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为什么而斗争

(最近看见高校搞各种浮于形式流于表面的封校措施,既不人性也不周全还不合理,惹得学生苦水倾倒吐槽曝光,频繁上热搜,也就想了想这些问题。)

青年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具有先锋意义和强大社会力量的人群。青年人的力量既可以体现在“跟从”,也可以体现在“斗争”,作为最有活力和新锐观念的一群人,还拥有着许多已经被妥协、被现实的中年人不具有的理想主义热情。“太理想”不一定是不好的品质,只要道路正确,手段科学,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依然能够使得日月换新天。

结合到我国国情,义务教育持续落实并扩大成果,以出生在新旧世纪之交,广泛接受了义务教育,许多人还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并且也有人走上了社会劳动岗位的“00后”、“95后”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和劳动者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舆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他们敢于批判不公,敢于揭露黑暗,敢于呼吁倡导团结斗争,敢于直斥当下的剥削与压迫,不断与现实生活中既有的、落后的、腐败的明规则潜规则斗争着。

回看我们的过去,长期以来,学生们总是处在被安排,被计划,被设计,被定义的地位,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学生们真的只像学习和劳动机器,而难以形成“自我”,难以拥有个人的选择。这种制度本是为了在特殊的时期和环境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在某些历史阶段的条件限制下,确实是合理有效的。

但这一制度设计和施行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及时更新,在许多环境和形势都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某些拥有资源和权力的管理者们,却不想着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地提升管理方式和水平,而是依旧顽固而专断地“循旧制”、“按照老规矩”,因此我们也就经常看到一些校方师方拍脑袋决策,教条主义,为上不为下,枉顾学生甚至教师的尊严和权力,侵害学生的基本人权和合法利益的社会现象发生。

我们理所应当要很清楚,斗争是压迫的产物,是有了不合理的压迫和侵犯,才引发激烈的抗争。学生斗争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脱离一切管理吗?是为了不上学不学习吗?当然不是,学生们要求的不过是尊重与平等,不过是学校应尽的倾听和关怀的责任。

当然,如果有学生超越了界线之外惹是生非,那也有必要依照法律法规做出处理,打着正义旗号为非作歹的人在任何群体里都有,这也就需要学生们主动与这类人割席断交,主动揭发,保证核心诉求的合理合法性。

学生们需要不断成长成熟,学校何尝不需要提高和完善管理服务水平。社会都是在发展的,没有谁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只有“社会永远在发生变化”的大势,谁背离这一大势,最终结果只会是被历史前进的洪流冲垮、摧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