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那些潜藏在语文书里的“伪文”……

文/李珍(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引言:

近年来,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频频出现“伪文”的争论屡见报端,闹得沸沸扬扬。而今,随着部编本教材在2018年秋天全面投入使用,这套教材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它存在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笔者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首次尝试对争议频出的外国文学选篇做了正本清源式的系统梳理,对其在选篇来源、作者署名规范、内容准确性及改编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而细致的挖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的建议。希冀本文的出现,能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对当下的语文教材编写者和出版者有所启发,也为这场曾经深陷泥潭、无休无止的争论提供一个客观、准确的声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作为莘莘学子亲近研习母语文化的重要依据,在选篇的呈现上应当严谨、规范,容不得半点纰漏和马虎,近年来普通读者间屡屡掀起的纠错高峰,从侧面反映了该问题受重视的程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任重道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语文教材中,除了优秀的本国作家作品,各版本教材都收入了相当比例的外国文学篇目。以2012年的人教旧版《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为例,据笔者粗略统计,整个小学阶段收录的外国文学作品共有51篇[1]。

本文就以这些入选的外国篇目为研究对象,追根溯源,对这些选文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番追踪、查考、对比,发现教材在选篇来源、作者署名规范、内容准确性以及改编力度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作者署名错误、不规范甚至缺失的现象较普遍

署名权是一个作者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这一点不分中外。值得肯定的是,教材中的大多数选文都做到了为原作者、译者署名,但是在署名的准确性、规范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首先是准确性。

细心的读者可能都发现了,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一文作者署名为“(苏)瓦•奥谢叶娃”,这和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文的作者“(苏)符•奥谢耶娃”似乎很相似。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

通过查阅,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同为一人,即苏联女作家瓦连京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谢耶娃(Valentina Oseeva)[2]。不同时期的译名可能会有差别,但是至少在同一套教材中这种“同人不同名”的现象应当坚决杜绝,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扰。教材中的两处译名宜统一为“瓦•奥谢耶娃”。

此外还有五年级下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作者原名为Mark V. Hansen(马克•汉森)[3],教材中却署名“马克•汉林”,“森”“林”之别令人疑惑。

六年级上册的《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署名“(俄)斯克列比茨基”,查来查去令人不知所以然,原来作者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海燕》(入选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作者高尔基,“斯克列比茨基”是“高尔基”的原名。此处不用通用名有故弄玄虚之嫌。

不过最大的“乌龙案”也许已经尘封很多年。六年级上册的《穷人》,入选小学语文教材至少已经有二十载光阴,作者署名一直是大名鼎鼎的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但是笔者用英文索引老人家的著作年表无果而终,非常戏剧化的是,却在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一首题为How Good Are the Poor(《穷人之善》)的叙事长诗中得到了印证[4]。该诗虽然是诗歌的形式,内容却与教材中的选文如出一辙。究竟是教材编选者张冠李戴,还是作家创作题材雷同?这一点期待教材编选者和广大方家进一步验证。

其次是规范性。

二年级下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文,作者署名“瓦茨”。这个名字很奇怪,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是那个发明家瓦特的兄弟吗?教师却无力解答,因为这个作者名明显不像“牛顿”这样有名。更有好事者和辅导书将其和某个英国画家联系起来。众所周知,英语中的姓名是名字在前,姓在后,这一点和汉语正好相反。那么这个“瓦茨”到底是名还是姓?

原来,本文系由一本名为Too Many Kittens(《猫咪太多了》)的绘本改编而来,作者为美国作家Mabel Watts(梅布尔•瓦茨)[5]。真相大白,种种解释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编选者的失误也值得反思:一是署名不全面,二是缺少国籍。

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个例子:四年级下册的《自然之道》一文。这篇作者署名为“伯罗蒙塞尔”的文章被很多读者怀疑是伪文,甚至有读者专门在天涯论坛撰文“求破解”。怀疑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教材说作者是“美国作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却无从查考;二是文章内容属于奇闻异事,教育意义明显,在找不到作者而教材又有伪文“前科”的情况下,难以让人信服。

事实是,这是一篇货真价实的英语原文,作者为Michael Blumenthal(迈克尔•伯罗蒙塞尔),发表在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上,原题为Human, All Too Human Tampering With Nature On A Remote Isle[6]。

此外还有五年级下册的《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作者原名Joan Aiken,此处署名“尤安•艾肯”欠规范,因为Joan在汉语中已经有规范译名“琼”,所以规范署名应为“琼•艾肯”。

