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老家见闻
双节期间,回老家。见了不少人,发现了不少变化。
DAY1 十一当天下午到家,路上听一起拼车的一个兄弟讲,它们村绝大部分的人家都已经搬迁了,村里只剩下三五户人家。搬迁到县城西边的一片很大的社区里,社区基本都是各个村搬迁来的。搬迁的规则是每户每人25平米,额外再加3000元。不管你原来村里的宅基地有多大。进城上楼后,人们的生计全都自己想办法,打工还是种地,或是做点小买卖什么的,或者无事可做,全靠自己。后来听说,那个社区的治安很乱。距离主城区也很远。听他的语气也是很不爽,一个小县城,加上今年的形势。这种违背自然进程,强行搬迁的事情,基本就是政绩工程,没有给当事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DAY3 进城办事,路过高中的母校,确是一番物非人非的感慨。只有原来几幢比较大的建筑物,比如教学楼,宿舍楼还在,学校周边的环境彻底变了样。原来略显偏僻的地方,现在简直就是商业区了,周边繁华的很。
DAY4 跟亲友聚会,现在县城流行搬到带电梯的楼房里居住。他前两年买的没有楼梯的房子,现在再卖,房价反而不如买进的时候了。想在北部的几栋烂尾楼,环城建的各种楼盘,小县城的房价开始要跌了么? 一直喊得泡沫,会破么?
DAY5 与原来几十年都习惯的两个商业大楼不同,新开的商业大厦,从装饰到环境以及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都更接近大都市的风格。里面1-5楼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紧跟时尚的衣物饰品等,虽然与一二线都市的商业中心还有距离,但很有本地的特色,算是二者的结合物。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原来略显闭塞落后的小县城,已经逐步跟上了都市的潮流。与不远处的两栋老商业楼相互对比,就像两个时代的对比。乘坐公交时,老家人们的朴实与热情,却是所谓大城市里没有的。周边各种各样的街边店铺,让人们的生活非常方便。回家的路上,不禁想到,以后条件许可,也要在老家置办上一套房,以后不是回来生活一段时间也是非常好的。
DAY7 赶在返程高峰前离开,为了躲避拥堵路段,饶了很大一个圈。快到目的地了,还是遇到拥堵,又绕了一个大弯,到家是已是午夜了。
每次回老家,总会勾起很多回忆,开心的,不开心的,平淡的,甚至以为已经遗忘的。也总是会感慨连连,也许这就是中国人,乡情,纵观古今,是每个游子心中永远的结。人,只有时常看看来处,回想起过往,才能不忘初心,向着心中的远方不断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