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关于基尼系数的事实

一些关于基尼系数的简单事实就能说清楚,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基尼系数有收入的基尼系数和财富的基尼系数之分。通常大家所说的基尼系数多是指收入的基尼系数。一般而言,收入的基尼系数超过0.4就被认为收入差距很大,但财富的基尼系数之高也许会超出你的想象。

一、北欧国家真的更公平吗?

北欧国家通常被大家视为福利资本主义国家,其收入差距的确较小,在0.2-0.4之间,但财富的基尼系数就处于0.7-0.8之间了。

500

二、财富基尼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只有穷国和军事专制政权吗?

虽然大多数国家是穷国和军事政权,但是美国和瑞典也在其中,尤其是瑞典,也算是颠覆了对它的平常印象。

500

三、成为发达国家就万事大吉了?

在G7国家中,收入的基尼系数依然很小,在0.2-0.4之间,但是财富的基尼系数都在0.6以上。

500

四、为啥马克思是对的?

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表明虽然资本主义在马克思之后又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但生产资料依然是高度集中的,少部分人掌握生产资料,大部分人并没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获得生存。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在今天就依然是适用的。

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2011年的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反驳了西方社会针对马克思已经过时的十个典型观点。其中第一和第七个观点都指出,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世界了,中产阶级的出现、阶级分化淡化和流动性增强等都使得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阶级这个词指的是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无产阶级是指丧失生产资料、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的劳动者。它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提到了“数量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那些没有熟练技术、工资很低、工作毫无保障、对劳动过程没有发言权的下层白领工人,没有自主权的技术工人、文员和行政人员都属于无产阶级。只有中产阶级的上层(法官,资深律师,媒体大亨,教授和神职人员等)属于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阶级指的是客观事实,不是一个抽象的法律问题,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问题。在宣传中,在言谈中,可以不使用这个词;在衣着上,在形式上,在生活方式上,尽量去淡化阶级的分化。但是这些都不意味着现实中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一样的。举例而言,员工们穿牛仔裤,虽然老板也很平民地穿牛仔裤,这不意味着二者在公司中的地位是一样的;或者老板客气地尊称员工为兄弟,但所有权和决策权是绝对不会共享的。

正如财富的基尼系数所表示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流动性的增强或者削弱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基本性质。

伊格尔顿指出1976年西方有很多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但到了1986年马克思主义就突然失势了。这期间的确发生了很多事情,西方国家将制造业产业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文化、通讯和信息等后现代产业兴起。但马克思主义昔日的支持者们是因为西方的制造业工厂减少、进而无产阶级数量的减少,所以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吗?伊格尔顿认为并非如此,他们放弃马克思主义,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在这十年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美好幻景,而是因为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难以摧毁的,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破灭。

但有时候,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能真正明白这不可为是否真的不可为。

500

作者:雨博

注:迄今为止,我已经有两篇文章发不出来了。有时候我在想,大力宣传的信息是值得了解的,但那些在筛选过程中被禁止的声音对我们全面理解问题而言,可能也不可缺少。

如果这篇能发出来,大家可以移步某乎看看我被禁的两篇帖子,https://zhuanlan.zhihu.com/p/178082454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