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教材,我要哔哔几句

第一个,国内国外教学要求不一样。

国内多数课程往往一本教材都讲不完,国外如果是做小课题授课的,会让看好几本书。

也就是基础的阅读要求不同。

第二个,看学科的理论化程度。理论程度高的学科往往过于抽象,厚不起来,更需要的是不同思路的证明和讨论。

比如理论数学之类的,多数时间都在做题,一天只做出一道题的痛苦不提了。

第三个,不谈书籍价格是耍流氓。

本人接触非本专业的教材,势必要先看基本专业课基础课的教材和学科史。

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是马哲分析思路的,往往属于研究生课程,这个有一定难度。但是基础教材要是没有网课,不能旁听,单看大路货的通用教材是基本上看不懂的。

解决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找诸如机械出版社之类的翻译丛书,价格一般是国内通用教材的两倍价格,另一种就是找英文版pdf打印。

因为普遍写的浅显易懂,对于有基础的人来说近乎啰嗦,但是基本上很好学会。

但是有时候翻译的很次,中文版的阅读流畅度还不如英文。

而英文原版往往是国内译文版本的五六倍。

花个五六百就买一本书可还行?

不能只看见人家的厚度没看见人家原始价格。

最后办法就是找这个专业的同学借该专业的教材。

因为国内各院校的实力不同,有些学校的学院实力很强,使用自编教材,而自编教材往往不那么出名,但是配合课件与辅助资料效果也很好,这种机会就比较少。

国内教材普遍偏向于苏系教材风格,毕竟起点就是模仿苏系教材或者直接翻译苏系教材,但是有些教材没有苏系内容深。

所以用国内通用教材自学简直就是天灾难度,我是不会哈哈哈。

====================我是第一次修改的分割线====================

我们回到最基础的一个问题上,教材是啥?

教材本质上是论文的集合。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本科学习该专业前300年~前100年的,研究生学习该专业前100年~50年的,博士学习该专业前50年~前20年的,博士后学习前20年~当下前沿。

这个说法要根据学科不同改正,毕竟很多学科属于新兴学科,学科史没有这么长。

本科生教材本就是该学科几百年前的论文集合,是精编的集合 。和学术杂志期刊,某一方向的论文集没啥区别。

所谓为啥本科生叫学士?

度娘告诉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

所以本科学习和高中做题拼高考成绩是不一样的,这里不讨论各类参加竞赛和有能力高中学习大一课程的情况。

大学一大特点就是,各门课程只学习一到两个学期,很少有三学期的课程。

学习深度并不是很深,做题量远没有高中大,课程非常多。

本科需要的是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让学生门门都精通。

因为根本无法精通,本科课程说是基础课,但是基本上都有细分的研究生方向,这也就意味着本科基本上是门基础课都可以让学生深入一直学到博士。

所以实质上本科生教育就是该专业的通识教育,只是更多的让学生熟悉该领域的体系,也就是重点是大二开始的专业课。

很多人思路其实还停留在高中阶段,我要把一本书学透题会做,这恰恰并不是大学教育的重点。

回到高中视角,因为知识点简单,只要核心的理解透了,多数题会变得很简单,可以依靠着领悟能力强少做题。

很多人也把这个思路带入了大学,实际上并不对。

不靠着勤学苦练,能在大学学明白,只有极少数的学神。

高考分数筛选确实靠着分数证明了学习能力,所以基于上述内容,各校实际教学更多是按着这个思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来制定的教学计划。

一个三本学生和一个清北学生相比,同一个专业同一门课程,同课时学习时长,知识密度和理论深度是有差异的。

所以教材在这种环境中有什么用?

教材是辅助软件,在我看来跟工程和科研软件之类的区别并不大。

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保住工作,完成学校要求。

科研负担大,导致很多老师并不擅长做教学和写教材。

我就是一个自己看的多但是基本上不写啥的人,我憋出一篇文章是很痛苦的。

我认为完全可以把教材和软件市场做同类对比。

类似的地方有,西方都是在大学教育和工业制造上起步早,而且已经形成了配套体系,有比较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是经受住市场检验的成熟商品。

中国搞教育普及化给很多人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知识是廉价的或者无偿的。

在进科研商业化的专利体系的市场环境中,知识是一种商品,是依靠知识所有权的排他性来获利的。

进而让大家对大学教育本身的定位也有了认识偏差。

西方搞大学主要为了办学赚钱,为了本国工业实力做基础,为了实现国家间竞争的国家利益。

排他性的商业竞争才是教材的市场逻辑。

但是国内是存在写著作这个指标的,这就导致了一些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自己出钱印刷,然后靠着开课回本。

这就是为啥会有统一的通用教材。

但是教材本身也是辅助教师的软件设施。

这就是之前matlab引发的讨论。

我本人会c++、fortran、matlab等很多软件的,但是当初计算机不好,matlab跑的慢我也直接写成c++的。

但是今天有必要这么干么?

