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这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督工也该少说两句

昨天下班赴约吃饭,正巧路过四行仓库纪念馆,然后就看到了以下惊人的一幕,我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在自卫反击烈士陵园。《八佰》的争议也不是一天两天,各个角度论述的文章也是车载斗量,我只想批驳下督工这种以为自己有点知识翻了两本历史书就可以代表人民群众的民粹行为。

500

电影我看了,不说有多好但确实值回票价。中国的抗日战争要拍一部普通观众爱看的电影难不难?我觉得难,难就难在观众天然爱看大片,中国抗战能拍出大片既视感的题材拿不出几个。管虎的选点我认为从市场和艺术冲突的角度来看选得很好。

鸡蛋碰墙璧的悲壮,德械师的打扮,地处租界边缘的天堂与地狱泾渭分明,一听就是适合艺术创作的故事。整个故事看下来,我确实没有被人造的英勇悲壮所打动,但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真实地讲述了中国人从事不关己的执政者抗战走向打总体战、持久战、全民族抗战的心路历程,很好。

军迷们的吐槽完全可以理解,这里除了屁股怎么坐的问题,更多的是为了壮烈而壮烈。但是从我与朋友们的沟通中,那些军迷嗤之以鼻的东西恰恰给普通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对比当年的集结号,我认为《八佰》更好,好在哪?好就好在拍的是国民党,怎么神剧都是被逼上岛的国民党。

集结号一开场让我尴尬癌发作的美式CQB推进就直接让我一生黑,毕竟这说的是我们自己人,我们赢得了战争怎么就非要拍出一股美国味?难道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我们当年的战术都白爬了?

话说回来,四行仓库纪念馆是我们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是台湾的两蒋陵寝,有什么不能说的,怎么就屁股坐歪了?大家可以看看桌子上留的东西大多数是烟和酒,来祭奠的都是成年人并且男性居多。我们说《八佰》这不好那不好,请问之前哪一部主旋律爱国主义电影有这样的社会效应了?按你督工的路数就能保证效果更好?我看不过是再次落入专家说好,领导说好,市场不买账的老套路里。

八佰虽不算一部教科书,但是它是一个坐标系,让后来的导演知道你起码不能比八佰差。督工说这是文化毒药,这是资本精英的甜蜜陷阱,我倒是想问问,你如何解释一大批战斗在维护国家利益第一线的同志们和我抱有相同观点?谁给你的权力代表了普通民众?说到底你代表的只是民粹,或者说代表的是舆论场所需要的炒作罢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