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上天也打架

500

  作者 | 徐观

  “哦,不要打不要打。”

  8月14日,两位东航旅客在机舱内打架的视频火了。

  在这段网传热门视频中,一位身着深色短袖的男子右手紧紧揪住身穿条纹短袖的男子,左手不停向其挥拳击打。条纹男子则全程被压制着坐在座位上,右手不停地试图阻挡深衣男子的攻击。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旁的空乘人员几次试图拉住打人男子的手,但没有阻止成功;另一位白衣女子则走上前到两人中间,一直尝试将两人拉开。

  在这趟航班中,还有几位未成年旅客目睹了此番冲突画面。在中间座位上,一位女性旅客将小女孩紧紧搂在怀里,用手捂住女孩的耳朵;一位小男孩站立着在一旁观望。画外音中,其他乘客的劝说声显得有些惊慌:“不要打。”

  舱内冲突确有其事。8月15日,东航方面回应中国新闻网称,8月14日,公司三亚至浦东航班下客过程中两名旅客发生冲突,空保组、乘务组及时处置并进行安抚,后经机场公安调解后分别离开。

  “在飞机上打架,调解后就能离开吗?”“这难道不是殴打吗?这种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利益和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难道不应该拘留吗”……不少人在看完视频后对调解处理的结果表示质疑。

  令大众困惑的地方在于:此次冲突是否属于扰乱客舱安全秩序的行为?视频中两名男子的行为有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后续的处置是否得当?

1

冲突因取行李的意外而起

  南风窗记者联系到一位上海旅客孙女士,她目睹了此次冲突的发生并用手机拍摄下打架画面。

  8月14日,孙女士及好友结束了在三亚的旅途,搭乘14时50分从三亚飞往上海的MU5378航班。15时10分许,飞机于三亚凤凰机场起飞,并于18时30分左右落地上海浦东机场。孙女士和朋友的位置是经济舱的前几排,该趟飞机坐得还挺满的。

  孙女士回忆,事情是发生在飞机落地滑行的过程中。落地时天色未晚,因而视频中从舷窗望出去还是蓝色的,并非一些网传发生在飞行中。当时大家都在座位上等候着飞机滑行结束,突然朋友告诉她:“打起来了!”她才注意到并记录下冲突一幕。

  孙女士称,冲突发生因取行李而起。飞机还在滑行中,深衣男子就解开了安全带,起身去取行李。“那个人起来拿行李,也没有任何人阻拦。空乘人员就坐在对面。”孙女士称,深衣男子的行李在取下来时蹭到了条纹男子的脸上,对方就打了深衣男子一下,很生气地问他:“你故意的吗?”

  随后,两人就打了起来。其他乘客都不太了解情况,没有人上去阻止。只有两人的家属在不停地喊:“你们快点来人拉一下啊!”

500

视频截图

  孙女士指出,视频中的白衣女子就是条纹男子的家属。她事后对航空公司当时的处理方式持质疑态度,认为在场工作人员既未在冲突发生前及时阻拦旅客在滑行过程中取行李,也没有在冲突之中将两人拉开,打架过程持续了数分钟。

  直到飞机停稳、打开舱门,孙女士和朋友下飞机的时候,两人仍在争执。

  8月17日,南风窗记者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去电了解机舱内发生事件的详细经过,截至发稿前,记者未收到回应。浦东机场公安方面对记者表示,不透露有关细节,两位旅客确经调解后离开。

2

律师认为调解处理并无不当

  对于最终稿的调解处理结果,不少人表示不解。

  记者与一位从业数年的航空业内人士探讨了这件事情。在他看来,如果只是旅客间的矛盾,机组人员首先要做的是先缓和双方情绪,最重要的是严防影响航空安全,以安全为第一要务。

500

  他倾向认为机组的处理是合理的,作此判断的依据是两位旅客的冲突并没有影响航空安全与其他旅客安全。之所以判定没有危及飞行安全,是因为此事中当事人没有攻击驾驶舱,没有损坏航空器,没有攻击机组,没有攻击无辜旅客,很有可能是双方纠纷引发一方动武。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由另一方旅客自行起诉人身伤害较为合理。

  有人质疑,在机舱内打架难道不是严重危害飞行安全吗?是否触犯了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广东金宏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赵善启称,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一般推撞打架、口角争斗而不足以危及飞行安全的,并不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赵善启认为,从视频内容看,两人在座位处有打架的行为,但尚未危及飞行安全,很难以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进行定罪处罚。

  不过赵善启则也认为,该视频中的冲突行为扰乱了航空器上的秩序,惊扰了其他乘客,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节较重条款: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如果不予处罚,对以后航空器秩序的管理也会带来不良后果。”赵善启指出,如果同行旅客对于处理结果持质疑态度,可以选择通过机场公安的信访部门反映有关情况。

  广东深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中分析认为,对事件性质的判定应看是否发生在飞行期间。在飞机已经落地、发生在打开舱门下客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殴不足以引起危及飞行安全的后果,可按一般治安案件处理。如未发生轻微伤以上的伤害后果,机场公安调解处理并无不当。

3

​飞机上打架,屡禁不止

  梳理近年来曝光的有关新闻,对于此类机上打架事件,通常最终由机场公安部门登机处理解决。对于涉事乘客,以影响飞行安全和扰乱机场秩序,被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有在飞机上打架受伤的:2015年10月25日,瑞丽航空DR6525航班停靠后舱门尚未打开时,男性旅客闫某和女性旅客张某因拿行李过程中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造成旅客张某身体多处受伤并影响到机上其他旅客下机秩序。因扰乱航空器秩序,旅客闫某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旅客张某被处以罚款200元。

  有因为争吵导致飞机返航的:2016年12月16日,从北京飞往海口的国航CA1361次航班上,两名乘客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发生肢体接触,干扰客舱秩序,导致飞机起飞一小时后返航。最终,首都机场公安分局对两乘客均做出处以拘留10天的处罚。

  也有从飞机上就开始争执一直到落地还打起来的:2018年10月12日,在武汉天河机场,5名乘客曾在飞机上曾因座椅靠背问题发生过口角,下飞机后再起冲突,扭打在一起,现场秩序一度混乱。民警调解无果后,依法对5人分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有媒体进行统计后得出,机上座椅靠背靠后、“熊孩子”吵闹、行李架取行李是造成机上打架的三大主要因素。

  机上纠纷,显然不能图一时畅快。有人希望通过纳入民航旅客黑名单来发挥震慑作用。2018年,民航局公布首批《民航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名单》,86人被列入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记录,其中有2位旅客的案由即“扰乱客舱秩序而被处以行政处罚”、“在飞机上寻衅滋事而被处以行政处罚”。他们从当年的6月1日起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一年。

500

  2018年,民航局公布首批《民航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名单》

  虽然有红线在面前,飞机上打架的现象却难以杜绝。民航部门坦言,“限乘”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并不能够冀望其杜绝不安全的出行行为,采取法律手段处罚行为性质严重者也是必要的手段。

  总有人就是打架也要上天。要严防和严惩的,就是这种胆大包天的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