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巨型塑像立起来,莫迪离“文化胜利”还有多少奇迹?

标题是文明玩家的恶趣味,看不懂也不要紧,总之你知道莫迪正在修建当前世界最大塑像和未来世界最大塑像就好。

印度"世界最高塑像"将完工 比自由女神像高一倍多

据外媒报道,印度即将建成一座号称“全球最高”的塑像,而另一座更高的塑像则即将开工。这两座塑像都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一倍多。

据报道,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建在讷尔默达河道一个水坝上的“团结塑像”工程经过三年多后已进入尾声,预定今年10月完工。这座塑像高182米,印度政府建造此它是为了纪念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帕特尔(Sardar Patel)。

https://news.163.com/18/0904/09/DQRN7FC00001899N.html

同时,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地方政府也计划在首府孟买附近一人工岛上积极兴建一座超级大塑像,要争夺“全球最高雕像”的头衔。

这座塑像的基石也是莫迪在2016年奠定的,建造它是为了纪念印度17世纪君主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塑像原本规划高98米,但地方政府为争“世界第一”,将塑像的高度提升至212米。

帕特尔是古吉拉特邦农村出身的印度四大开国领袖、国大党创始人之一,与尼赫鲁并称甘地左右手。君主希瓦吉因为对莫卧儿帝国、英法葡殖民者的反抗,被视为印度独立运动的民族先驱者。

从历史阶段来看,修巨型纪念式雕像来增强国家自信心,是电影和现代宣传技术普及之前的手段。在好莱坞乃至宝莱坞欣欣向荣的今天,莫迪还用这套手段凝聚人心,那就得干点比前人更厉害的工程。

500

就是这种感觉

1超级巨像

182米高的巨像是什么概念?胡夫金字塔现在的高度是136.5米,勉强到帕特尔巨像胸口。而金字塔下大上,视觉冲击比挺拔的塑像要差一个数量级。

500

“团结塑像”效果图

把这尊塑像放到世界塑像排行榜里,可以体会到它的不凡:

500

“团结塑像”与其它巨像对比

剪影也提醒我们,排行榜中的巨像,除了这尊帕特尔像外都是神像。莫迪的巨像堪称世俗世界的神迹。

从修建模式来看,莫迪的工程计划也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2010年10月7日,印度官方首次表态有建设帕特尔巨像的意向,就向宗教募集香火钱的模式学习,在全印度设置了36个办事处,向70万个村庄号召为神像捐铁,每个村分配的指标是1公斤。以制造“与神同在”的心理作用。

实际上由于农具铁品质参差不齐,收上来的废铁根本无法用于大尺度结构体,只能作为非结构材料利用,其价值甚至无法冲抵募捐动员的成本。但不论如何,用这种宣传方式,人民党在数年间成功让全印度人民都获悉,在西边的古吉拉特邦有这么一个代表“印度民族”的超级“神像”工程。

从技术角度说,这么大的塑像是一个超高层建筑工程。印度人选在开阔的河谷地貌修巨像,首先要为该巨像构筑河中岛平台,然后修筑一条专用引桥。施工细节如下:

500

巨像核心筒及引桥,2018年1月工程现场

500

吊装金属面板(幕墙)

在平面图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巨像的两条腿实际上是两个钢筋混凝土筒,内设电梯、楼梯与管井的,并在上部合二为一:

500

“团结塑像”平面

500

莫名想起熟悉的台词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建筑材料是在中国生产并装配的,这么大的工程,就算是印度民族主义的象征,要避开中国人也很难:

500

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半年度报告

从中国公司的描述看,雕像高度调整过好几轮,当时标书的高度还是157米,为了刷世界纪录,印度人没少折腾承包商。

2镇水神兽

巨像工程选址也别有寓意。

500

“团结雕像”与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坝位置

在巨像以东偏南方向,约3公里左右的位置,是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坝。这座水电站坝体虽然不算高,算上基础只有163米,但总控制流域面积达到8.8万平方公里,总库容达到9.5立方公里,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对印度来说,这是他们的“三峡工程”(正版三峡工程2250万千瓦)。“团结塑像”让帕特尔面(致)向(敬)这一“超级”工程。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开国领袖和人民共进退,用自己的身躯担保大坝的安全。

500

望向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坝的“帕特尔

这座水电站修得并不容易。

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坝位于纳尔默达河上,古吉拉特邦境内临近中央邦边界处。纳尔默达河自东向西流入坎贝湾,全长1310公里,水系发达但利用率偏低。为有效利用该流域水资源,印度从1947年独立之初,就仔细规划萨尔达尔萨罗瓦尔调水工程。由于该工程涉及古吉拉特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与拉贾斯坦邦等4个邦,为协调邦际矛盾,还专门成立了纳尔默达法庭。1979年,纳尔默达法庭做出了最终裁决,确定了工程细节,并于1987年动工。

