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武装冲突的前世今生

500

亚美尼亚人的命很苦

亚美尼亚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西邻土耳其,北邻格鲁吉亚,东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首都埃里温,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06万,2020年人均GDP4622美元,宗教信仰为基督教。亚美尼亚的酿酒与旅游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亚美尼亚人自古典时代起就立足于高加索以南的山麓之间,建立了统一的亚美尼亚王国,将自己变为跨域地区的霸主。但在更多时间里,他们都是被强邻压制与侵略的对象,作为一个民族,为了生存繁衍,他们不得不依附于罗马人、波斯人、蒙古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

公元前5世纪,亚美尼亚族基本形成;公元前4世纪,亚美尼亚从波斯的一个省变成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190年开始,亚美尼亚王国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疆域从当代的里海、地中海一带一直绵延到埃及。

公元224年,波斯萨珊王朝统治亚美尼亚,波斯人推行拜火教,301年,亚美尼亚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国家。405年,亚美尼亚字母被发明。

公元680年,阿拉伯人入侵亚美尼亚,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伊斯兰教,但没有成功。

公元1000年左右,亚美尼亚再次被塞尔柱土耳其和拜占庭帝国所夹击;1064年,亚美尼亚被东罗马所征服;1071年,东罗马拜占庭的统治结束,塞尔柱土耳其人开始统治亚美尼亚。1220年左右以后,亚美尼亚又被西侵的蒙古所统治。

公元1454年,在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后不久,亚美尼亚也失去主权,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

1915年至1918年间,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因为害怕亚美尼亚人叛乱,对居住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大屠杀,估计死亡人数高低不等,少则接近100万,高则达150万。此外数以万计的亚美尼亚人被迫流亡海外。

1918年5月28日,亚美尼亚从奥斯曼土耳其独立,但西亚美尼亚被土耳其夺回。1920年11月29日亚美尼亚建立苏维埃政权,宣布成为一个苏维埃国家,并于1922年12月加入苏联。1936年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苏联1991年崩溃后,亚美尼亚在1991年9月23日独立,并于12月21日加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目前,亚美尼亚正在寻求加入欧盟。

阿塞拜疆人天赋很好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首都巴库。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2020年人均GDP4793 美元,2015年石油价格高涨时,人均GDP曾达7891美元。宗教信仰为伊斯兰教。主要经济支柱为石油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食品等。

500

公元前9世纪,阿塞拜疆人先祖在此定居,后被古伊朗米底王国控制。公元前6世纪起,波斯帝国开始统治了该区域。

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族基本形成。 11~14世纪突厥人、蒙古人入侵。16~18世纪归属伊朗。18世纪中叶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封建制国家。从18世纪开始,俄罗斯实施南进政策,开始与伊朗争夺该地区领土,19世纪北部并入俄罗斯帝国。

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36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2月6日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宣布独立。

对比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自然条件,亚美尼亚是个面积很小的高山内陆国家,全国面积九成以上海拔在1千米以上,只有首都埃里温所在的地区海拔较低,海拔最低处有850米;亚美尼亚的水资源也不丰富,境内仅有面积1360平方公里的塞凡湖供应着亚美尼亚人的饮水,不像阿塞拜疆境内河流纵横。阿塞拜疆也是内陆国,但阿塞拜疆怀抱世界上面积最大的38万平方公里湖泊里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而且拥有巨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此外,8.66万平方公里的阿塞拜疆,中南部是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区,这还没包括里海沿岸的低地。

无论从自然条件、人口还是经济基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阿塞拜疆都远胜亚美尼亚一筹。阿塞拜疆在苏联时期就是和俄罗斯一起属于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

相邻阋墙,势如水火,都是大国惹的祸

作为高加索两个相邻国家,虽说亚美尼亚形成国家的历史要比阿塞拜疆早,但细细推究起来,其实二者从祖先人种以及先辈的生活轨迹看,实则应该是一家,难以分出你我。因为早期的亚美尼亚人建立的亚美尼亚王国统治领地就包括阿塞拜疆。

第一次分野发生在公元3世纪,波斯人统治了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 当波斯人推行拜火教时,亚美尼亚人西边是罗马统治领地,因此受罗马人影响信奉了基督教,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国家。到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该地区时,阿塞拜疆成为了伊斯兰教国家,而亚美尼亚人并没有改变信仰。从此,两国走上了不同的文明信仰之路。

第二次分野发生在土耳其人于公元1453年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通过扩张占领了亚美尼亚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战期间,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因为害怕亚美尼亚人投向敌对的协约国俄、英、法等国阵营,对居住在帝国控制区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大屠杀。阿塞拜疆人则接受伊朗人的统治一直到18世纪,18世纪后俄罗斯南下战胜伊朗,将阿塞拜疆逐步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

真正让相邻两国水火不容的是,是因为著名的纳格尔诺——卡拉巴赫问题(简称纳卡)。纳卡地区面积4388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早在沙俄势力到来之前,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就为这一地区的归属明争暗斗。沙俄在19世纪初期并吞高加索地区后,对同为基督教的亚美尼亚更为偏袒,加剧了民族矛盾。

俄国经过1917年的10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后,苏联于1920到1921年,不到两年就控制了整个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均加入了苏联,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部分。斯大林为了贯彻分而治之策略,将已经是亚美尼亚管辖范围的纳卡地区又改划为阿塞拜疆一个自治区,但纳卡地区的居民内心是倾向于同为一个信仰的亚美尼亚的。

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时期,倡导公开性,苏联民族矛盾逐渐尖锐。因为威信下降,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为争夺纳卡地区,于1988年2月爆发了战争,期间经过了亚美尼亚大地震、苏联解体和两国独立,最终双方停火,造成3万多人死亡,更多人无家可归,纳卡地区形成事实上的独立。

1994年5月,两国在比什凯克签署了一项俄罗斯斡旋的停火协定,同意停止敌对行动,为和平解决冲突而努力。然而,自停火以来,谈判以及第三方调停一直是无效的。

2016年4月,双方再次爆发“4日战争”,双方共有230名军人和平民死亡。后来在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两国矛盾有所缓解。

500

近年来,纳卡地区局势有所恶化。双方领导人为了应对国内反对派挑战,通过对外宣示强硬,刺激国内民主主义情绪,以巩固自己支持率。亚美尼亚领导人多次到纳卡地区活动,发表刺激性高亢言论,并运送大量武器给该地区;而阿塞拜疆领导人则发表“反击亚美尼亚侵略”“消灭国内分离主义势力”“准备开战”等战争言论进行回击。

在两国为纳卡地区争端的背后,是大国土耳其在背后的极力鼓捣搓火。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不共戴天,在他们两国争端中自然偏袒阿塞拜疆;而俄罗斯对亚美尼亚却多有偏爱庇护,造成事实上的两个阵营。

目前,发生在今年9月的冲突双方已经动用了直升机、无人机和坦克,据称已经有16人战死,100多人受伤。

对于这场已经有百余年的领土纠葛,这次双方的再次冲突,不会是结束,只会是下一次冲突的开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