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打击群作战编成与典型装备
航母是美国海上力量的中坚,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支撑,是美国国力的象征。航母打击群(英文:Carrier Strike Group ,或CSG,或CARSTRKGRU)是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最基本编成方式。
当前,美海军以现役11艘航母为核心组建了9个常设航母打击群,每个航母打击群的所辖兵力平时统一训练、战时统一部署,确保了航母打击群的作战能力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兵力配置
根据2017年10月美海军作战部长发布的3501.316C作战指令,美海军航母编队的军用术语为航母打击群(CSG:Carrier Strike Group)。
文件3501.316C给出了航母打击群(CSG)的术语解释:由1艘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数艘大型水面战舰和潜艇组成的一支常备海军特遣部队,该部队在其作战任务区内执行打击敌方水下、水面和空中部队,打击敌方海岸线目标和向敌内陆地区投送力量等的作战任务。
美海军航母打击群兵力组成的标准配置如下:
核动力航母CVN 1艘
配属舰载机联队CVW 1个
包括: 4个攻击机中队
1个电子战飞机中队
1个预警机中队
1个保障飞机中队
2个直升机中队
配属驱逐舰中队DESRON 1个
此外,有的航母打击群还配0~3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作战编成
战时,美单航母编队具体作战编成一般根据遂行作战任务、敌情威胁和战场环境等情况来确定。航母打击群执行作战任务时,除了现任航母及其配属舰载机联队之外,根据作战任务需要配一定数量的护航舰艇(巡洋舰和驱逐舰),和1艘补给舰(T-AOE或T-AKE或T-AO)等。
由于通讯和作战方面的特殊性,航母打击群(CSG)中的核潜艇,通常在开始阶段领受了作战任务,下潜开始单独行动,之后几乎不再出现于航母打击群之中。
另,观察美海军近几年的演习行动,航母打击群作战编成中又增加了P-8A和E-3预警机。
文件3501.316C给出了一个航母打击群(CSG)7个方面的基线要求(baseline):
(1)1名指挥官及其参谋团队。应为1星或2星的将级军官,通常为该打击群的指挥官。
(2)1艘航母。
(3)1个驱逐舰中队。
(4)1个舰载机联队。包括:
4个攻击机中队。不少于44架舰载攻击机(F/A-18 C/E/F或F-35C)。通常情况下,不少于2个F/A-18E/F中队具备油料补给能力,不少于1个中队具备NIFC-CA(海军一体化防空火控)能力。
1个预警机中队。4架E-2C或5架E-2D。应具备NIFC-CA能力。
1个电子战飞机中队。7架EA-18G。
直升机。1个直升机海上战斗中队,配8架直升机执行搜救、后勤、水面作战、特种作战等任务;1个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配7架直升机执行水面作战和反潜作战任务。另,护航舰艇根据打击大队任务需求搭在所需直升机类型。
1个运输机中队。2架C-2A。
(5)1名防空反导指挥官(AMDC)及其参谋团队。
指挥5至7艘具备防空反导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导弹巡洋舰和导弹驱逐舰)协同防空作战对抗来袭反舰弹道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一体化防空反导)。CSG内应配不少于一艘具备NIFC-CA能力的水面舰艇。
具备对陆打击能力的水面舰艇不少于3艘。
具备对海打击能力的水面舰艇不少于3艘。
多功能战术拖曳阵列不少于4套。
(6)1艘快速支援舰(T-AOE),或干货弹药船(T-AKE),或补给油船(T-AO)。
(7)1个爆炸物处理排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给出如下美航母打击群的作战兵力配置:
典型装备
尼米兹级航母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海军所使用的多用途超级航空母舰,为美国海军第二代核动力航空母舰,是全球现役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航母。自1975年时正式启用后,美国一共建造了10艘同型舰。该级航母装备4座升降机、4台蒸汽弹射器和4条拦阻索,可以每20秒弹射出一架作战飞机。舰载作战联队中的机型配备根据作战任务性质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载不同用途的舰载飞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海上舰队。
尼米兹号航母
基本信息
类型 航空母舰
