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税就都能买得起卫生巾?资本笑了
最近,20块100片的散装卫生巾频繁上热搜,很多贫困女性买不起卫生巾的新闻让人心酸。但社交媒体上呼吁降税的操作令人疑惑,他们各种类比印度英国等国不收所谓的“卫生巾税”,认为我国降税就能解决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
配合B站观看,更容易理解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K4y1e7gy
最近,一个平时大家都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东西,频繁上了热搜:卫生巾。
作为女性,李夫人觉得很欣慰,大家终于敢在公开场合光明正大地谈论这个女性用品了,这是一种进步,毕竟我们以前在教室或办公室借卫生巾,都要支支吾吾,又是“那个”,又是“面包”,各种心照不宣的加密代码,仿佛在拍谍战剧。
不过,这个上了热搜的卫生巾事件,却有点心酸。有网友发现,居然有人在用20块100片的散装卫生巾,因为“生活难”。
还有更难的,有的贫困家庭女孩,2毛一片的卫生巾还舍不得换,把草纸垫在上面,一天下来只换纸。
甚至有的女性根本用不上卫生巾,她们还在垫破布和草木灰包,重庆有孩子会用棉袜来代替卫生巾,结束了再把袜子穿回脚上;还有孩子用作业纸来处理经血。
这些媒体报道的案例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让人觉得心酸。在一众讨论声中,有这么个方案可谓“好评如潮”:降税。
有人觉得之所以贫困女性用不起卫生巾,是因为卫生巾太贵了,国家降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要掰扯清楚这个逻辑,我们要先来明确两个问题,第一,卫生巾贵吗?第二,降税就能让所有人都买得起卫生巾了吗?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贵吗?贵。
国际妇产科联合会2019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每月有5亿女性买不起卫生用品,有用报纸的,有用卫生纸的,有用袜子的,还有把卫生巾搓成几个棉条,以增长使用时间的。
这5亿人可不是都在发展中国家,美国去年就有多达1/5的女童因为“月经贫困”而影响上学;英国在去年之前也有1/5的家庭,掏不出买卫生棉条的钱。
很多欧盟国家还把卫生巾当做“奢侈品”,收着比“基本生活用品”要高的税,让无数家庭苦不堪言。
印度就更不用说了,西方的超人是蜘蛛侠、蝙蝠侠,印度2018年拍了部《护垫侠》,讲的是男主人公看到来例假的妻子只能反复使用一块脏布,脏到自己擦自行车都不会用的那种,于是下定决心要找到生产低成本卫生巾的方法,努力改变当地妇女的“月经贫困”。
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原型人物通过自己的发明,推动印度在2018年7月取消了卫生巾进口税。
划重点,印度取消的是“进口税”,由于产能问题,印度卫生巾需要大量进口,2015-2016年间,他们国家3.36亿的经期女性中,有64%的人用不起卫生巾。
但有些人不管这些,一听说印度取消某种税了,就开始兴奋:
你看看人家印度,还有肯尼亚、加拿大、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德国、英国这些国家,都陆续废止或减少了“卫生巾税”,我国却一直在收哎,而且高达13%,太差了吧!
很多吃瓜群众一听:啥,卫生巾居然还收额外的税?“苛政猛于虎”啊!哪个女性好端端的会不来大姨妈,是必需品就要免税!
我只能说,最早传播这个“理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所谓“卫生巾税”,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搞混了,误以为是除了增值税啊、营业税这些基本的税之外,还要针对卫生巾再收一笔特别的税,税上加税。
但其实,“卫生巾税”不是一个税种,它只是国外坊间的一种叫法,还有一个同义词叫“冤枉钱”。啥意思呢?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国家,卫生巾不是按基本生活用品的标准征税的,而是按奢侈品的标准,这就让外国民众觉得,白白多交了一笔钱。
现在网上热传的一段苏格兰喜剧演员的脱口秀,吐槽的就是“卫生巾税”。
而中国根本就没有收过这种奢侈品级别的“卫生巾税”,又何来改善一说?
我再把之前网友的诉求翻译一下:外国终于减免了一种我们从来就不存在的税,好棒棒哦,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
这些同学你们逻辑思维都大丈夫?转发的时候先百度一下,多少也能避免尴尬。
至于中国征收的13%税率,不是一码事,那是所有商品都要交的增值税。如果卫生巾不收税,那用卫生纸的更多吧?不还是在乖乖交税。
于是这又来到了第二个问题:降税就能让贫困人群都用得起卫生巾了?答案是不能。
其实现在国内13%的税率,就是去年从16%降下来的,请问你感觉到今年的卫生巾比去年便宜了吗?
