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投入!

又一起幼童的高坠,从孩子脱离家长视线独自进入电梯,到从楼上坠地,不过短短数分钟,一个家庭,就此坠入地狱。

初步来看,据说窗台高度高于900mm,符合相关建筑规范,但是孩子的悲剧发生了,我们总要思考一下到底应该如何防范。

首先是家长,请所有带着幼童外出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每一次带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家长都要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有没有比较危险的的地方,如果在大型商场内,尤其要注意自动扶梯、垂直电梯以及中庭悬空处的栏杆,日常教育孩子不要在这些地方攀爬玩耍,如果碰到其他孩子在这些地方攀爬玩耍,也请多一声提醒。

带会走路会站立的小孩子乘坐自动扶梯,牵着他的手,尽量不要抱,如果抱着孩子尽量乘坐垂直电梯,如果不乘垂直电梯,那就一定要确定抱稳了,随时随地教孩子站在自动扶梯靠近中间的位置,告诉孩子他的身体、鞋子、衣服任何东西都不要靠近自动扶梯的侧面,要用手扶住扶手,但不要碰到下面的不动的部分。

带孩子乘坐垂直电梯,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电梯里跳跃,不要去挡门。

不要抱着孩子靠近中庭悬空处的栏杆,教育孩子绝对不可以攀爬栏杆。

住宅,办公室的陌生环境也要关注安全的风险,孩子虽小,安全问题也要随时说,哪里不让孩子去,哪些动作不可以做,初到陌生环境时就应该和孩子说清楚。这里要家长注意的是,带孩子搬新家,到其他人家中拜访,到办公室,要有人不间断地看顾孩子,不能让孩子脱离成人视线,有些风险需要提前判断并对孩子做出警告,比如说新环境的窗户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下面有没有供攀爬的家具?阳台栏杆是否容易攀爬?厨房在什么位置?有没有热的东西放在孩子够得到的位置?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带入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常常有许多风险因素,对成人,特别是经过培训的成年人,风险可控,但对儿童来说,就成了不可控风险。如果有一些工作场所无法与生活场所绝对分割,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划出活动的安全区,以及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危险区,对孩子的动态也要增加关注的频率。如果生活环境临近城市道路,要教育孩子不要到道路上玩耍。

有些孩子比较顽皮,家长看顾难度也会上升,这样的孩子一方面要充分和他讲清楚危险,另一方面也需要由家长提前防范风险,比如说关闭并锁死窗户或者移开放在窗户下面的家具,关闭通往厨房的门,关闭通往阳台的门,在环境中设立安全区,阻挡孩子进入危险区域。

在自己长期生活的环境中寻找儿童的安全区,让孩子有一个能够相对自由活动的区域,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中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利益考虑得比较少,城市中能够提供给儿童的安全活动场所非常不足,各种各样车辆行驶在公共道路和小区道路上,路边和小区里停着的车辆都会对儿童的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家长要教育儿童永远不要在停车场玩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蹲在汽车前后左右玩耍,司机朋友在上车前也一定要在车辆四周巡视一番。

中国目前所有的建筑规范基本都是针对成人的,只有学校建筑中有针对孩子的特别规定,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公共建筑设计时对儿童的安全考虑并不充分,后期在招商过程中会有一些培训机构将教学点设置在大型商场中,也会有一些游乐设施设在这些公共建筑中,这些教学点游乐设施都不是学校,却事实上起了部分学校的功能,主管部门应该对此提高警惕,这些教学点的建筑设计应该参考学校建筑,至少有部分建筑设计的规则应该参考学校建筑,或者学校建筑规范应该有校外培训机构的要求。这是对我们公共建筑内部功能随着招商业态不断调整,对建筑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如果可能,孩子出入频繁的区域,其通道及活动区域应该考虑儿童的特殊要求。

公共建筑可以考虑设置儿童安全区,以更加细致的工作来降低儿童活动的安全风险,配置儿童安全志愿者和巡视员,在关键部位监管安全风险,提醒儿童不要进行危险动作。这会降低家长带儿童外出的看管压力,吸引家长的活动和消费,也会降低公共建筑本身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这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活中的许多消费都可以经由线上完成,唯有儿童玩耍的需求,单靠网络是无法完成的,公共建筑有意通过服务儿童来引流家长,就应该在儿童安全方面做更多的深入考虑,保障儿童安全。

关注儿童安全,这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的很多家长从自己的家乡进入大城市,对在大城市生活的安全风险是估计不足的,这也造成了不少儿童的意外事故,社会应该关注这方面的需求,利用公共宣传工具,在公共场合宣传防范此类风险的方法和手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