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安倍晉三宣布辭職 引發黨内分裂或波及野黨參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28日下午在記者會上宣布,因舊病復發,将辭去首相職務。
至于新首相人選,自民黨将在9月1日召開總務會議,确定自民黨總裁選舉日程,當選的總裁即直接出任首相。安倍表示在下任首相選出之前本人繼續擔任首相。
在此之前,已有消息稱安倍已經決定辭職,在當天下午的記者會上對這一決定作了說明。
安倍患有潰瘍性大腸炎,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出任首相時曾發作過。第二次就任首相以來近8年,今年7月中旬開始身體狀況惡化。8月上旬的檢查确認舊病復發。首相任期還有将近一年,一些政策尚在推進中,而且疫情也沒有平息,這個時候辭職,各方及本人深表遺憾。
65歲的安倍晉三自2012年第二次出任首相以來,連續任職近8年,剛剛在本月24日刷新連續人氣最長日本首相紀錄。今年以來,圍繞疫情對策、人事任命、經濟對策等一些列課題,安倍晉三本人以及安倍内閣支持率不斷下滑,日本輿論早有安倍晉三可能提前辭職的聲音。
日本經濟新聞6月5日至7日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安倍内閣的支持率已經降至38%,為2012年12月安倍晉三第二次上台後的最低水平。據朝日新聞于2020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實施的輿論調查,全國選民中66%的人反對安倍連任下任首相,僅26%的選民投了贊同票。

關于“下一任首相”的猜想眾說紛纭。日本《讀賣新聞》6月5日至7日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的支持率26%,位列第一。也有意見稱财務大臣麻生太郎和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為下一任總裁的有力人選。但這一傾向遭到内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和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的強烈反對。除了石破茂和岸田文雄,菅義偉、防衛大臣河野太郎、麻生太郎都被輿論認為有可能出任下一任首相。
安倍首相表達辭職意思後,自民黨召開了臨時幹部會議,協商後任總裁的選舉問題。
根據《内閣法》第9條,首相遇到事故等或不在位時,由預先被指定的國務大臣執行臨時内閣總理大臣職務。但安倍表示,在自民黨選出總裁并接任首相之前,自己将繼續擔任首相。
安倍于24日上午10點曾抵慶應大學醫院。傳聞說,他到慶應大學醫院是接受一種叫“GCAP”的療法,一次需要數小時,每周要進行一次,目的是清除損害大腸的白血球。用機器将血液取出,然後将炎症的部分清除,再将血液送回身體。有點像透析。
截至24日,安倍的首相連續在任天數達2799天,排名連續在任天數第一。安倍首相2007年因健康不良辭去首相一職。2012年9月在自民黨總裁選中取勝,再次擔任首相。同年12月與公明黨聯手從民主黨手中奪回政權。2015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因無競争對手而無投票再當選,2018年戰勝對手石破茂實現總裁三選。在國政選舉上,自民和公明合作,連續6次取得國政選舉勝利,建立了“安倍一強”體制。

但圍繞學校法人“森友學園”,曝出财務省篡改公文事件,被指公物私用的“賞櫻會”事件,與首相官邸關系親近的東京高等檢察廳前檢察長黑川弘務因打麻将賭博問題辭職,河井克行原法務大臣夫婦在廣島賄選事件,對應新冠病毒蔓延不利,2020年二季度(4至6月)實際國内生產總值大幅下挫等,再加上其健康不佳問題,導致支持率大降。
今後,不論誰接任首相,都将面臨解決諸多課題的壓力。一強倒下之後,更是在野黨對執政黨發起進攻和壯大勢力的最佳時機。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日本正面臨第二波新冠疫情反彈的威脅。8月以來,單日新增連續多日超多1000例。數據顯示,截至27日,日本已累計确診65763例。
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在疫情情況下辭職是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安倍回應,“在新冠疫情期間辭職,向國民表示由衷道歉。”他說,現在最主要的議題之一是如何全力應對新冠疫情,面對冬季可能的疫情暴發,如果要進行政府換屆,只有現在這個時機。
安倍表示,疾病會影響首相職責,也難免會做出一些錯誤判斷,所以才決定辭去首相一職。今後,将作為一名國會議員繼續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