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不会还有人以为七月半是鬼节吧!

 

今天是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七月半”、“鬼节”。民间传说:“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四鬼乱窜”。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正在看文的你是不是瑟瑟发抖?据说过了晚上九点出门可以遇到有趣的灵魂哦~

 500

其实中元节不是万圣节,没有你以为的群魔乱舞,百鬼夜行。

相反,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01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道教有“ 三元说 ”,“ 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500

“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也叫祭祖节、地官节。

 

节日主要为了祭祖,习俗包括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500

它还有俩兄弟:上元节和中元节,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对,就是你熟悉的那个元宵节;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人家本来是正经的祭祖节, 和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 潮人盂兰胜会 )”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什么在农历七月过节呢?

因为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据《修行记》:“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据说,每年七月阎罗王就会打开地府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地官的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四处徘徊。

500

人们祭祀祖先,燃烧纸钱,表达孝心的同时,也让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可以享受到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02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盂兰”为梵文,为“解倒悬”之意,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

 500

“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

目揵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揵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渡。

 500

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

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500

根据经中佛所示,如果能在功德、胜会中供佛僧大布施,可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能脱离三涂,衣食丰足。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鬼之苦,生于人天中,福乐无极。

如父母在,更能福乐百年、长寿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所以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常念及过去仍未解脱之先祖父母,于盂兰超幽法会中供养上师大德,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03

中元节习俗

 

不同地区的人民过中元节的习俗也不同。

 

中元普渡

人们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500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500

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500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500

跳天灯

广西一带在中元节有跳天灯习俗。旧时跳天灯活动多是一些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

     500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演变而来。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

500

 外国的“中元节”

在日本的盂兰盆节期间,人们有撒豆驱鬼求平安的习俗。

一般由一家的主人或者本命年的男人将炙烤过的大豆撒在房屋四周,还要一边撒豆一年念叨着“鬼出去,福进来”。

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企业、公司一般都会放假一周左右,称为“盆休”,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选择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此时像大都市(如东京、大阪等)街道多显冷清,有点类似中国的清明节。

 

泰国会在农历七月十五当天将会举办水灯节 ,人们放天灯为逝去的亡灵祈福。

 500

朝鲜半岛的中元节又称“百中节”、“百种节”、“亡魂节”等,是朝鲜的一个传统节日,来自中国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盂兰盆节,然后发展出朝鲜族特色。

相对于中国、日本的中元节较注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秋季农夫 庆丰收 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中元节同样还有些禁忌: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2、夜游,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4、忌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魂的食物。5、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忌乱踩。

500

有传说,在盂兰盆节时,那些已经死去的人的灵魂会与亲人跳最后一支舞。虽然各地习俗不同,但表达的都是对先人的孝义与怀念。

 500

中秋是人间的希望,寄在碧落。而中元,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余秋雨《中元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