建造商 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
造价 首舰约85亿美元(平均约45亿美元)
首舰服役 1975年
现役数量 10艘
技术参数
排水量 100,000–104,600吨
长 332.8米
宽 76.8米
吃水 11.3米
动力来源 2座西屋A4W核反应堆
4座蒸汽涡轮发动机
4轴
260,000马力(194兆瓦)
速度 30+节(56+千米/小时)
续航距离 无限距离;20-25年(refueling)
乘员 军舰:3532人
飞行大队:2480人
装甲 在关键部位设置有2.5英寸(64毫米)厚度的凯芙拉装甲
舰载机 85–90架标准舰载机与直升机
传感/处理系统/电子战
AN/SPS-48E 3-D空中搜索雷达
AN/SPS-49(V)5 2-D空中搜索雷达
AN/SPQ-9B目标截获雷达
AN/SPN-46空中管制雷达
AN/SPN-43C空中管制雷达
AN/SPN-41着陆辅助雷达
4个Mk 91 NSSM引导系统
4个Mk 95雷达
SLQ-32A(V)4电子战系统
SLQ-25A Nixie反鱼雷系统
武器
16–24枚RIM-7海麻雀导弹或NATO海麻雀导弹
3或4座/枚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或RIM-116滚体导弹
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Virginia class submarine)是美国海军最新一型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多功能和多用途为主要任务研制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用以替换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与海狼级和洛杉矶级不同的是,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在保留了远洋作战能力之外,增加了近海作战能力。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首艇于1998年开工建造,2004年正式服役,现已服役19艘。
弗吉尼亚号核潜艇
基本信息
类型 攻击核潜艇
建造商 通用电船
纽波特纽斯
造价 28亿美元
34亿美元(增加了VPM)
首艇服役 2004年
现役 19艘
技术数据
水下排水量 7900吨
长 115米
宽 10米
潜深 预估:大于450米小于600米(240米/官方数据)
艇体结构 单层外壳
动力系统 S9G反应堆
蒸气涡轮*1(40000马力)
燃料 铀
叶轴 单轴静音泵式推进器
水上最大速度 25+节
水下最大速度 34节
自持力 70天(不考虑食物或维修,则无限制)
乘员 15军官、120水手
武器
Block I–IV:
12×VLS(BGM-109导弹)
4×533mm鱼雷管(Mk-48鱼雷,RGM-84导弹)
Block V:
VPM(28*BGM-109导弹)
12×VLS(BGM-109导弹)
4×533mm鱼雷管(Mk-48鱼雷,RGM-84导弹)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Ticonderoga class cruiser)是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为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级巡洋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共建造了27艘,前5艘已退役,现役22艘。美海军有计划陆续退役部分,同时也有计划为舰艇延寿。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航母打击群的头号护卫兵力,配备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舰提供极佳的防空能力,使得航母编队有充足的力量抵抗来自水面、空中、水下兵力的导弹攻击。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基本信息
类型 宙斯盾巡洋舰
建造商 英格尔斯船厂
巴斯钢铁船厂
首舰服役 1983年
现役 22艘
技术数据
满载排水量 9,800吨
全长 173米
全宽 16.8米
吃水 9.7米
燃料 柴油
锅炉 4具通用电气LM2500燃气轮机
动力 80,000轴马力(60兆瓦);双轴推进
最高速度 32.5节 (60公里/小时)
续航距离 20节(37公里/小时)时 6,000海里(11,000公里); 30节(56公里/小时)时 3,300海里(6,000公里)
乘员 19 军官, 368 兵
舰载机 SH-60 LAMPS III反潜直升机
传感器/处理器/电子战
4 x SPY-1B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船舰编号CG 52-CG 58装配为SPY-1A)
