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和中国过不去?
印度为什么非要和中国过不去?
这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你打开亚洲地图看看,印度这个国家疆域,深入印度洋内,北部是高耸云天的青藏高原,失却了陆地与亚欧大陆方便沟通渠道,西面与巴基斯坦世仇,陆地过境与西亚沟通几乎不可能,更何况西亚各国人员稀疏,经济也不太好;印度做梦都想回归英国殖民的时代,把缅甸吃下,把东南亚成为自己的腹地,后花园,这样印度就是海陆畅达的国家了。
独立后的印度就是按照这个剧本发展的,不成想新中国独立,打断了印度的野心,尤其是1962年的中印战争失败,印度直接从“不结盟运动”国家的老大,变成了路人家。这巨大的政治落差,让印度对中国仇恨,雪上加霜。
有为的国家都不会让自己困守孤岛的。既然印度明白自己的困境,一定会从世界变革中主动出击,争取自己既定的战略方向的。
印度森德吉将军,1999年去世前,还在写作《展望2100:21世纪的战略》,为印度未来出谋划策。他认为21世纪开头的25年,是奠定世界格局的风云年代。印度必须抓住机遇,这样才可能达到自己海陆畅达的国家格局。
森德吉认为,21世纪世界格局,一种是20世纪模式,中美俄保持合作,这种格局印度的机会渺茫;一种是东西方虽然冲突,但还能表面合作,背后拳脚交加,这种形式印度可以获得部分利益;一种是东西方全面冲突,犹如20世纪中后期的冷战,大家互相找帮手。这是印度大展手脚的机会,可以获得天量的好处。
森德吉告诉印度领导人,印度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世界引导到冲突世界,这样印度才能利益最大化。
2018年,印度莫迪揭幕帕特尔塑像,帕特尔是印度首任副总理与内政部长。莫迪揭幕的这尊帕特尔塑像是世界最高的塑像,印度为帕特尔塑像取名“团结雕像”,高597英尺(182米),几乎是美国自由女神像的两倍高,比现今世界最高雕像中国的中原大佛高100英尺。
帕特尔这个人是印度“前进政策”坚定支持者,后来与尼赫鲁政见不同,分道扬镳。印度莫迪为帕特尔树立大雕像,就是说明莫迪积极追随帕特尔的“前进政策”,想方设法让印度成为海陆畅达的国家。
印度比以色列还要军国主义,以色列的国家领导人不会处处到前线劳军,印度不同,印度从总理、国防部长、议会领导人,动不动就到一线军队去劳军。这种行为,让印度的“前进政策”深入到印度方方面面。
中国的复兴,俄罗斯与中国背靠背发展,引起西方国家对中俄的最大敌意。世界朝着森德吉预示第二种世界格局发展。第二种世界格局印度获利不丰,印度找中国麻烦,加大世界的分裂,让世界朝向第三种世界格局发展。
2020年开年,印度军队就开始学习2017年洞朗对持的手法,深入中国腹地巡逻,建立基础设施与据点。中印边境多个地点,中印军队发生冲突。2020年6月15,加勒万河谷中印冲突,以印度人折戟沉沙,20来人死亡,暂告一段落。毕竟当时印度武器不支持中印冲突。
再与中国谈论一线军事人员分离冲突地点的时刻,印度迫急的从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法国等国家购买武器弹药设备。印度的国防部长与总理莫迪到印军前线,积极劳军。酝酿与中国更大的冲突。
从战术上来说,中印冲突印度是吃亏了,但从战略来说,印度并没有吃亏。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国际合作中,每个国家第一关注的是自身的安全。害怕收益对他国有利,损坏自身的安全,更害怕对他国产生依赖性依附,损害自身的自主性和与他国关系的平等性。
中国的复兴,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把印度当做对冲中国发展的第一选择。
印度是13亿人口的大国,仅次于中国,西方国家希望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力进行产业转移,打断产业被中国垄断的格局;军事支援印度,让中印火拼,中国失血,借以打断中国发展。
俄罗斯虽然与中国背靠背,但俄罗斯害怕中国一家独大 ,中俄关系成为美国加拿大关系的翻版,这是大国之心的俄罗斯,不愿看到的现实。所以对于依靠印度对冲中国发展,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是心意相通的。
印度也知道西方国家俄罗斯支持自己,是把自己做棋子看待的。但西方国家产业转移印度,确实发展了印度国民经济。印度海陆畅达前进政策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国,现在有世界支持印度与中国斗,而且印度又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印度当然乐意与中国斗争到底了,毕竟这契合印度的国家发展战略。
今日中国发展环境恶劣可能仅次于开国时刻,中国破解恶劣的国际环境,就我认识来说,一在印度,二在台湾。印度问题比台湾问题还要复杂,台湾至少不牵涉俄罗斯,印度不但牵涉西方国家利益,也牵涉俄罗斯利益。中国如何处理印度的关系,确实需要一个智慧的思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