六年级上册的《这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作者是Chief Seattle,教材署名“西雅图”,宜补充为“西雅图酋长”,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除去上述署名的文章外,还有少数选文缺少作者署名。

如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傲》一文,教材仅说明是“李荷卿译写”,事实是该文并非“无名氏”所写,而是改编自Jerry Harpt(杰瑞•哈普特)原题为True Forgiveness(《真正的宽恕》)的文章。

三年级上册《给予树》一文,教材仅说明是“郑恩恩编译”;同一册的《好汉查理》一文,也仅注明是“宏巍编译”,缺少最基本的作者信息。根据笔者查考到的信息,前文当来自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Christmas Cheer(《心灵鸡汤之圣诞欢歌》)一书,作者署名Kathleen Dixon(凯思琳•迪克森)[7];后文笔者经多方努力仍没有找到出处,希望编选者能做出补充说明。

此外还有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教材没有任何关于作者、编译者的说明,而事实上是,这篇原题为Catch of a Lifetime的文章是各种英文读本的大爱,想要获得作者James P. Lenfestey(詹姆斯•冷弗斯特)的信息易如反掌。

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文,同样也是没有任何说明,而这篇文章还同时被选入了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作者是大卫•欧文(David Owen)。

2选篇来源不纯正,导致内容失实

五年级上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小学语文教师们一定不会陌生,因为这篇文章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要修订一下,而每次唯一修订的地方就是开头第一句话里的时间。

在2002年最初版本的教材中,课文是这样的:“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但事实是:1989 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可想而知,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所以到2004年,在经过一番调查后,教材将这个地方改为“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没错,读者经过查考发现:1994年1月17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了一场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

但问题又产生了:地震时间是当地的凌晨4点31 分,而凌晨的学校里哪来的学生呢?

于是到2005年,教材又进行了修订,开头变成了“有一年”。

这样做理论上是没问题了,但是读者,尤其是教师也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虚假的故事。否则哪一场大地震那么大,都伤亡30万人了还不敢指名道姓?尤其是作者“马克•汉林”本身就是错误的,该故事简直无从查考。教师都认为它是不真实的,如何来向学生“声情并茂”地传达这背后的情感呢?杭州著名的独立教师郭初阳就专门诉诸媒体,控诉这个问题,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那么,真相究竟为何呢?笔者经过多方查考,最终从侧面找到了这本书的出处——初版于1944年的《心灵鸡汤》,证实这是一篇原文,原题为Are You Going to Help Me? [8]。

而细读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居然是:“1989年,一场8.2级的大地震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几乎将亚美尼亚夷为平地,夺去了超过三万人的生命……(In 1989 an 8.2 earthquake almost flattened Armenia, killing over 30,000 people in less than four minutes…)[9]”,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

再进一步搜索我们发现,亚美尼亚大地震在世界地震史上都有记载,不过时间不是1989年,而是在1988年12月7日,此处应为原作者的笔误。但是该文的某个译者稀里糊涂地就将Armenia(亚美尼亚)和America(美国)混为一谈,还把“30,000”看成了“30万”,实在是大笔一挥、离题万里,令人唏嘘!

令人遗憾的是,教材选用了这个版本,在面临质疑以后又没有去追根溯源,才导致了一错再错、越错越离谱,时至今日教材已退出历史舞台了,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3改编过度,歪曲作品原貌以及作者本意

如果说前述的种种错误还是违背编选者本意的、纯属不经意而为之的话,那么下面所说的几种情况就是编选者有意而为之的结果了。

为了使教材更好地满足教学意图,方便学生阅读和使用,也有时单纯为考虑篇幅计,一般文章在选入教材时都会做适当的改编或删节。如本文上面提到的很多文章,在选入教材时,可能在题目、段落或者用词等多方面都做过改动。对这一点,教材大多都做出了说明,读者也基本都可以理解。比如,入选教材的两篇法布尔的文章,原文篇幅过长,删节后结构明显紧凑了。

但是,排除篇幅、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等诸多的因素,有个别文章的改编完全歪曲了作品原貌和作者的本意,而且对学生的知识、情感认知又毫无帮助,就显得有点突兀、让人匪夷所思了。

以三年级下册为例,《七颗钻石》改编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七头大熊》(Seven Bears),完全颠覆了作者原来设定的意象,难道仅仅是因为“钻石”比“大熊”更优雅、更好听吗?改编之离谱,托尔斯泰的读者又要以为是杜撰了。

