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新兵训练为何由3个月延长到6个月?
众号“解放军报记者部”(ID:jfjbjzb)9月13日消息,2018年度陆军新兵训练采取“先训后补”新模式,时间将由以往的3个月延长至6个月。微信公众号“老兵到”撰文表示,新训时间延长一倍,新兵格外开心。
这当然是弘扬正能量。但从实际情况看,应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才对。
对于有志军旅献身国防的新兵来说,三个月和六个月差别不大,相反,新兵连更加紧张的生活和训练节奏也有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部队需要,更好地实现人生成长。但对那些来部队还是因为各方做工作动员自己也只想在部队干两年退伍回家的少数新兵来说,延长新训时间,就意味着要流更多的汗、受更多的苦。毕竟,下连后的生活比起新兵连肯定要舒服一点。
不过,无论从部队战斗力建设还是新兵个人成长来说,笔者以为是件值得称道的事。
首先,缩短适应部队时间。就像“解放军报记者部”消息所说的那样,是等新兵成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才补入部队,而不是分到部队以后再成为战斗员。过去新兵训练的3个月时间,主要任务是要把新兵从地方青年变为合格军人,训练内容主要是队列训练,后期才进行一些射击、投弹等基本战术动作。然后就分到部队,由各部队自己组织骨干进行训练。骨干素质不同,训出来的新兵质量自然也就参差不齐。3个月变为6个月,部队只需要对原来的训练方法、组织模式稍作调整,但由此出来的新兵的专业素质尽管会因为个人学习能力高低而有所差别,但总体上,在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肯定会有很大提高。
其次,体现准备打仗的思维。过去,新兵连打基础,下连队学专业,使人在神经上容易产生一种分阶段的松弛感。这种松弛感在和平年代日久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些惰性和陋习。同时,由各连队自己组织骨干带训新兵,也牵扯和分散了连队训练的精力。碰上一些个人素质好的新兵还好,如果碰上学习和反应都比较慢的新兵,那可能真是要把带兵班长给累死,就像史今和许三多那样。因为下了连,就是你的兵,他的每一项成绩,都影响着连队训练总体水平的。反过来,现在实行“先训后补”,连队接手的是一个各方面基本合格的兵,不需要再在新兵身上开小灶,而是可以直接跟大部队训练。这就可以使部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训练上。从而更清晰的表明,训练的事有人管了,部队尤其是一线连队主要精力就放在准备打仗方面好了。
第三,对新兵个人有好处。现在入伍这批新兵,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要适应部队的快节奏和令行禁止的生活,要更困难一些。比如,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仅45.5%的中国青少年体重处于正常范围,23.1%的青少年体重过轻,另有16.8%的青少年已经超重或达到肥胖状态。而体重过轻的青少年在15岁以下居多,占24%左右。不吃早饭、吃夜宵、长期坐卧打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是这一问题的根源。这些习惯与部队的生活当然是格格不入的。过去讲,家长把孩子送进部队,希望部队这个大熔炉能帮助孩子成长,主要是从思想品德意义上。现在,送孩子进部队,至少,能帮很多孩子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改掉这些习惯,三个月显然有点短,加上有的新兵如果分到院校、干休所等后勤单位,管理相对较松,那么前面三个月的努力很有可能白费了。6个月的时间,从塑造习惯来讲,基本上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