专业化分工和完备体系就是为了提高效率的。

优质的教材,靠着丰富内容降低了学习门槛,替老师准备案例,总比全靠自己备课好吧?

 上课念ppt的老师也不少,有这种教辅资源提高课堂时间的学习效率它不香么?

但是这种优质教材,需要一个可以创收的前提。不然不赚钱谁干?

《xxx》第十版、第十一版,可以一直修到这份上,就是西方教育市场体系的产物。

但是回到学科本身。

我本人从不相信任何一个学派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天天捧着一个学派当成宇宙间唯一的人,我是无法理解也无法认同的。

国内设置课程相对来说还算比较辩证,起码整个体系里面,能够接触各个学派学说,比较不同和批判,我个人觉得是好事情。

我并不想让我的脑子变成某一派某一门的跑马场。

但是西方教材不断修订和添加新内容,基本上是基于某一个学派的基本出发点开始写的,有些时候我还真不认同这些人说的和写的。

而我们只能去看这些教材,就导致了西方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学术话语权,我们今天讨论前言论文为啥发在science上发在nature上,忽略了教材的问题。

国内教材,一些社科教材会有一些批判性的内容,但是给人感觉很突兀。

因为当对整个学科没有认识,对于西方学说认识不全和认识不深,整体框架都没和现实对照过的本科生而言,往往根本不知道在批判啥,或者有些强词夺理的鸡蛋里挑骨头。

等到我看多了见多了,才理解这些批判。

但是我们教材就只能这么写,因为我们大部分学说都是向西方学习的,所以始终都绕不过去,这种麻烦并不小。

西方人创立学说真的是非常自信,找几个核心变量就敢自称解释世间万物,然后要么谁也不能说服谁互相扯淡,要么就是为了否定而否定的批判,发展到瓶颈就靠着标新立异,活在思想的空间而碰不到现实的地气。

所以大学的专业学习本质上是为了构建体系,理解和掌握学说的基本脉络和局限性,并不是为了让学生门门都精通,因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该领域普遍的深入了解,基本上算是院士级别了。

教材的成体系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和教学负担,让整个体系提高效率,但是这本身还是市场化作为激励的主体,在这个方面,中国落后程度和工业软件的落后没啥区别。

========================第二次修改的分割线========================

上文统计约2800字,实际上都是我个人想法和一些现象的简略论述。

如果我对我上文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展开叙述,对于论点论据做填充和讨论,可以扩展到2w到3w字。

而对于网络上的一个帖子而言,两千字,大概也就是网文小说一章的篇幅,就算是读者凭着阅读兴趣或者好奇能够忍耐的文字篇幅。

比如“类似的地方有,西方都是在大学教育和工业制造上起步早,而且已经形成了配套体系,有比较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是经受住市场检验的成熟商品。”

这句话展开,可以写成:

西方工业起步早,工业更早的与计算机融合,数控机床的兴起对设计和制造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工业设计和制造软件开发出来,投入了实际的工业制造。

随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迭代,形成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工业和设计软件也形成了专门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了其先发优势,即掌握领先技术和产品带来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同样,西方大学教育起步也很早。工业化起步早使其也更早进入了精细分工的生产状态,基于分工的越来越细,社会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增加了。

工业技术的迭代是人实现的,培养出这些人才的学校教育也在迭代。

在私立教育体系下,学校在市场竞争驱使下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努力走在科学和技术的前言引领新时代。

学校对于教授的赋权和支持,为教授可以尽可能提高其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基础。

教材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互相竞争,最终由市场筛选出一批精品教材,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经典。

如果这么写,我这篇文章起码要写一个月。

如果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如此精雕细琢,然后所得有限,那我自然不愿意再写。

所以更别说编写教材的了,动不动几十万字,可想其难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