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终于死了,让我们学一句古话和一则《论语》为他送行
lion老师 趣品文化 今天
01.
新华社台北7月30日电(记者吴济海、傅双琪)据台北荣民总医院消息,台湾当局前领导人李登辉30日在台北病亡,终年97岁。
据报道,2月17日晚,李登辉坐轮椅于病房区活动时,突发心因性休克,立即进行CPR急救后使用呼吸器。由于李登辉已97岁高龄,本身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过程中反复感染,产生败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终于7月30日19时24分病亡。
02.
2600多年前,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国为晋文公举办国丧的时机,派兵穿过晋国去偷袭郑国,后因郑国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20万,俘虏秦军三帅。
秦穆公利令智昏,不仅无视劳师远征的兵家大忌,而且在出师前,不顾忠心耿耿的老臣蹇叔的劝告,执意要进行军事冒险。蹇叔哭谏道:“孟明(秦穆公委任的远征军主帅之一)啊,我看着你们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你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山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 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于是秦国军队东行。
结果一切正如蹇叔所预言的,秦军20万大军全军覆没。
以上历史故事和李登辉之死有什么关系?只有一句话的关系哈,这就是本文题目所说的要学的一句古话: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按照《庄子·盗跖》:“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可见蹇叔当时已经是耄耋(八九十岁)老人了,很可能接近上寿百岁了。秦穆王这句话非常狠毒,意在讽刺蹇叔现已年老昏聩,也不乏诅咒老臣之意:“要是你蹇叔八十岁就死了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这句古话虽然让人印象深刻,几乎过目不忘,但要用到它、用好它并不容易,因为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人死为大,一般人,哪怕不是好人,一般情况,他死去了,我们也应该宽恕他生前的罪过,不再去诅咒他。但正如古人所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则:汉奸卖国贼,国人人人得而骂之。所以,我觉得,我们把这句古话给老贼李登辉送行正合适: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03.
《论语·宪问》:“原壤夷俟(si,第四声)。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人名,鲁国人,孔子的老熟人。“夷”,即蹲踞,类似蹲茅坑的架势,古时东方夷族人日常的坐姿就是这样,所以称之为东夷。而华夏民族正常的坐姿是:两膝着地而坐于足,与跪相似;但跪者直身,臀不着踝。俟:等待的意思。“孙弟”,即逊悌:谦逊孝悌。无述:即没什么可称道的地方。
这则内容大致是说:原壤这个人与孔子有约,在等孔子,可是孔子到的时候,见他坐姿不端,坐没坐相;孔子就很生气,再想到原壤一辈子没一点可称道的地方,却活这么老大,就是不死,于是就骂他,并用拐杖敲打他的小腿。
这一则内容合起来意译如下:
原壤用蹲茅坑的姿势蹲着等孔子。孔子(来之后)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为人傲慢、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成就,却偏偏长寿,越活越老,就是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后来,老而不死是为贼,就成了一句成语,用以责骂老而无德之人;李登辉身为汉奸,一辈子先是深藏不露,赢得糊涂蛋蒋经国的信任,盗得大权之后,开始把台湾向台独的路上引,并N次用言语行动侮辱华人,认日本人是他的祖宗。李登辉的父亲叫李金龙,是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的警察,李登辉本人也有过很多日文名字,如李登四郎,李登次郎等,而他最喜欢的日文名字是“岩石政男”,是李金龙为其所起,据说因为"里"和"李"谐音,"岩"代表雄壮,"政男"代表其父对他的期望:从政的男人。
另据2013年1月份湾湾监察机构通过的“公布版”调查报告,记录世新大学教授戚嘉林在接受“监察委员”访谈时,提及李登辉“事实上人生不断在变化,他应该是日本人的私生子没有错”。
另据铁血网:老贼李登辉于民国12年1月生于台北市,其生父为:筱原笠次郎,系日本派驻台北服务之刑警,生母为:江锦氏,是台湾女子,时在筱原笠次郎家中帮佣时,被筱原笠次郎多次强奸后怀孕,所生下之私生子,乳名叫阿辉,即李登辉。
无论李登辉的真实身世是什么——要么是纯粹的生物学汉人,则是汉奸无争议;要么是日本与中国台湾女子的混血,一半日本人一半中国台湾人基因,但他从政开始到盗得大权,一直以中国人身份面世,所以仍可以说是汉奸;如果按照他晚年屡次间接承认自己的日本人身份,那就先是日奸,后是汉奸——总之不是个正经东西。
综上,老而不死是为贼,用以形容生前老迈的李登辉,也非常合适。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