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四变二,京东数科朝科创板加速进发!

500

9月3日,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公布,京东数科与中信证券、华菁证券协商一致,两家的上市辅导均已于8月26日终止。

500

9月4日,京东数科回复终止辅导,称“该变更属于遵照法律法规,基于平等协商作出的正常安排”,表示此举并不影响京东数科的上市辅导进程。

根据7月1日北京监管局的公示,与京东数科签订上市辅导协议的券商有4家,除上述“出局”的两家外,还有国泰君安和五矿证券两家。

500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条,证券发行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可以采用联合保荐,但参与联合保荐的保荐机构不得超过2家。

这也意味着,京东数科的上市进程非但没有受阻,可能反而加快了,因为一旦敲定了最终辅导机构,那么距离完成登陆科创板就为时不远了。

蓄谋已久

京东数科是不大可能停下IPO脚步,毕竟在科创板上市的算盘,它已经打了很久。

京东数科前身是京东金融。2015年,京东金融在同行业内首次提出“金融科技”定位,并于2016年正式成立金融科技事业部和定位于数据技术的全资子公司ZRobot。

到2017年6月,京东金融股权重组完成交割,成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为股东的纯内资公司,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京东集团欲拆分京东金融回内地上市的意愿初现。

之后一年多,京东金融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数字科技和AI的产品,开展了许多相关项目,先后推出京东金融云、于美国硅谷建立AI实验室、成立金融研究院、进军“数字城市”、进军机器人产业。京东金融彻底走上数字化、数据技术、AI领域研究和助力新基建的道路。

2018年9月17日,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只比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5日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早了不到两个月。

很难说东哥是凭幸运未卜先知,是凭对发展科技的执着“歪打正着”,还是京东当时已经得到什么消息。总之,京东科技上市的目的地更加明确了。

今年京东数科一系列公告和工商变更信息都直指上市这一目标。6月5日,京东发布的港交所上市聆讯档案显示,集团在未来3年内将拆分一个或多个业务部门。

500

6月22日,卸任董事长仅两个月的刘强东重新上任京东数科董事长,公司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

6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京东数科的利润分成权转为股权,并向其增资17.8亿元,总共持有其36.8%的股份。之前有红杉资本、嘉实投资、中国太平、中信资本等的两轮融资,中信建投资本、元禾厚望的战略投资。京东数科此次增资后,已然成为估值超过2000亿元的超级独角兽。

500

8月31日,企查查显示,京东数科的注册资本由此前的约30.60亿元增加至48.42亿元,增幅为58.2%,说明京东集团已经完成上述股权转换。

500

最好的选择

京东旗下有88家全资子公司和148家全资控股企业,重要子公司有几十家,其中不乏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受人瞩目的子公司。京东数科一直低调发展,京东集团为什么选中京东数科作为首个拆分上市的子公司?

首先,京东集团在美股上市的定位就是“中国线上线下最大的零售集团”,没有必要把京东零售单独拆出来上市。

第二,京东物流虽然因为在疫情期间保持了良好的运营而广受好评,但上市并没有优势。

物流行业是传统行业,很难在科创板获得青睐。而主板和中小板都要求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最近才实现盈亏平衡的京东物流不满足这样的条件。

另外,即使主板和中小板都放松了上市限制,京东物流也未必能获得高估值,因为主板市场中已经有包括顺丰在内的众多物流企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京东集团应该也不会甘心让子公司在中小板上市。

京东数科有天时地利。无论是机器人、AI、大数据研究,还是让京东数科起家的金融科技,都是受科创板欢迎的领域。

此前有人担心因为金融科技中金融依然是核心而不能在科创板上市的问题,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答记者问中解决,官方明确表示将金融科技纳入科创板范畴。

数据科技和人工智能现在正是风口领域,科创板上市以来也受到投资人极大的关注,京东数科如果在科创板上市,市值可能会有快速增长。

此外,京东智联云和京东健康(分别成立于2018年2月和2019年6月)都太年轻,而京东MRO(工业品)采购平台则受众面太窄,不利于吸引投资人。

因此,京东数科是目前最合适被拆分上市的标的。

狭路相逢

2019年是京东数科飞速发展的一年。从2019年4月开始,每个月京东数科都有大动作,一年内完成了现有业务的巩固拓展、新业务的开发,完成了去金融化以及在AI技术、机器人、数字营销、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领域布局。

加速发展使京东数科的估值节节攀升。7月1日公示接受上市辅导时,市场认为京东数科可能成为科创板“一哥”,成为今年上市的最大独角兽。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时,此前一直作为京东数科追赶者的蚂蚁金服,今年6月22日改名蚂蚁科技,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去金融、重科技”的改革,并于7月20日突然官宣要A+H股同时上市。

蚂蚁集团8月30日在科创板的状态已变更为“已问询”,而京东数科尚未提交申请。

不出大的意外,这次蚂蚁集团走在了京东之前,除了抢去“金融科技上市第一股”的名号,大概率也要抢去“科创板一哥”的头衔。

对于终止两家券商的上市辅导,有分析认为京东数科是受了蚂蚁集团的启发,也想寻求两地同时上市,因此放慢了科创板这边的步伐。

还有一种可能,即因为蚂蚁集团的体量太大,与其几乎同时上市可能导致市场资金不足,京东数科无法获得公允的二级市场估值。所以,京东数科既然没抢到第一,就宁愿晚一点,等蚂蚁的热度过去再上市。

中国两家头部数科公司在二级市场狭路相逢,略晚一步的京东数科与蚂蚁集团相比,还有竞争优势吗?答案是肯定的。

蚂蚁集团急着上市,主要是作为阿里集团与美团争抢本地生活市场的武器。蚂蚁集团的核心支柱支付宝在最近也被强调为本地生活入口,故意弱化了其数科属性。

京东数科则不同,其宣传和定位一直紧扣数字科技,尤其是金融科技。

8月17日,京东金融发布“一个懂金融的朋友”的品牌主张;8月25日的第二届资管科技行业高峰论坛上,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提出“联结(TIE)模式”,即“科技(Technology)+业务(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全方位服务。

500

陈生强介绍,京东数科已搭建起了T1金融云和JT²资管科技平台两大金融数字化服务体系,叠加京东数科自身所搭建的的数字金融场景,形成“纵横一体”的数字化模型,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增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使金融机构实现“存量+增量”的双重增长。

除金融外,京东数科联结的还有零售、大宗、出行、商旅、农牧、校园、港口等行业以及智能城市这样的全场景,以实现产业数字化领域“首席增长官”的目标,并通过其他产业的数字化为金融数科提供新的增长场景。京东集团卧薪尝胆发展起来的供应链体系也必将为京东数科的产业数字化赋能。

单纯从数科角度,京东数科这一投资标的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京东数科近几年发展迅猛,不仅有同银行、券商、政府的合作,还主动“下沉”,做数字农贷、猪脸识别。同其他京东系产业一样,京东数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前期让利,从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开始,稳扎稳打走到今天,做到行业领先。

传承集团精神的京东数科是否能像京东集团一样,获得市场的认可?答案很快就能揭晓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