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喷子孔融是怎么把自己刚死的

孔融

 

孔融,一个因为让梨而成为家喻户晓的礼仪模范,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孔融不仅才华横溢,是“建安七子”之首,而且家世显赫。

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 的老师,父亲孔宙 ,曾任太山都尉。这一身份让孔融在三国时候举足轻重,他也因此成为当时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名士之一。

500

 

500

除了让梨,孔融小时候还是个逻辑鬼才,这也为他以后成为学术喷子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十岁的时候跟着他爹到了洛阳,那会儿洛阳有个名士叫李膺

这个李膺可不一般,位列“ 八俊 ”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所以要见到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是名士或者沾亲带故。孔融想见一见这个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

 

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屁颠颠跑去通报后,李膺也是不知道这从哪又冒出个亲戚来。

人红是非多,人红亲戚也多。

李膺见到他后发现这孩子乱认亲戚啊,就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500

孔融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在场的宾客们都被这缜密的逻辑震撼了,妙啊~~

500

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李膺家玩,吃瓜群众赶紧拉他吃瓜,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

孔融听到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被怼的哑口无言。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500

500

那么孔融长大后是不是“成大器”了呢?

16岁的时候,孔融又一次做了一件名动天下的大事。

时值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当时的名士张俭得罪了宦官侯览,他去找孔融的哥哥孔褒寻求庇护。不巧的是孔褒却不在家,只有孔融在。张俭就准备离开。

但是孔融却跟他说:“我哥哥不在家,难道我就不能作为孔家的主人来收留你吗?”于是自作主张的把张俭藏了起来。

后来事情败露,朝廷追究下来,要抓捕孔融。孔褒代替孔融赴死。

500

 

因为汉朝是以察举制来推荐人才的,经历这次事件之后孔融以小小年纪就敢于对抗当时的宦官,很快声名鹊起,司徒杨赐征召他为官。

孔融坚持着他一贯刚正不阿的态度,把那些宦官的家人当中为非作歹的人都举报了,可怜他的上司为此心惊胆战,但是他的名声却更大了

 

500

纵观孔融的职业生涯里,大部时间他都沉迷吐槽无法自拔。且吐槽对象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后来孔融任虎贲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负责保卫国家最高领导人。

 

那会儿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

孔融早就看这个大国贼不顺眼了,直接在朝堂上和董卓battle。孔融毕竟是建安七子之首,舌灿莲花。董卓一介武将哪里吵得过这个活体ETC,于是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

随后又把孔融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想借黄巾军“教育”一下孔融。

 

他在北海时建立学校,广泛的传播儒学,对道德高尚的人进行表彰,荐举贤良, 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

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可惜嘴强王者孔融,在军事上技能点为零。他不去勤练军队,搜集粮草,修缮城池,把一些文人的东西拿出来攫取名声,最终在黄巾军的进攻之下一败再败。

终于在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兵临城下了孔融还在靠那看书,谈笑风生。妻儿被俘获,他倒是不慌,自己一个人逃走了。

 500

之后孔融遇到了那个在他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男人——曹操。

500

曹操这个人的性格特点,阴险狡诈和知人善用。

曹操能够在三国留下威名,他的幕僚团队功不可没。这智囊团里卧虎藏龙,人数有近一百人,只要你有真本事,无论你人品优劣、行为作风如何,曹操都会提拔重用。

 

曹操开始是很仰慕孔融的,毕竟建安七子之首,才情毋庸置疑

但是孔融可所谓老阴阳师了,一如既往,不分场合的对曹操进行无下限的羞辱。他尤其喜欢引经据典地骂曹操。有时候曹操没听明白,以为孔融在夸他,然后去向孔融请教,这时候孔融会再羞辱曹操一遍。

 

袁曹之战接近尾声,曹丕趁乱娶了袁家三少爷袁熙的妻子甄宓。在众人一片倒的打call欢呼声中,孔融冷冷的抛了一句:”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

 

曹操听到后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孔融是在内涵他,还虚心请教: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孔融轻飘飘的回答:这事就是从你儿子这事儿推测出来的。言外之意曹丕不知羞耻的强娶有妇之夫,上梁不正下梁才歪。

500

社会我孔哥,人狠话不多。

 

不久,曹操北讨乌桓。

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 肃慎 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 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翻译一下:领导你亲自冒险,昔日肃慎(满族前身)不进贡楛矢,丁零(匈奴部)盗窃苏武牛羊,和乌桓冒犯您的罪过一样严重,不如连同肃慎、丁零都兼并掉,才值得您劳民伤财跑那么远呀!

 

后来因为军中纵酒无度,而酿酒将耗费大量粮食,曹操下令禁酒。

孔融又不乐意了,私自酿酒并开启嘴炮模式。从古代圣贤扯到如今的成功人士,说明饮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开始曹操还跟他耐心解释为什么禁酒,结果孔融一个白眼怼回去:古代不光有因酒亡国的还有好色亡国的,你不妨把娶妻纳妾也禁止得了。

 500

rapper下属真的酷  不爽把你diss吐 !skr~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

曹操想着这不是天助我也让我师出有名么,盘算着如何在舆论和道德层面给刘表一记重拳。

孔融这时又来捣乱,引经据典说朝廷出兵没理:打仗是不利于社稷的,刘表这人历来都很正派,说不定是朝廷上出现了奸贼,让人家忍不了了,与其起兵征讨人家,不如好好管理管理朝廷,家丑不可外扬。

 

曹操一看,这厮干啥啥不行,吵架第一。我四十米的大刀呢?!

500

 

可能是“高处不胜寒”吧,从宦官何进,从何进到董卓,从董卓到曹操,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于是他开始感觉到了一些“寂寞”了,人一寂寞就容易胡言乱语,孔融也不例外。

汉朝末期正统皇室衰落。孔融还公开说什么“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刘字拆开就是卯金刀,这不是煽动起义么。

 

而作为孔子后人,儒家道德模范的他又干了件有辱家门的蠢事。

 

一次酒后,他大言不惭的说道:“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意思是父之于子,有什么情分可言呢?探求结果的本源,不过是情与欲的产物而已。母之于子,又怎么说呢?就如同放在瓦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汉代,不孝之罪是完全可以判处死刑的。孔融终于被曹操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株连全家,连一对几岁的儿女都没有放过。

曹操丝毫不客气的给他盖棺定论: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一生恃才傲物的孔融死后,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只有生前的好基友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然后将孔融一家安葬了。

500

不过作为文人,孔融还是有一定建树的。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

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同时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他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总结起来,对孔融只想说:亲亲,这边人生建议,不说废话少管闲事。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