然而,由于大规模蓄水会导致上游沿岸农田淹没,大量村民需要搬迁,于是引发了一系列抗议活动,还被拍成了不少电影。比如,1995年有一部纪录片《拯救纳尔默达运动》,寻求社会和环境正义,获得了印度1996年最佳纪录片电影奖;2002年还有一部纪录片《淹没》,讲述了一个家庭决定留在家里淹死,而不为大坝搬迁。有的作家甚至将大坝与核武器相比,称“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政府用来控制人民的武器”。

地主、小农捍卫土地,文艺工作者两面煽情,导致这项原本能惠及4000万人口的水利工程一拖再拖,直到2017年9月17日,大坝才在莫迪主持的开幕式下正式启用。

和塑像高度不断变化一样,大坝的高度也在漫长的修建过程中不断调整,

1999年2月,印度最高法院批准坝体从80米提升到88米,次年又批准到90米;2002年5月,纳尔默达管理局批准将坝体高度增至95米,两年后又批准到110.64米,再过两年又放宽到121.92米;2014年,纳尔默达管理局批准到138.68米,三年后,在工程最后收尾阶段,才批准到163米。

虽然不太懂水利,但看到最后又l临时增加几十米坝高,顿时也觉得需要修个雕像“”一下龙王了。


3帕特尔是谁

从莫迪的角度来说,在大坝对面立一尊帕特尔巨像,也是为了夺回印度政治形象工程的“平衡”。因为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大坝虽然是是莫迪的政治面子、是古吉拉特邦骄傲,但它的奠基人是尼赫鲁——莫迪所属政治势力的对头。所以必须让自己一方的标志性人物站在对面。

这个帕特尔到底是谁呢?

印度人通常在瓦拉卜巴伊·帕特尔(Vallabhbhai Patel)名字前面加上萨达尔(Sardar)作为称呼,萨达尔在印度多地语言中都有领袖的意思,类似于我们称”X主席”。帕特尔是印度现代史上的核心人物。

帕特尔生于1875年英占时期,他原本计划攒钱去英国学习法律。通过自学读书,帕特尔逐渐在当地成为小有名气的律师,当攒够钱准备去英国时,家族中的兄长找到他,以兄长优于弟弟的传统,要走了这笔钱,“替”他去英国读书。等到帕特尔再次攒够钱去英国留学,他已经36岁。

500

穿着英式服装的青年律师帕特尔

留学归国后的帕特尔成了艾哈迈达巴德市的卫生专员。起初他对政治并无兴趣,但随着甘地政治活动的影响,帕特尔步入了政治舞台,并于1917年9月在博尔萨德发表演讲,鼓励各地联名签署甘地请愿书,要求苏瓦拉从英联邦中独立。10月,帕特尔在古吉拉特邦政治会议上会见了甘地,并成为古吉拉特邦萨博哈机构(国民议会古邦部队前身)的秘书。在甘地鼓舞下,帕特尔积极为反殖民奴役,以及屠杀援救而工作。随后他在政治运动中越走越远。

此后,帕特尔在古吉拉特邦开展了一系列政治动员工作,走遍一个个村庄,鼓动村民拒绝向殖民政府交税,掀起了整个邦的反抗浪潮。1920年,帕特尔赢得古吉拉特邦大选,成为新成立的古吉拉特邦邦级国会主席。随着参与甘地非合作运动,帕特尔丢掉了以往的英式服装,穿上了传统服饰。在20年代,帕特尔数次当选艾哈迈达巴德市的市政主管,为当地电力、给排水、卫生、教育、抗灾等基础设施建设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在20年代末古吉拉特邦陷入灾荒后,帕特尔号召全邦抵制交税,最终被警方逮捕并秘密宣判,不久后甘地也被捕。帕特尔的被捕在古吉拉特邦掀起巨大抗税浪潮,殖民政府当局被迫释放了帕特尔与甘地。在甘地-欧文协定签署后,1931年的卡拉奇会议上,帕特尔当选为国会主席,并组织将没收土地归还古吉拉特邦农民。伦敦圆桌会议失败后,1932年1月,帕特尔与甘地再次被捕入狱。甘地与帕特尔在狱中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1934年7月获释后,帕特尔在全印度组织国会选举工作。但由于出身于古吉拉特有特殊地位的种姓家族,以及受到英国文化影响,帕特尔支持以大资本与地主为阶级依托的制度体系,并在1936年国会大会上与尼赫鲁发生冲突,反对通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声明。

二战爆发后,帕特尔对尼赫鲁撤销各级议会,推进国家一体化表示支持,而这与甘地的政治主张相反。甘地在二战中以反战名义拒绝支持英国,帕特尔再次跟随甘地参与了“退出印度运动”这一著名政治运动,并于1940年后两次入狱。

1945年6月,帕特尔出狱后意识到英国正在准备放弃在印度的殖民权力。在之后的印度独立过程中,作为第一副总理与总理尼赫鲁共同领导国家。由于反对尼赫鲁在民族、土地、资本等问题方面的左翼政治路线,帕特尔几度向甘地表示想要卸任,1948年1月30日,甘地专程拜访帕特尔,挽留其继续在政府中任职。结束会面后,甘地刚出门就被刺杀。

