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赌合创 007 的高速续航,结果...
但凡对运动服装品牌有些了解的朋友,看到 HYCAN 007 的第一眼都会喊出一句:安德玛?
连我最初看到它的品牌 LOGO 时也有同样的感受。不少人都会这样,看到新事物时总会与脑海里的记忆碎片相关联。
不可否认,好的品牌 LOGO 的确能体现一家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形象。但我始终认为,LOGO 也好,品牌也罢,它们都要基于产品之上,只有产品力足够优秀,用户才会认可。
显然,合创作为一个新车企,品牌力的建立才刚刚开始。不过好在有广汽和蔚来的背书,合创从创立时就自带了些流量。
那么,广汽和蔚来共同创立的这家车企做出的产品究竟如何?这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主题。
本月初,我们拿到了 HYCAN 007 TOP 版车型,经过实测和体验后,我总结出了这款车的一些优点和不足,走着。
01高于预期的续航能力
HYCAN 007 目前可预定的车型一共有 3 款。
分别是 BASE 版(补贴后 25.98 万)、PLUS 版(补贴后 27.98 万)、TOP 版(补贴后 30.3 万),我们拿到的 TOP 版为目前可预定的顶配车型。
关于 HYCAN 007 TOP 版(以下简称 007)的三电和车身参数:
续航测试
拿到车时,我估计 007 的高速续航能跑 400 km 也算正常水平。
所以在规划测试路线时,我计划从枫泾服务区满电向杭州方向出发,全程压着限速跑,在金华西出口(G60 沪昆高速西向)掉头,返回诸暨服务区,总里程 412 km。
但我的同事昌浩觉得 007 不止这点续航,于是他规划了 500 km 的路程,所以我们打了个赌,看谁预测得更准确。
我们没骨气地赌了一瓶红牛,结果谁都没赢...
在测试的后段,007 的续航能力要高于我最初的预期,但也达不到昌浩的预期,因此我们选择继续前行,在龙游互通与 320 国道交叉口掉头。
行驶轨迹
测试条件是,空调 22 ℃ 2 档风,当天温度 26 ℃,胎压 2.33 kpa,车内乘坐 2 人。
实测结果是,行驶 434.3 km 后,007 表显掉电 590 km,剩余表显续航 53 km,平均时速 81 km/h,综合掉电比例 1:1.36。
需要注明的是,在以往的高速续航测试中,我们的测试车辆平均时速一般都在 90 km/h 以上,但这次的平均车速降低至了 81 km/h。
原因是测试当天对向高速车道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导致我们在实际行驶 320 km 时下高速绕行,在实际行驶 350 km 时再上高速,拉低平均时速的原因就是这 30 km 的非高速路段。
实测下来,007 的高速续航能力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观察掉电比例曲线,007 的前段很实,在 0-100 km 区间非常接近 NEDC 续航。
中后段掉电比例也相对线性,基本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峰,这说明 007 的电控系统还是用了心的。
由于我们到达诸暨服务区后,表显续航只剩下 53 km,按照最高的掉电比例到不了下一个服务区(萧山服务区),所以最后的成绩定格在了 434.3 km,纯高速跑 450 应该是没问题的。
因此这里也建议大家在高速行驶时,要注意判断剩余续航里程能否到达下一个服务区,如果不能就要尽快驶离高速,或者在规划时就预留可充电的服务区,不然在高速路上趴窝就很麻烦了。
充电测试
007 电池容量为 93 kWh,车端峰值充电功率 98.3 kW,峰值充电电流 228 A,大家最常用的 10%-90% 充电区间充电用时 60 分钟。
如果我有急事的情况下,从 10% 充到 50% 能有 321 km 的表显续航,充电时间需要 24 分钟左右。
结合续航测试来看(以跑剩下表显续航 10% 估算),高速大概能跑 170 km 以上,如果在城区行驶也能基本满足大多数的使用场景。
02驾控体验较好,辅助驾驶特点明显
辅助驾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合创官方宣称 007 搭载了 L2+ 智能辅助驾驶。
感知硬件方面匹配 4 个毫米波雷达、8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辅助驾驶芯片匹配 Mobileye EyeQ3。
功能层面,007 的这套辅助驾驶实现了 LKA 车道保持、APA 自动泊车、ACC 自适应巡航、城市交通拥堵辅助、主驾疲劳监测等功能。
