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典电影重映突然停了?

作者 / 坦克

连续11天单日票房破亿的成绩,终于在9月1日开学节到来的第一天被打破。

同时,这也标志着2020年暑期档的正式结束,这个仅有43天的暑期档总共斩获了36.1亿的票房,总观影人次也突破了1亿人次,虽然这个成绩还不如去年8月单月票房成绩的一半,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内地影市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恢复最快的票仓。

500

上周末,诺兰的经典科幻电影《盗梦空间》重映,然而其票房表现却与具有相似口碑《星际穿越》截然相反,公映多天后的《盗梦空间》目前票房仍未突破3000万,与《星际穿越》顺利破亿的成绩大相径庭。而《盗梦空间》似乎也成为了7-8月复工档的最后一部重映大片,原本预计会在复工初期重映的漫威《复仇者联盟》系列、卡梅隆《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华纳《黑客帝国》《指环王》《霍比特人》《黑暗骑士》系列,目前均悬而未决。

重映电影对复工的意义究竟有多少?为什么重映片突然没消息了?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还会有经典重映片上映吗?这是我们今天需要探讨的问题。

500

复工初期的重映片救市了吗?

一方面为了提振复工初期的大盘成绩,另一方面也为了鼓励更多的新片定档上映,早在今年3月,电影局就联合各公司准备了一批电影参与电影市场复工初期的重映计划,这其中的大部分电影也选择在7月20日——内地电影市场复工的第一天就登陆大银幕。

根据统计,复工阶段总共有41部电影重映,其中28部取得了100万以上的票房成绩。但这41部重映电影的总票房累计仅为5.96亿,占暑期档7-8月总票房的16.5%。中等体量以上影片,仅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误杀》与《星际穿越》三部影片票房破亿,而其中的《误杀》甚至都不算真正的重映片,去年贺岁档公映的该片,仅仅是把密钥延长,并没有像其他影片那样重新制作发行拷贝,并且也没有公布为纯公益放映。

500

如此低的票房占比,似乎也让重映片的意义削减。但其实,如果以《八佰》为界把复工档一分为二,就会发现从7月20日到8月13日《八佰》首轮点映之前,重映片还是贡献了相当大的票房的,有着超过40%的份额。如果仅仅只看到了《八佰》《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后续热门国产片贡献的超高票房,就否定了复工最初三周重映片的努力显然不够公正。重映影片不仅仅对复工最初三周的内地大盘起着重要的提振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选择,也是8月中下旬后的进口片主要力量。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重映片,尤其是好莱坞重映片对大盘的刺激作用也极为有限,随着《八佰》《信条》以及未来更多国庆档新片的定档公映,重映片就被放弃了吗?

500

为什么重映片突然停了?

作为给《信条》预热的诺兰原创科幻系列的前两部,《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先后在8月初和8月底重映,《盗梦空间》拥有更多的排片、更宽松的放映政策,然而在档期环境上却远远不如前者,最终票房可能也止步6000万大关。

500

在复工初期,业界就有传《泰坦尼克号》《阿凡单》以及《指环王》三部曲也在重映片单之中,但随着暑期档的结束,这一批影片却不见了踪影。考虑到《盗梦空间》的票房失利、以及《菊次郎的夏天》发了一年物料就是不官宣定档的宣发动作,是不是市场已经不再需要重映片了呢?

的确,在《八佰》《时间尽头》几部片的助力下,上周票房大盘已经基本恢复到往年的80-120%左右,基本恢复了去年同期水平,而《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姜子牙》《夺冠》《急先锋》多片汇聚的国庆档,也大有接棒去年国庆档的卖相,市场已经基本恢复了,还需要这些几千万、最多一两亿的重映片做什么呢?

但其实,市场肯定不能只存在一个种类的电影。如果说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是中大体量国产片扎堆的黄金档期,那么9月、10月中旬到12月初这一段时间,则需要好莱坞分账大片、批片以及中小体量国产片的补充。

500

考虑到今年的特殊环境,好莱坞2020年的A级项目基本都已经做了延期处理,目前仅有10部左右影片仍然定档在9-12月之间。这里面已经有一半影片已经持续半年多没有了宣发动作,因此这些影片能否顺利公映并引进内地还是一个悬念。因此,对于9-12月甚至明年年初的内地影市来说,仍然需要一部分重映片来填补过去好莱坞大片剩下的坑。

但其实,各家还拥有不少的重映片资源,例如迪士尼的漫威系列以及卡神的《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华纳的《黑客帝国》《指环王》《霍比特人》以及《黑暗骑士》系列、索尼的《蜘蛛侠》系列、环球的《速度与激情》《侏罗纪》系列以及派拉蒙的《阿甘正传》以及《变形金刚》系列。

以上多达30多部好莱坞重映片,都拥有着5000万甚至1亿+的票房体量,选择在9-12月进口片比较稀缺的档期,每周释放1-2部,均可以对国产片片海进行有效的调控。还可以有效的让单日大盘5000万以下的天数减少,

500

重映片仍会是未来市场的重要“调味剂”

近些年来,电影市场也确实有几部经典影片的重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宫崎骏的《龙猫》顺利引进内地,这也是新世纪以来首部在内地上映的宫崎骏与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电影,该片在中国斩获1.7亿元票房,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对于一部30年前的电影来说,实属难得。

500

也正是这部影片,让人看到了情怀的消费价值。然而,在龙猫定档宣布公映后,电影局却出台了限制电影重映、复映的计划,原本计划重映的《关云长》等片也被限制。而获得重映机会的一些老动画片,也被限制了重映规模,难以获得以往的票房发挥。据悉,这也与电影局鼓励拍新片的政策有关。

的确,虽然目前内地银幕仍然处于大幅度增长阶段,但是院线资源仍然十分宝贵,更多的新片都极难满足自己的空间,大量的复映片存在的确是不符合目前内地电影市场的发展规律。鼓励拍摄更多的新片而不是重复放映老片,也是电影局的期望。

不过,仍然有不少影片能够打破限制。《龙猫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千与千寻》《海上钢琴师》《美丽人生》接连上映,均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复映片,从字面理解的意思是之前发行过的影片,拿来重新放映。如果是狭义定义的复映片,必须得是曾经在中国内地公映过的电影,而如果放宽到广义理解上,其实只要是距今有着3年及以上历史的电影上映,都有着重映的含义,在内地取得了不错票房成绩的《龙猫》《海上钢琴师》等片也都属于这一范畴。

让优秀影片在影院复映重回大众视野,在片源数量上不充足的当下,既满足了一部分影迷观众的需求,又可以有不错的票房,也是内地影市的双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