那时候起,中国在世界上突然成了弱势国家,除了做生意的时候来薅羊毛,基本上没什么朋友。

  尤其是2020年,美国的甩锅大法一发动,全世界都在跟风,偶尔有几个帮中国说话的小国,也被淹没在嘈杂的声音里。

  从本质上来说,在白人构筑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里,本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完美契合的中国,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情况下,美国怎么可能和中国交朋友?

  一时情浓是偶然,分道扬镳是必然。

  资本主义世界类似于汪洋大海,而社会主义中国就是一叶扁舟,他们的野心就是围剿中国一统世界,然后像秃鹫一样趴在尸体上饱餐一顿。

  当年的苏联就是这种结局。

500

  5

  写到这里突然冒出个想法,世界成了现在的样子,都特么是斯大林的锅。

  要不是他让各国共产党放弃武装,社会主义阵营也不至于崩溃的那么快,现在的中国也不至于没朋友。

  不过说这种话也没什么意义,过去的都过去了。

  面对现实吧。

  经过川总的4年折腾,以及2020年的现实教育,我们已经认清世界的真相,放弃和美国交朋友的幻想。

  那面红旗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让红旗变了颜色,川总或者瞌睡乔想来拔旗,那就打断他们伸过来的手。

  总之,苏联的亡国教育没有走远,我们也不会傻乎乎的相信美国的忽悠。

  这次大规模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了。

  三观不合就换人,跟谁过都一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