SPS-49(V)6 2-D对空搜索
SPS-55/53平面搜索
SPS-64(V9)导航
SPQ-9A平面搜索/舰炮射控
SQR-19 战术拖曳声纳阵列
SQS-53 低频主/被动舰首声纳 (船舰编号CG 52到CG 55装配SQS-53A,CG 56到CG 60装配SQS-53B,CG 61到CG 73装配SQS-53C)
SLQ-32(V)3被动侦测/主动干扰系统
Mk36 or Mk50 SRBOC诱饵发射器
SLQ-25A海女精灵鱼雷诱饵
武器
两门127毫米Mk 45舰炮
两具Mark 15 方阵近迫武器系统
两具MK 141四连装鱼叉导弹发射器
两具Mk 32型水面船舰鱼雷管
船舰编号CG-47至CG-51批次装配:两具Mark 26 Mod 5 双臂发射器(内藏68枚标准二型导弹、20枚RUR-5阿斯洛克反潜导弹、8枚AGM-84鱼叉反舰导弹)
船舰编号CG-52以后批次装配:两座Mk 41垂直发射系统(包含122具发射单元,可载RIM-66、RIM-67、RIM-161、RIM-162、RIM-174 、BGM-109、RUM-139、RGM-84、AGM-158C)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简称为伯克级,是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型主力驱逐舰,主要任务为协同航母编队的防空作战、反潜作战。第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于1991年7月4日服役。这型驱逐舰被设计为多用途驱逐舰,为适应防空作战,该级舰们有强大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和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反潜则有拖曳声纳、鱼雷、ASROC反潜火箭,和反潜直升机;水面战有鱼叉导弹和SM-6导弹;并可配备战斧巡航导弹进行对地打击。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现已服役67艘。
DDG51 Arleigh Burke
基本信息
类型 宙斯盾驱逐舰
建造商 英格尔斯船厂
巴斯钢铁船厂
造价 18.43亿美元(DDG 114–116, FY2011/12)
首舰服役 1991年
现役 67艘
技术数据
满载排水量 8,315吨(Flight I)
8,400吨(Flight II)
9,200吨(Flight IIA)
9,800吨(Flight III)
全长 153.77米(Flight I/II)
155.29米(Flight IIA)
155.448米(Flight III)
全宽 20.4米(Flight I/II/IIA)
20.239米(Flight III)
吃水 9.3米(含声纳)
燃料 柴油
动力 4具LM2500-30燃气涡轮发动机
2轴共输出10.8万马力
最高速度 超过30节
续航距离 8400公里/20节(4,400海里)
乘员 军官22,士官兵315(Flight I/II)
军官32,士官兵348(Flight IIA)
飞行设施 Flight1/2:无
Flight2A:两架SH-60海鹰直升机
传感器/处理器/电子战/诱饵等
AN/SQR-19拖曳阵列声纳(Flight I/II构型)
AN/SQR-20(TB-37U)拖曳阵列声纳*1(DDG-113起)
SQS-53C声纳
AN/SLQ-25反鱼雷系统*1
AN/SPY-1D对空搜索雷达(固定式阵列天线*4)
AN/SPY-1D(V)对空搜索雷达(固定式阵列天线*4)
AN/SPQ-9B/X波段追踪雷达*1(DDG-118起。DDG-125起SPQ-9B与AMDR-S雷达由同一控制器控制)
MK-46 Mod0(DDG-51~84)/Mod1(DDG-85~)光电射控仪*1
AN/SPG-62照射器*3
AN/SLQ-32(V)2/3/5电子战系统*1
MK-36 Mod6干扰弹发射器*6(SRBOC)
MK-53 Nulka主动式诱饵发射器*4(2000年代陆续加装)
MK-59充气式水面诱饵发射器*4(2013年起陆续加装)
AN/SPS-67(V)3平面搜索雷达*1
AN/SPS-64(V)9航海雷达*1(装备于DDG-51~86)
Decca Bridge Master E航海雷达*1(DDG-87起装备)
Prairie Masker气泡幕噪音抑制系统
AN/WLD-1遥控猎雷载具(DDG-91~96)
武器
Mk 41垂直发射系统:
90具(Flight I/II构型)(前:29,后:61)
96具(Flight IIA构型)(前:32,后:64)
96具(Flight III构型)(前:32,后:64)
可装载弹药种类:
BGM-109战斧巡航导弹
RIM-174标准导弹
RIM-161导弹
RIM-162海麻雀防空导弹(DDG-82之后)
RUM-139-VL-ASROC
RIM-66导弹
RIM-67导弹
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
一具5吋(127mm/54)Mk 45轻型舰炮(DDG-51到80)/ 一具5吋(127mm/62)Mk 45 Mod 4轻型舰炮(DDG-81后)