为啥没便宜呢?因为增值税在卫生巾的零售价中占的比例,真的很小。就说国产品牌卫生巾“七度空间”,制造成本是3毛一片,零售价差不多卖到1块钱一片,其中增值税只占1毛1分钱。
另一个品牌“自由点”,制造成本2毛8一片,零售价7毛,增值税仅仅只有3分钱。跟销售费用比起来,税就是小儿科。
目前我国的卫生巾市场,以尤妮佳、金佰利、宝洁、花王为代表的外资占了半壁江山。这些大牌的成本大头都花在广告和渠道上,
大家这些天可能刷到了“卫生巾成本一片才3毛”的新闻,但你绝对不可能花3毛,就买到这些牌子。也有国产品牌出来解释,3毛是裸片的费用,后期还有各种包装费、人工费、运输费,
大品牌还有请明星代言的广告费、推广费,最后卖出去的价格便宜不来。这回的“散装卫生巾”,100片能卖到二三十块,完全是因为包装、运输和营销环节省钱。
那些包装精美的大牌,各种代言人满天飞,各种中间商赚差价。
你觉得降税了,他们就会忽然社会责任感爆棚,集体跳楼大甩卖?说你天真你还真就无邪了。你呼吁降税喊得嗓子都哑了,最后只给厂家省了钱,请问你们都是资本请来的水军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所有品牌的卫生巾都良心大发,降税就降价,那些连2毛一片都买不起的人,就忽然买得起了吗?前面我们说了,增值税占卫生巾零售价的比例很低,售价2毛一片的卫生巾,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算便宜了那么几厘钱,该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这里面涉及的,是更严肃、更现实的全面脱贫问题,而网上那些嚷嚷着降税的人,基本并不属于买不起2毛一片的贫困人群。
大家去电商平台上看看就会知道,卫生巾是一个高度饱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存在垄断的情况,
而且我国卫生巾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00%,高端低端各种价位的都有,不管你在城市还是农村,天涯还是海角,只要你想买,总归是买得到的。
你如果嫌某个品牌贵,大可以去买便宜的品牌嘛,这次上热搜的“散装卫生巾”也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两三毛一片总还行吧;包装好一些的,几毛一片的国产牌子也不是没有。
这些把降税挂在嘴上的网友真的买不起吗?我看不见得,她们只不过是希望自己爱用的大品牌,能降价而已。
如果真的关心那些买不起2毛一片的困难人群,这些网友与其呼吁免税,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做点更实在的。
长久以来,国内官方有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旗下的“爱小丫”基金,民间有“UU公益”、“月季计划”等等公益组织和项目,都在默默地给贫困地区捐助卫生用品,但面临很大的筹款缺口,你要真那么有爱心,不如少喝一杯星巴克,去给公益事业尽一份心力。
其实,相比免税,李夫人觉得最该关注的,是贫困地区女孩的性教育问题。
有些不用卫生巾的农村女孩并不是挤不出钱,而是因为家长觉得污秽羞于启齿,孩子蒙在鼓里一无所知,完全不具备和年龄相匹配的生理知识和卫生习惯,以为月经随便处理一下就完事了。
还有的父母但单纯觉得女孩子麻烦,不愿意花这份钱,导致她们只能用草木灰、月经带。
卫生巾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在此之前,女性用的都是月经带,就是可以反复清洗使用的布条,时间并不久远,大家可以问问家里的女性长辈,大多都是经历过的。那时候很多女性晒个月经带都偷偷摸摸,夹带在一堆衣物里藏藏好,甚至根本不敢晾到屋外。
1982年,北京造纸十一厂从日本瑞光引进了第一条卫生巾生产线,但此后的几年,卫生巾都没有在国内广泛使用,一是因为贵,二是因为很多女性羞于谈月经。
那时候,中国最早的卫生巾品牌是恒安公司旗下的“安乐”,就遇到了瓶颈,因为男性销售员上门推销会被骂,你可能就要问了,那为什么不招女销售员呢?招不到啊,大家一听是卖卫生巾,都跑了。
后来,恒安斥巨资买下热播港剧《八仙过海》的片中广告,让卫生巾一炮而红。
90年代初,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国外大品牌,像花王、护舒宝、苏菲开始进入中国;再后来,国内又诞生了ABC、FREE、洁婷等品牌,恒安所在的福建泉州还成为了中国卫生巾之乡。
现在,我国卫生巾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00%,女性卫生用品消费量2018年达到1193.4亿片,用的人这么多,大家还是羞于谈起。
2016年里约奥运,傅园慧在一次赛后显得身体很不舒服,一直蹲在场边,接受采访时她直接说,“肚子非常疼,昨天来例假了,特别乏力、特别累。”
就因为这句话,她瞬间获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外媒甚至将之上升到了女权主义的高度,说她对公布自己例假的无所顾忌,打破了长期以来女性运动员的一大禁忌,比尔·盖茨的夫人也出来发言,说她“用自己的声音挑战了月经禁忌”。
今年武汉抗疫初期,女性医护人员需要生理用品,有人还在质问:“人命都保不住了,还关心你裤裆那点事?”
你看,卫生巾都普及这么多年了,偏见仍然这么大。“爱小丫”的秘书长最近还在说,很多留守女童第一次来月经,都以为是生了什么病,甚至以为是绝症,要死了。
都2020年了,还有女孩不知月经为何物,这或许才是大家最该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