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中医学生写小说《中医许阳》科普一些中医知识

500

最近起点都市区新上架了一个小说《中医许阳》,作者保证都是用真的医案作为素材串联剧情去写书,主角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因为用李可的破格救心汤里的大剂量附子方案去在堵车时救人,没成功死了,然后闹了纠纷,自以为被开除并吊销执照了,受创之后跑到小县城的小诊所里当了个非法行医的医生,开局够惨(但后来其老师找到他说没有吊销其执照,只是开除)……

之后就是作者开挂,遇到一个能搞时空传送的中医继承系统,每次遭遇什么不会治的病,只要他能在往上做一些宣传,为中医扭转一些负面印象,就能把他传送到70年代左右的时间,跟着当时还存活的一些被国家组织起来的老中医专家跟着学习一些知识。

话说这设定有点怪,都有时空穿梭这种高科技了还送人去近代培训干嘛,直接上TMT热成像热备,告诉他怎么用来通过器械弥补王振能力不足不就行了~~

丁香医生上都有人提过这类设备: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2227164?dn=9

500

(不过听说这设备能分析出心阳虚,但是否是心气虚无法进一步确定。)

言归正传,随着剧情推进作者也会顺道科普一些中医界的成就,如:

金花清感颗粒在禽流感流行时做过对照试验,空白组平均发烧26小时,磷酸奥司他韦发烧20个小时(也有说19小时的),金花清感颗粒发烧16个小时,两个药一起用发烧15个小时,搜了一下有相关新闻,但不知道论文出自哪里?

https://m.gmw.cn/2020-02/19/content_33570703.htm

另外据说新冠期间有102例对照,说用这个颗粒减少了3分之2转重症几率,退烧时间缩短了1.5天,可惜发消息的记者依然没提供论文链接:

https://tech.ifeng.com/c/7v8Hni1HJXZ

不过,作者却以旁白的形式说,甲流时金华清感颗粒能胜过达菲是运气好,H1N1感染后发热的多,所以对证的多,用清凉药就好;别的感冒如果是受寒的多,就要用辛温解表药,这个药就不见得能胜过达菲,但西医不承认感冒可能有不同症状,对中医的子分类不认可,那么就没法做实验;或者做实验了人家也认为是伪科学实验。

也是,胃肠型感冒藿香正气液的双盲实验,知乎就有人说是主观感受,症状缩短时间不算数……

藿香正气方治疗胃肠型感冒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08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ZY201708012.htm

抱歉又跑题了,我思维跳跃太厉害。

————

小说中批评了一些自己胡乱吃药补肾的错误操作,如:

【脉象为沉细无力之脉,沉脉主里证,细脉主虚亦主湿。《频湖脉学》中云‘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又云‘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刚才查你寸关尺三部,尤以左手尺部为细。左尺细,主证泄痢、遗、精。”

  是细小无力之脉,主证脾肾阳虚气虚,症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泄泻、阳、痿、腰膝酸软等。

舌象为舌质淡嫩紫,舌苔薄白,症见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精神疲乏!

两颊颧骨附近为肾区,气色灰暗、灰褐,主长期房事劳伤。

眼睑晦暗多属肾虚。

人中灰暗失荣,无光泽,主肾气虚寒,多见于阳、痿。】

(这些是肾阳虚的“证”,但是很多人一有这些问题,就自己随便去吃六味地黄丸了,那是改善肾阴虚的,吃反了。)

【肾阳虚呢,是吃桂附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的。不过也不能把桂附地黄丸简单局限在肾阳虚上,不说你们,现在许多中医都会犯这个错误。

其实桂附地黄丸是主治虚劳的,桂、附二位药虽然是大热之药,但地黄丸却是滋阴的,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也叫崔氏八味丸的方子,因其出自《金匮要略》,所以后世医家称其为金匮肾气丸。

我们现在能买到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并不是原来的古方,它多加了两味行水的药。其实桂附地黄丸才是原来的古方,一共有八味药。宋代名医钱乙化裁其中桂、附二味药,只剩六味,所以叫六味地黄丸。

其实最开始六味地黄丸是儿科用药,后来被现在商家不停宣传,都以为是补肾神药,可不辩证地去吃,怎么会有效果?