两具四联装MK-141RGM-84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除Flight IIA外,必要时可加装)
两具20mm密集阵近防系统(DDG-51到83)/一具或无20mm密集阵近防系统(DDG-84后)
MK-38 Mod1 25mm机炮*2(2000年代起加装)
MK-38 Mod2 25mm遥控机炮系统(GWS)*2 (DDG-104到112)
M-2 12.7mm重机枪*4(2000年代起加装)
两具Mk 32型水面船舰鱼雷管(一次6枚Mk 46或Mk 50鱼雷)
舰载机 MH-60R LAMPS III反潜直升机两架(Flight IIA/III)
F-35C舰载机
F-35C战斗机是一型单座单发战斗机/联合攻击舰载机,属于第五代战斗机,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已服役的舰载第五代战斗机。F-35C战斗机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F-35C战斗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研制。
F35C舰载机
基本信息
类型 第5代隐身舰载多用途/攻击机
生产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乘员 1人
服役时间 2019年2月28日(海军F-35C)
造价 F-35C:1.031亿美元
技术数据
长度 15.5米
翼展 13.1米
高度 4.54米
翼面积 57.6平方米
空重 15686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259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31800千克
发动机 一具普惠F135-PW-400涡轮扇发动机
推力 军用推力:124千牛顿
最大后燃推力:191千牛顿
最大燃油量 8,901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1.6马赫(1,217.9英里每小时;1,960.1千米每小时)
巡航速度 1.0马赫(761.2英里每小时;1,225.0千米每小时)
最大升限 18,300米
最大航程 大于2,220千米(1,360海里)
作战半径 1,240千米(670海里)
翼负荷 525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75
最大过载 7.5 G
武器
机炮 1具GAU-22/A平衡者机炮 25毫米机炮
导弹
空对空导弹:
AIM-120“AMRAAM”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IM-9X“超级响尾蛇”
AIM-132“ASRAAM”先进近距离空对空导弹、欧洲“流星”导弹
空对地导弹:
“JASSM”联合空对地远距攻击导弹、GBU-39小直径炸弹
风偏修正弹药施放系统
炸弹 “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SOW”联合远距攻击武器、B-61战术核弹
F/A-18E/F舰载机
F/A-18E/F“超级大黄蜂”(Super Hornet),是美国波音公司以基于F-18产品系列中的F/A-18C/D大黄蜂为基础改良的舰载战斗攻击机,长宽方面比前者大了约10% ,涵道形状也由圆弧状改为矩形。
超级大黄蜂最初在1995年试飞,并在1997年9月、波音和麦道公司正式合并前的一个月开始量产。1999年起超级大黄蜂陆续进入美国海军服役,以取代F-14“雄猫式”战斗机和A-6“入侵者”式攻击机。因此,超级大黄蜂继承了两种攻击形式,成为美国航母舰载机的主力。
F/A-18E/F
基本信息
类型 舰载多用途/攻击机
生产商 波音公司
乘员 F/A-18E:1人
F/A-18F:2人
服役时间 1999年
造价 约7050万美元
技术数据
长度 18.31米
翼展 展开:13.62米
收折:8.38米
高度 4.88米
翼面积 46.5平方米
空重 14,552千克
负载重量 21,32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16,8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9,937千克
引擎 2具通用电气F414-GE-400涡扇引擎
推力
推力:(57.8 kN)*2
后燃推力:(97.9 kN)*2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1.6马赫(1,217.9英里每小时;1,960.1千米每小时)
高度 12,190米
爬升率 254米/秒
最大升限 15,000米
最大航程 1,800海里,3,330千米
作战半径 290海里,537千米
执行高-低-低-高任务
翼负荷 93磅/平方呎(450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95