还有《小狮子爱尔莎》一文,第三段“有一天傍晚,来了一头犀牛……我大声呼喊,爱尔莎从远处跑来,勇敢地和犀牛搏斗。犀牛敌不过它,掉头跑了……”,原文是“We … saw Elsa and the rhino facing each other… the rhino, snorting angrily, retreated with the cub in hot pursuit…(我们看见爱尔莎和犀牛对视着,……犀牛不情愿地哼哼着后退了,这家伙还一顿狂追)[10]”,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呼喊”“搏斗”的情节。

第五段“驴子吓得四散奔逃,有一头被爱尔莎抓伤了。这时候我才想起,兽类在夜里容易发兽性。我用鞭子着实教训了它一顿……”,原文是“I gave her a good hiding…I felt guilty at having underestimated her natural instinct…(我打了她一顿……我后悔自己低估了她的本能……)[11]”, 不仅这一“鞭子”是编选者硬生生加进来的,前后顺序也颠倒了:原文是作者在打了爱尔莎后才意识到自己失察失职,内心满是自责和愧疚,而不是文中的意识到了问题还“用鞭子”教训小狮子一顿。

如此改编的必要性何在呢,是想给学生传达什么呢?作者本身是一名女性动物学家、动物保护主义者,这种改编完全不符合她的形象。文章是从她的Born Free(《生而自由》)一书里“浓缩”而来的,编选者一定颇费了一番功夫,但是浓缩不代表可以随意篡改情节,更何况这种篡改带给学生的甚至是负面影响呢?

4个别篇目或出处有误,或缺乏作者和出处,疑似“伪文”

除了作者、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有些文章的“身世”不明,有诸多可疑之处。

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一文,教材说明是选自《伊索寓言》,但是笔者在搜索了包含超过655个故事的英文版《伊索寓言》[12]以及其他多个版本之后,证明这恐怕是个美丽的误会:伊索并没有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五年级下册《多加了一句话》一文,不仅没有作者、出处,这么“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故事,就连故事的主人公都无名无姓,仅以“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称呼。所谓越神秘越有趣,很多小读者读后都按捺不住好奇,问老师:这位“法国著名诗人”究竟是谁呢?

研究语文教材的都知道,北师版语文教材同样收入了这个故事,题为《语言的魅力》,不同的是文章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法国诗人让•比浩勒。

然而同样的问题:在英语世界如此家喻户晓的一则佳话,笔者众里寻“他”千百度,却找不到和“让•比浩勒”或者某位“法国著名诗人”的关联。

出人意料,很多人读到这个故事都是在营销界达人特丽莎•利兹(Teressa Iezzi)所著的The Idea Writers一书中。不知教材的编选者所依据的“底本”从何而来?该文的著作权归谁?这是又一个美丽的巧合吗,还是仅仅是某位编选者的得意之作?

平心而论,在眼下众多版本的教材中,人教社的教材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作为编选者还是出版者,出现个别差错也尚可理解。

但是,作为千千万万双眼睛都在瞩目的一套教科书,出现这么多问题,似乎不应该。

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改进,在孩子们眼中一向“神圣”的教科书的编写能够日趋科学、规范、人文、人性,至少在一定时间内能经得起推敲,活泼不失严肃,优美不失严谨;而非一套流水账,年年都需要改头换面。这是作为一套教科书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我们万千小读者、大读者和老读者的由衷期待。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Valentina Oseeve[OL]. http://encyclopedia2.thefreedictionary.com/Valentina Oseeva

[3] Mark Victor Hansen[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k_Victor_Hansen

[4] [OL].http://www.gutenberg.org/files/8775/8775-h/8775-h.htm#link2H_4_0145

[5] Mabel Watts. Too Many Kittens[M]. Racine: Whiteman Publishing, 1963

[6][OL].http://articles.philly.com/1989-07-26/news/26134678_1_sea-turtles-young-turtles-hatchling

[7] [OL].http://www.chickensoup.com/book-story/23055/17the-giving-trees

[8][OL].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yUqq_s-_cPIC&pg=PA100&lpg=PA100&dq=Are+You+Going+to+Help+Me?+By+Mark+V.+Hansen&source=bl&ots=WYRVYm

[9] Jack Canfield, Mark V Hansen.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M]. Florida: Health Communications, 1993:360

[10] Joy Adamson. Born Free: The full story[M]. London: Pan Macmillan, 2011: 37

[11] Joy Adamson. Born Free: The full story[M]. London: Pan Macmillan, 2011: 69

[12] [OL].http://www.aesopfables.com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