至于桂附地黄丸,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将其总结适应为‘虚劳不足,大渴欲饮水,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这都是虚劳之证,并不单纯是阳虚。

所以有腰酸、疲乏;小便异常,或次数过多,或者小便不利都可以用这个药。而往往这些患者也会有多汗、盗汗、鼻衄、气短等表现,腹痛、腹泻也会常见。

有些中老年人,有前列腺疾病,小便不利,又经常会腰疼。同时也会有腹泻的表现,去查肠镜也是查不出什么来的。

甚至有些患者还经常会口腔溃疡,因为中老年人更容易虚劳,也更容易肾气不固。其实吃些桂附地黄丸,就能诸症皆消了。

包括我们治糖尿病,中医叫消渴,也会用到这个药,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糖尿病,就去吃这个药,那又错了。

消渴,有上消,中消和下消之分。你上饮一斗,下溲一斗,肾气不固,为下消,才应该用这个药,中医一定要辩证论治,因为经常会出现同症异证的情况,同样的症状,却是不同的病机。如果拿西医的病名来套中医的药方,那就更加会错上天了。】

————

后面对于肾阳虚可以吃的中成药还有补充:

【导致痿病的原因有很多,命门火衰自然是最大的一种,但这些人一般是年轻人手欲过度,或者早婚,或者纵欲过度,时间长了,耗损过大,导致命门火衰。

一天到晚说腰疼,面色胱白,枯萎没有荣光。头晕耳鸣,有些还有后脑作痛,神情疲倦,怕冷畏寒手脚发冷,腰膝酸软,夜尿清长且多等症状。

这些才是命门火衰,才应该要补肾填精,可以用一些桂附地黄丸或五子衍宗丸。但是临床可能还会有别的病因,我们也会调整用药的。】

————

又如湿热下注导致的阳痿:

【按之濡数,沉取弦数且急。

《金匮要略》中说弦数者多热。数脉主热证,弦脉可主肝病,那还是肝经有热啊。

濡脉多主气血虚微,如果阴虚失血,崩中漏下,自汗*精。另外脾虚湿盛,慢性腹泻也可出现濡脉。所以虚和湿都可见濡脉。

既然濡脉可见于湿盛,数脉又是主热证,濡数之脉可主湿热之证。

综合起来看,就是肝经湿热,湿热下注了,湿热蕴结不解,所以下焦宗筋迟缓,所以才痿而不起,或者软而无力。还会有小溲炽热,一身无力等症状。】

患者在吃中医开的清肝泄热,利湿通阳的药(可惜没细说药方)之外,不遵医嘱,如不要过食荤腥,不要饮酒,不要过食辛辣,不要吃各种滋补之物等等……跑去吃狗肉、狗鞭、腰子之类的十全大补锅,热上加热,症状就会加重。

如果吃腰子就能不腰子,吃狗鞭就能补阳痿,傻子也能当中医,还要辛苦学习医书做什么~~

————

这些内容挺有意思的。然后经痛也不止吃四物汤或只用少腹逐瘀汤一个疗法,刚开始的剧情里就有人吃了好,一个月后反弹,因为【不是寒凝血瘀,而是脾虚宫寒,气虚而滞则血瘀。】

【方用少腹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气滞郁结和水湿困顿则宜去六君子中的白术与甘草;大便秘结,则加大黄、焦槟榔与消痞散。】

————

说实话这些文言文的部分看不懂,不过作者说在真实医案里,以前反复发的病,用药正确后,应该一剂就能知道是否对症(明确是好转还是恶化),两剂就有显著好转,小病两剂就治好了。不过作者写的治经痛的医案还是开了5剂(5包药,每天煮两次估计是喝10次。和东汉时期的一剂只煮一次并不一样,不同时期的药方煮法不同,有的东汉时期的治疗中风的药方只煮一次的,可能是获取最大药物浓度的?后来则是煮两次或多次,混合搅拌后再分开两次喝的)……

李时珍说古(东汉,考古发现是15.625克)之一两今之一钱(明朝3.25克)可也,其实有问题,少量多次煮虽然省钱,但药物浓度太低可能也就疗效微弱了。

————

作者介绍的李可在救难治性心衰时都是突破药典剂量用附子的,不是每天9克,而是30克甚至60克的,其他医院实验对重症患者确实可以这样用(下面两个是论文):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a1a89c49bc6bff8008b43345ca41edd7318947a18e7f9386.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ac7819e92cc58bd63186bd38.html

李可在广东搞的中医经典科又被称之为中医ICU,抢救过2000多人:

https://www.iiyi.com/d-19-39538.html

据说10%是西医ICU放弃的,剩下的是付不起十几万抢救费的,但李可用的附子多时能达到200克到600克/天也是很吓人的,某些年纪很大的人似乎也只有四成到七成救活的概率?也不是保证能存活,但成本似乎就是几百元,所以负担得起的人更多(好像新农合是不会报销特别贵的药物的?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没有新农合?)……

————

剩下的一些治疗罕见病时延长寿命,或者治好的医案故事我就不转载了,否则就变成盗版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起点看。现实题材小说很少见的。

作者为了避免被质疑是抄古书上不可验证的传说,似乎都在尽量找近代、当代的医案,起码是70年以后的,往往是有西医诊断记录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