武器
机炮 1门M61A2 20毫米火神炮
导弹
对空:
AIM-7麻雀中程空对空导弹
AIM-9响尾蛇短程空对空导弹
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
对地:
AGM-62
AGM-65小牛导弹
B-61战术核子弹
AGM-158联合空对地距外导弹
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
对舰:
AGM-84鱼叉反舰导弹
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
反雷达:
AGM-88导弹
炸弹 GBU-10、GBU-12、GBU-16
GBU-24、CBU-59、Mk-80
其他 AN/ALE-47诱饵施放系统
E-2C/D预警机
E-2空中预警机是由美国诺·格公司在1950年代末期研制的舰载空中早期预警与航空管制机,是美国海军目前唯一使用的舰载预警机,也是截至2011年为止两款服役中,以涡轮螺旋桨推进的飞机之一。它是全世界产量最大,使用国家最多的预警机。目前服役中的型号为E-2C与鹰眼-2000,最新改良型为E-2D。
型号版本:
E-2C:E-2B改良型,换装航电和雷达,造了63架,主要用于航母舰载预警机。
E-2C Group 0:使用APS-120雷达,1978年升级为APS-125,1984年升级为APS-138。
E-2C Group 1:换装T56-A-427涡轮发动机与APS-139雷达。
E-2C Group 2:换装APS-145雷达与ALQ-217电子支援装置(ESM)。
E-2C鹰眼2000 : E-2C全面升级版。更换NP2000型8叶螺旋桨并增强电机输出功率;提升后勤维修能力;使用洛马的LR-304电脑与20吋液晶显示;安装了CEC的USG-3传输套件。
E-2C
E-2D:先进鹰眼(Advanced Hawkeye),2007年8月3号首飞,2014年10月13日满足初始作战能力评估。更新航电系统、更换为AN/APY-9雷达、引擎更换为T56-A-427A、数字化驾驶舱和空中加油能力的改良型。
E-2D预警机配置图
基本信息
类型 预警机
生产商 诺格公司
乘员 5人:两驾驶员,战术情报官,航空管制官,雷达操作员
服役时间 1964年1月(E-2A)
造价 八千万美元
1亿7600万美元(E-2D,2011财年交机成本)
1亿7360万美元(E-2D,2015财年交机成本)
技术数据
长度 17.60米
翼展 24.56米
高度 5.58米
翼面积 65米²
空重 19,536公斤
载重 18,09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26,083公斤
发动机 2×艾利森或劳斯莱斯T56-A-427A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5,100轴马力(3,800千瓦)
性能数据
最高速度 648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474公里/小时
转场距离 1,462海里(2,708公里)
续航时间 无空中加油> 6小时
空中加油12小时
实用升限 10,576米
爬升率 13米/秒
翼负荷 355公斤/米²
推重比 0.19马力/磅(0.32千瓦/公斤)
EA-18G电子战飞机
EA-18G“咆哮者”(Growler)舰载电子攻击机,2007年开始生产,并于2009年底开始服役。为双座型F/A-18F超级大黄蜂基础上开发的特制机型,用于取代美国海军EA-6B徘徊者电子攻击机。机上的电子攻击设备主要由诺斯洛普·格拉曼提供。
EA-18G
基本信息
类型 舰载电子战飞机
乘员 2名
服役时间 2009年
造价 6820万美元(flyaway cost, FY2012)
技术数据
长度 18.31米
翼展 13.62米
高度 4.88米
翼面积 46.5平方米
空重 15,011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29,964公斤
发动机 2具奇异F414-GE-400涡扇发动机
推力62.3kN
后燃器推力97.9kN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1.8马赫
高度12,190米
作战半径 449海里,722公里(截击任务)
转场距离 3330公里(无弹药)
航程 23460公里(带2个AIM-9s)
实用升限 >15,000米
翼负荷 453公斤/平方米
推重比 0.93
武器
导弹 对空:
AIM-9
AIM-120 AMRAAM
对地:
AGM-158
AGM-154
对舰:
AGM-84
AGM-158C
反雷达:
AGM-88(HARM)
AN/ALQ-218电子作战吊舱
AN/ALQ-99 高频干扰系统
炸弹 GBU-10、GBU-12、GBU-16
GBU-24、CBU-59、Mk-80
※ ※ ※
创新体系工程基础理论和方法
推动系统工程理论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