500

帕特尔与甘地,20世纪40年代

甘地死在眼前对帕特尔打击非常大,而次年他女儿又坠机身亡,帕特尔在精神打击下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于1950年病故。

帕特尔参加反殖民运动早,死得早,没机会落实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声望非常高。然而,从执政方向上说,帕特尔依托大资本家与地主,反对尼赫鲁工业资本国家化与土改,是典型的贵族反动政治。而甘地又是个文化工作者,缺乏执政素养,对帕特尔的具体政策并不激烈反对。这两个人相继死掉,留下相对正常的尼赫鲁执掌国家,这也算印度人民在不幸中的幸运。

莫迪作为人民党领袖,需要为反对国大党寻找政治依托,而与尼赫鲁有矛盾,自己声望也不错的帕特尔因此被选中。不过仅仅绑定一个开国领袖,还不是莫迪修建超级塑像的全部目的。事实上,更庞大的帕特尔高种姓群体,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地方势力,也是莫迪急需巩固的财源和票仓。

2015年,古吉拉特邦帕特尔高种姓群体曾爆发一次大规模抗议事件,针对政府对贱民的就业福利政策,对莫迪政府表示不满,而这些人曾经是莫迪的铁票仓:

印度总理莫迪老家50万高种姓者骚乱致上百人伤亡 军警镇压

印度总理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25日爆发的骚乱仍在发酵,50万人的打砸抢烧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印度政府已派遣大批军警进驻,实施宵禁断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次骚乱的参与者以高种姓的帕特尔人为主体,理由竟是不满政府对穷人的政策支持。实际上,帕特尔人长期以来都是莫迪的坚定支持者,这次大规模抗议,正是帕特尔人在古吉拉特邦强大势力的体现,更有批评者称,这也是莫迪的人民党长期奉行宗教、种族主义政策的后果。

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5_08_28_332226.shtml

帕特尔(Patel)来自于“patedar”,意为“由王子命名的跟踪记录庄稼的管理员”,“pat”意为一块土地。帕特尔本身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地位并不算高,在历史上只相当于村长。但受益于英国殖民者的土地改革,帕特尔人在近代迅速积累起财富,并成为古吉拉特邦地区建筑、化工、制药等行业的执掌者。

帕特尔人在全球范围的印度裔群体中,都代表了财富与消费能力。印度有个段子说,印度人去美国可以在任何地方免费登机——只需要查看当地电话簿并打给帕特尔人。虽然段子很无脑,但无疑可以衬托出帕特尔人在印度社会中的财富地位。

这都是莫迪需要积极笼络的政治资本。给他们的代表人物立一个像,算是很便宜的投资。

4下一个奇迹

但帕特尔作为政治标签,还远不足以支持莫迪重构现代民族主义。莫迪在常年执政中,强化印度教与穆斯林对立情绪来巩固支持率,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期间坐实甚至默许对穆斯林的屠杀,眼下还要将宗教-民族仇恨的战火染遍全印度。为了渲染仇恨气氛,莫迪还需要来自历史人物的反穆斯林标签——而帕特尔是主张民族融合,善待穆斯林的。

所以,在帕特尔巨像之后,莫迪还得修一个更高的奇迹。

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历史人物,反抗莫卧儿穆斯林的马拉塔王国国王希瓦吉(1627-1680)因此入选。希瓦吉也是古吉拉特邦南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历史传奇人物。希瓦吉与莫卧儿王朝的奥朗则布出于同一统治时期,曾一度开疆扩土,将莫卧儿王朝在南部德干高原地区分封的苏丹国打崩,建立了覆盖南部印度的统一王朝,是南印度征服者。然而在奥朗则布大举南下后,希瓦吉在难以力敌的情况下,与莫卧儿王朝和谈。希瓦吉死后,奥朗则布余生都在德干高原上进行征伐,仍然无法平定南方战乱。希瓦吉虽然没能完成推翻莫卧儿王朝的壮举,但他却为莫卧儿王朝退出南印度奠定了历史基础。

500

传说中下一个巨像的剪影,暂无法证实(但愿不是真的)

因此,莫迪在塑造现代印度民族神话时,要把希瓦吉树立成一个“无法被征服”的印度形象。

 

500

莫迪祭拜希瓦吉

莫迪不满于印度当前联邦式制度,一心想要构建一个强力的大政府,以贯彻其施政政策。而从殖民史中走出的松散印度联邦,既无大政府制度惯性,又缺乏统一共同体想象,莫迪划掉了阶级斗争、国家主义等选项,从最保守的宗教出发,用宗教信仰划分民族,而且以血淋淋的民族仇恨手段重构民族主义。

莫迪树立的最后一个巨像,可能就是扛着核弹的甘地了。

500

(作者:高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