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的关系~一个摄影师的视角

人和动物的关系经常有各种新闻见诸报端,比如最近因为一个小女孩把一只宠物狗带到大街上,宠物狗挣脱锁链,把一位耄耋老人带倒,并让老人受伤离世的消息。惊动了媒体也惊动了众人。

作为一位拍了20年的摄影师,碰到了很多人和动物在一起的场景。

下面我用我拍摄的几张照片并加上我的解说。发给观察者网的各位朋友,观察者网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高手云集,请各位朋友发表高论,在下洗耳恭听。

500

500

500

《肩抗小猫的老人》难忘的瞬间之3。

照片拍摄时间

2013年6月份。

照片拍摄地点

山东诸城市桃林镇的上刘家沟。

2009年,麦收的季节,我来到这个小山村,偶尔碰到这位扎辫子的老人,我就拍了几张,以《清朝遗老》为标题发表,明知道这位老人不可能是从清朝过来的,但清朝的印记依然,叫他“遗民”也无不可! 4年过去了,有一天的清晨,因为醉酒醒得早,一个念头再也按捺不住,心想,这位老人还在吗? 马上开车,跑了30多公里,终于见到了刘维运老人。

最后这张照片是2009年拍的

经过问询村民,终于打听到老人的家,原来老人一辈子单身,目前靠他的侄子赡养,老人独居在一所旧房子里,和一只小猫为伴,我敲开老人的家门,开门的老人的背上,竟驮着一只小猫,要不是我去屋里拿出一个板凳让老人坐下说话,小猫一直就在老人的背上。

和老人攀谈,老人说:他叫刘维运,今年93岁,生于1920年,比清朝的灭亡晚了九年,是这个山村辈分最大的人。早年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只是时间很短就回家了。

问及老人扎小辫的原因,老人说:小时候爷爷,爹爹都扎小辫,自己也喜欢扎,他的母亲一直为他扎小辫,后来形成了习惯,就一直没改,看出,老人的性格有倔强的一面。

看到老人的屋里有一个铜脸盆,问啥时候的? 老人说,年轻时候花了一块大洋买的,用了70多年,仍然光亮如新。

文章发表后,有的网友就说,你怎么不把这桶脸盆买下来,我想这铜脸盆陪了老人一辈子了,我怎么能夺人所爱呢?

攀谈半天,心想该给老人留点钱,老人死活不要,说:用不着,我只好把钱放在窗台上,匆匆离去!

老人一直送我到门口,我想,下次冲洗出照片,还要去看望这位憨厚的老人的。

不知不觉过了一年,2014年6月11日,我又去看老人,带着买好的东西,走到老人的小院,大门紧闭!

问了邻居,说去年的秋天,正在院里子收拾的他,突然感到不舒服,就去屋里炕上休息一会,上炕躺下,就没起来,就这样静静的走了。

500

《暮归》难忘的瞬间之5。

照片拍于2009年的春节。恰好过了整整10年。

照片的拍摄地点是位于坝上蛤蟆坝村。

这张照片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很多朋友要我把它做成壁画,放在家里。

最近网上有很多关于摄影摆拍的话题,比如古榕树下那老农和牛,某江上的渔火。某些山村的晨雾。都是摆拍装饰的结果。

我向来对摆拍嗤之以鼻,我拍摄的场景都是我敏锐的观察到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抓拍到真实的场景。

一件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具有史诗性,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价值

2009年的春节,我跟朋友一起在蛤蟆坝,漫步在这个小山村,我看到暮归的羊群,同时也看见了这只狗,我选好角度,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我拍到了这幅图片,这幅图片的价值是使人思考很多人和动物,人和家畜的和睦相处问题。看了这幅照片,谁不觉得这条狗和我们人类有一样的思维,一样的感情呢?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人类创造了文明,却毁坏了环境,人类存在的1万年间,灭绝了世界上80%的大型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是一种可恶的动物。

500

《宝贝儿再见》

难忘的瞬间之九

照片拍照时间

2014年的初夏,距今正好过了5年。

拍照地点

诸城市开发区的一个居民楼里。

为我的好朋友儿子婚礼拍照,在新娘就要离开自己的家的时候,和自己心爱的伙伴告别,我抓住了这一感人的瞬间。

500

《猫冬》难忘的瞬间之6。

照片拍摄时间

2011年的冬天,距今已经过了8年

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吉林的榆树一个小乡村

对于猫冬这个词,可能很多人,不好理解,看了照片,大家应该明白这个词的来历。

携友赴雪村,

狗咬巷子深。

情暖小烧熱,

茬粥香喷喷。

吉林榆树是我去东北经常造访的地方,这里是产粮大县,大豆玉米是主要农作物。在榆树,如果不吃榆树干豆腐,不喝榆树大碴粥,榆树就白来了。2011年最寒冷的季节,榆树摄影家协会武主席说:老苏,今天带你去乡村转转?我说,太好了,进农家是我最爱啊。武主席亲自驾车,拉我去了一个偏远的乡村。

来到村子,一垛垛玉米映入眼帘。狗咬的疯狂啊,很怕挣断绳子。鹅毛大雪飘着,手冻的伸不出来。进到农家,热腾腾的大火炕,香喷喷的大碴粥,白菜炖豆腐,蘑菇炖小鸡,辣辣的东北小烧烧的我食管疼啊,但心里热乎乎的。酒饱饭足以后,主人家的大花猫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大花猫就是在炕头睡觉吗?我问,女主人说:别看它睡觉,耳朵灵着呢。正说着,大花猫嗖的一声蹿下炕去,我带相机冲出去一看,一只大老鼠被大花猫叼着一蹦一跳的消失在院子里。我眼疾手快,总算抓到几张。女主人说,村子里粮食多,老鼠就多,大花猫从来不缺吃的。因为村里人都养猫,没人下老鼠药。唉,我又想去东北了。

500

《人猴情》,难忘瞬间之十

照片拍于2013年,加德满都的烧尸庙

一位印度教徒和猴子和谐相处的场景,令人感动

为什么人和动物能和谐相处,是因为动物和人有了一个彼此信任的关系。

要建立这样的关系并不容易。

这种场景在中国很难看到,我曾经见过一个视频,是在峨眉山,一个小伙子把包包有炮仗的纸包扔在路边当食物把猴子炸的吱哇乱叫,而炸猴子的一帮人却在旁边哄笑,这说明某些国人的素质确实很差

500

《神庙的日常》,难忘的瞬间之十一

照片拍于,2013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巴德冈的一个神庙,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把神庙当成了自己的家,对景点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有非常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在神庙的台阶上晒衣服,官方也不会干涉,我认为这才是一个风景点的应该有的景象

看看我们国家的景点,用栏杆把观众拦得远远的。

所有的重要文物都不能靠近参观。春节我去西安看兵马俑,人山人海中兵马俑还不如在电视上,在网络上看得清楚。现场感觉特别糟糕。

500

《索吻》难忘的瞬间之13。2016年的12月,在内蒙古根河的驯鹿公园。面对女孩的索吻驯鹿一脸茫然。

500

《无题》 难忘的瞬间之二

照片拍摄时间

2013年秋天

照片拍摄地点

尼泊尔加德满都猴庙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我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心中一动,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场景果然,这张照片得到很多朋友的共鸣

还有更多的人和动物的照片,先发这些吧。

50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9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