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版孟晚舟被困美国五年,究竟犯了什么错?(上)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主播,冬晓。美国对华技术封锁非常严格,除了制裁国内高科技企业,还逮捕了中国专家。9月1日,天津大学教授张浩,被美国加州联邦法院裁定,以窃取商业机密罪、经济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赔偿330万人民币。一个中国学者,为什么会受到美国法院的审判呢?

张浩今年41岁,年轻的时候曾在美国留学工作,2009年回到国内,在天津大学任教。他从事的专业是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研究,也被叫作FBAR技术,该技术可以用来处理无线信号,类似于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留下有用信号,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张浩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已经是该专业的领头羊。

2015年,FBI钓鱼执法,邀请张浩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在洛杉矶机场,将他逮捕,理由是,窃取美国高科技,帮助中国大学和国有企业。回国之前,张浩曾在美国“思佳讯”通信公司担任FBAR技术工程师。2009年离职的时候,该公司将FBAR业务出售给了另一家美国企业“安华高”,也就是现在的博通。安华高在FBAR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早,90年代就投入资金研发。这也奠定了它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该公司FBAR产品,号称“提款机”,始终供不应求。

张浩回国后,继续FBAR技术研究,不断改善其性能,与同事一起,获得200多项专利,其中还包括在美国申请的。2011年,在天津大学的帮助下,张浩和其他几名留学归国人员,成立诺思微系统公司,这是国内第一家生产FBAR滤波器的企业。

这下子,美国安华高公司就坐不住了,中国市场这么大一块蛋糕,眼看着就要被别人切割了。2011年,该公司的高管到深圳开会,并借此机会,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来到天津大学,参观了张浩的实验室,提出一起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还表示愿意给诺思微系统公司注资,提供科研经费。可等到他们回美国后,立即就向FBI提交了一份报告,内容称“中国天津大学完全复制了安华高的滤波芯片生产线”,请求FBI介入调查。

美方给张浩扣上间谍帽子,还有另一个重要证据。一位名叫詹姆斯•马尔韦农的专家发布报告称,张浩供职的天津大学和诺思公司都是“中国政府机构”,理由是,天津大学隶属于中国教育部,而教育部掌握中国大学经费的发放。诺思是与天津大学合资成立的,也是中国政府的分支机构。马尔韦农对中国的理解就是这样简单。有趣的是,马尔韦农曾在1991年到中国留学一年,还写过一本书,《中国经济间谍活动:科技获取和军队现代化》。

2010年,纽约时报曾报道说,两所中国学校和网络黑客攻击有关,上海交通大学和蓝翔职业技术学校。内容称,蓝翔是军方支持的技术培训机构,培养电脑工程师。文中还特别提到马尔韦农,把他描述为中国军事问题专家,还引用他的观点“蓝翔技校是攻击美国网络的黑客基地”。实际上,该学校是一所传授烹饪技术、教授挖掘机的培训机构。

原本在FBI的抓捕名单上有六个人,张浩位列第二。如果他和其他5个人一样,不去美国,那即便受到美国司法调查,也不会被起诉、逮捕。被FBI设套抓捕后,案件一直处于停摆状态,迟迟没有审理,一拖就是五年,根本看不到回国的希望。法官只允许他在北加州活动,出门必须佩戴电子监控设备,定期向法官报告。这样的遭遇听起来似曾相识,加拿大法院也是这样干的。张浩的妻子曾透露,她前去美国探望的时候,经常遭遇偏见,在过海关的时候,被问道“你是不是华为的”。

今年9月,张浩的案件终于开庭审理,美国司法部检查官办公室的文件显示,张浩被判经济间谍罪、盗取贸易机密罪,建议将他送进加州一个安全级别最低的监狱。检察官的判断出发点是,保护硅谷的知识财产权。这次审判没有陪审团参加,在英美法系里,陪审团由普通民众组成,监督司法权,保障公正性。

安华高公司提供给美国法庭的关键证据,是张浩邮箱里的十几封邮件,但令人疑惑的是,这些邮件储存在天津大学服务器里面,美方是怎么获得的呢?据有关报道,提交给法院的邮件内容,似乎还被人为编辑、修改过。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浩的辩护律师进行了“损害控制”辩护,承认了检方的要点,也就是说,张浩有窃取技术的嫌疑。律师还承认这些提供给法庭的邮件,确实涉及商业机密。

美国司法部公开称:“中国的诺思微系统公司偷窃美国的技术,在全球的手机射频滤波器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北加州检查总长还表示:“一个自由的国家自然是创新的,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具创新能力,没有自由的国家无法与我们的创新相提并论”。可是,2016年,诺思的技术人员拆解了一台苹果手机,发现里面的滤波芯片使用了中国专利,而这款芯片恰恰是安华高生产的。

根据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张浩以后发表的论文,如果与FBAR技术相关,必须要得到美国安华高公司的同意。可是,这种类型的信号滤波技术,学校里使用的教科书上都有涉及,公共知识并不能等同于商业机密,况且,该技术在通讯、电子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很多,不只张浩一人。

“间谍”有着统一的标准,就是行为隐蔽。张浩从辞职,到回国任教、再到组建公司都是公开的,即使陷入官司,也是知识产权纠纷,怎么就突然变成“间谍”了?2011年,中美两家公司曾就专利问题交涉过,双方都有电子邮件往来,本来是商业纠纷,可美国法院选择性眼盲,在起诉书上,反复强调FBAR技术的军事用途,但又并未指出,用在了哪个军事领域,而且千方百计地把一家普通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往政府方向生拉硬套。

张浩的案件,并非特例,近几年,麦卡锡主义幽灵又在美国重现人间,一批与中国有联系的科学家,都遭到审查,这里面不仅有华人、还有白人。这些详情,我们将在下期节目讲述。

500

好了,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请给我个一键三连,或者是轻轻点个赞。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