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条辟谣文章:国标调整与伊利蒙牛无关,农垦乳业联盟不是光明等组织成立的

    你咋不惊死

    用脚投票不是正解,是监管机构无底线偏向企业忽视消费者利益下的无奈之举。

    保护小馆子也不等于迁就小馆子。降低卫生标准照顾小馆子那它们永远也不会去改进。奶业新国标出来快十年了,蒙牛伊利有没有底气说我们现在把标准恢复到老国标的水平?显然没有,不然执行更高标准的农垦乳业联盟它们为什么不敢加入?

再转一条奶粉揭秘的辟谣文章:

太长不看版:①国标调整与伊利蒙牛无关。②农垦乳业联盟不是光明等组织成立的。③该文起因结论均为捏造,通篇扯淡。(图一)是一个在中文互联网上传播由来已久且备受推崇的国产乳制品谣言,该谣言表示,2010版生乳国标部分指标的调整是由伊利蒙牛主导,并虚构“光明等企业不赞同”后组织农垦乳业联盟,明示“光明等企业”的产品优于蒙牛伊利。多年以来,这个谣言隔三差五被有心人挖出来一次,蒙牛伊利一次次被互联网看客们唾弃,光明乳业也一次次被推上华山之巅。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图二)GB19301生乳国标新旧标准的比对。2010年3月26日,原国家卫生部发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该标准共66项(图三图四),其中第一项就是“GB19301-2010生乳”。2010版生乳国标将蛋白质从≥2.95g/100g调整到≥2.8g/100g,将菌落总数从50万调整到200万。但同时增加了多项生乳旧国标中没有的污染物限量与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该生乳标准发布后,业界一片哗然,将该标准称为“史上最差生乳国标”,2011年,北京晨报、扬子晚报均报道传闻的“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给自己起草国标”(是的,当年的传闻中是包括光明在内的三大乳企,图五图六),文章结尾以多个参与制定国标的专家之口确认,最终版国标的制定发布,均“没有企业代表参与”(图七)。2013年6月5日,由于互联网上有关国产奶制品的谣言甚嚣尘上愈演愈烈,原国家卫计委在官网发布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明确了标准出台的过程与参与单位,并科学分析了生乳新国标蛋白质与菌落总数调整的原因和决策依据(图八图九图十)生乳国标是强制性标准,该标准发布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所有销售的生乳都必须执行该标准。但与此同时,与生乳国标同时发布的两项牛奶终产品标准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均明确要求,蛋白质必须≥2.9g/100g。也就是说,贴线合格的生鲜乳是不能作为牛奶终产品原料使用的,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那这些贴线的奶去哪儿了呢?乳饮料,风味发酵乳,奶粉原料等(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另外就要谈谈“农垦乳业联盟”了。(图十四图十五图十六)除了农垦乳业联盟之外,目前全国低温奶乳企踊跃实施的标准还有中国奶业协会持续推进的“国家优质乳工程”标准。(图十七图十八)垃圾造谣动动嘴,老子辟谣跑断腿。古人诚不欺我~~~~

https://m.weibo.cn/status/4506384022487983?sudaref=login.sina.com.cn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中国生乳标准为什么降低了?》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