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密的动机面(续前篇)
那么,一个6岁大的孩子,确实到了可以考虑成人问题的时候了吗?这么做的原因何在呢?
还是从具体事件入手吧:
大宝问她妈妈什么是谈恋爱,妈妈先是上网查了词条,读给大宝听,再结合一点身边的人加以说明。
在这个过程中,大宝是事件的发起人,妈妈被她所调动。大宝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妈妈的响应和关注。
再看看辅导作业时的情形,妈妈会情不自禁地批评大宝拖拉、不认真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宝得到的只是负面的评价。
两厢比较,大宝会选择哪种行为,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肯定,学习压力越大,她所抛出的成人问题会越多,这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得关注和认可的行为呢?我认为,要教会孩子从学习中挖掘乐趣,这其中,关注孩子学习中哪怕是最细微的进步,并加以表扬,是最有效的手段。
我将告诉孩子,一条水沟,你跨过去了,你同学没跨过去,谁会觉得快乐?一条水沟,你跨过去了和你没跨过去,哪种情况你会觉得快乐?
在学习中、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水沟,通过努力,跨过去了,你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让学习的进步成为孩子得到关注的原因,这会使孩子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快乐教育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