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宝贝,“四大家鱼”为什么突然减少90%?

长江作为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拥有43000种物种,其中鱼类400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占我国淡水鱼总数的48%。什么是“四大家鱼”?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称为“四大家鱼”,也是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

“四大家鱼”鱼卵鱼苗等早期资源量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90%以上,长江干流的捕捞产量已不足10万吨,相对于全国6900多万吨的渔业产量微乎其微。目前,长江渔业资源已经告急

500

  早上七点,在长江荆州段岸边,渔民李永松,39岁,正在将捕捞回来的鱼运上岸,对于这些渔民来说,7月到8月是收获的季节,可是,近些年的长江鱼量,在迅速的减少,他忙活一晚上捕鱼量也就在20斤左右,而在十几年前一天平均捕捞量在50斤以上。

李永松说,他18岁就开始在长江捕鱼,刚开始那几年,上午捕鱼就够了,下午就得去卖,因为船舱装不下了,白鲢、草鱼都很多,青鱼也经常能捕捞到,后来慢慢就少了。

现在甚至两三天都打不上一条一两斤的鱼,像这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鳙鱼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因为捕鱼赚钱少,他就盘算着放弃了这份“祖业”,外出找份工作,如今同村近一半的渔民选择外出打工。

500

据报道,目前长江干流的捕捞产量已经不足10万,长江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的主要繁殖栖息地和苗种发源地,上世纪70年代,长江中游渔获物中四大家鱼重量占比约为30%。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目前“四大家鱼”早期资源量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90%以上。

 专家介绍,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食物链低,是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和养殖基石,具有不可替代性。如今,淡水养殖产业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鳜鱼、鲇鱼、鮰鱼、黄颡鱼等名优鱼类,都是利用江河里野生原种进行繁育的,而长江里每一种鱼类的消失,都可能导致该品种的养殖业“绝种”。

500

目前,除了“四大家鱼”外,珍稀特有鱼类数量大幅减少,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中华鲟、江豚等极度濒危。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又该如何进行保护呢? 这是一个值得中国所有人深思的问题,更是国家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

贵州省赤水市大荣村支部书记唐永富,也是赤水河支流风溪河的河长,负责日常巡河监管,这几天由于山体塌方造成了河边污水处理厂的损坏,他正抓紧时间协调恢复。

唐永富说,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2011年起,一些村民开始用电捕鱼、炸鱼,破坏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另外,过度捕捞、水体污染和非法采砂等人类活动的加强,造成了赤水河鱼类资源、种群数量明显衰退,很多鱼的捕捞规格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斤以上下降到几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赤水管理站负责人说,近三年赤水市查处的非法捕捞就有42起,涉案人员一百多人。

为缓解“四大家鱼”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趋势,除了禁捕以外,农业农村部还在长江开展了鱼类原种亲本放流,以补充天然繁殖群体数量。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在长江流域划定53个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279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防总也同步开展了促进四大家鱼繁殖的生态调度等措施。

500

首先,这是一个好消息,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了。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彻底解决问题。这与我国这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虽然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忽略的地方,那么高层看不到的地方,这是一大发展漏洞!相信不止是长江的鱼,还有其它的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够详细,在发展的同时,不该忽略这些小问题,因为这些小问题可能在未来就是一大隐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