实际体验下来,007 在高速、环路的工作足够稳定,可以持续保持在车道中央行驶,遇到上海外环上较大的弯道,还会自动降速通过。
但是在通过一些曲率非常大的匝道时,007 的辅助驾驶退出得非常果断,即使将车速降低也很难通过。
对于大家最常用的辅助驾驶的使用场景,007 的表现足够令人满意,测续航当天遇到暴雨时也能开启,且保持的时间较长。
但在交互体验上 007 有几点有改进的空间。
其一,辅助驾驶在退出时不会提示驾驶员,向合创的工作人员反馈后,他们表示后期会通过 OTA 改进;
其二,仪表大屏辅助驾驶可视化有完善的空间,目前最多只能显示两辆车,车道线也不能随着车道曲率的改变而改变;
其三,辅助驾驶开启依旧是传统的那套,开启需要三步,依次为 ACC→LKA→SET-,这也是目前很多传统厂商存在的问题。
另外,007 没有标定过红绿灯的跟车功能,通过有前车红绿灯路口辅助驾驶自动退出,需要人工接管。
值得表扬的是,007 的不管是垂直泊车还是侧方位泊车(车位 5.8 米),都能稳稳地停入车位,且有自动泊出车位功能。就连很多车都头疼的 45° 车位,007 也能从容面对。
主驾疲劳检测也很贴心,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你做出打哈欠等动作,仪表盘就会弹出界面,同时发出声音提醒驾驶员停车休息。如果只是误触,按下方向盘的 OK 键即可解除。
总体来看,007 的辅助驾驶整体表现相比我们试过的理想 ONE、蔚来 ES6 等车型弱一些,但由于它的自动泊车能力要强于这些车型,因此整体水平也得以拉高,考虑到它的价位,我认为 007 的辅助驾驶也仍然是不错的。
动力方面, 007 采用前置前驱的电机布局形式,电机最大功率为 150 kW,最大扭矩 350 N·m。
经过我们实测,007 的 0-100 km/h 的加速成绩为 8.58 s,属于整个级别车型中的主流水平。
测试过程中,007 起步时前轮会有些打滑,好在 ESP 及时介入,打滑只是一瞬间就过了。
007 一共有 5 种驾驶模式,包括运动模式、舒适模式、节能模式、I-Pedal 单踏板和极致节能模式。
前三种模式只是在加速感受上有区别,不涉及动能回收;后两种加入了动能回收,加速后收电门能感受到较强的拖拽感。
极致节能模式和 I-Pedal 不同的是,极致节能开启后,最高速度被限制在了 90 km/h,其他一些车内耗电的功能也会被关闭。
运动模式能够前段的动力响应更加灵敏,但深踩后并不会带来明显的推背感,但加速过程偏舒适型。
这样的调教在广汽最新推出的 Aion V 上也感受到了,猜想官方应该是将这类的 SUV 定位为舒适的家庭用车,所以舒服的加速体验是他们所需要平衡的。
舒适模式和节能模式就不用多说了,越往后前段响应越迟缓,加速也更加柔和,完全是续航取向的标定。
刹车方面,我们实测后,007 的 100-0 km/h 刹车距离为 40.23 m,考虑到它 2030 kg 的整备质量,这样的成绩也算还可以的水平,但不出众。
在刹车脚感方面 007 还是挺不错的,软硬比较适中,踩踏的脚感和制动力的释放也足够线性。
相对于前面的性能素质,007 的转向手感就比较一般了,低速转向时不是很线性。
而对于我这种习惯偏重方向盘的驾驶员来说,007 的方向盘转向手感的确有些过于轻了,建议官方设置 2 - 3 个不同的档位,供用户自行选择。
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机械素质部分,那就是 007 的 NVH 和底盘了。
先说 NVH,不管是日常开还是上高速,007 的 NVH 表现都能给你满意的回馈,测试续航当天的时速大多在 100-120 km/h 之间,我和同事在不聊天时,只能打开音乐缓解一些尴尬的气氛,因为实在有些过于宁静了。
另外就是底盘方面,与此前我开过的 Aion V 很相似,不管是对大颠簸还是小颠簸的坑洼路面,007 都能从容地过滤掉多余的震动,有时还会给你「正在开德系豪华车」的错觉,有一定的韧性,但大多还是偏舒适的调教。
3尚需完善的车机,实用的 WIFI 热点
007 的官方定位是「智慧高能纯电 SUV」,当中的「智慧」除了体现在辅助驾驶方面,还要看车机的表现如何。
为了呼应车灯的「7」元素,007 的中控大屏也设计成了连体的「7 字型」。其中,仪表大屏和中控大屏都为 12.3 英寸,下方的空调控制屏为 10.1 英寸。
方向盘前方的大屏主要显示常规的车辆状态和辅助驾驶可视化等,UI 设计偏简约风格,看上去比较清爽。
但辅助驾驶开启和 ACC 等图标看上去有些偏小,我喜欢大一些的标示,看上去比较醒目。
中控大屏的 UI 风格与仪表大屏同样采用了简约的设计,操作非常简单,很容易上手,使用起来也很流畅。
手指从底部向上滑动,左右滑动大屏中会出现「音乐」、「导航」、「自拍」、「投屏引导卡」四个模块,有些像手机的任务管理器。
其中,音乐方面使用了 QQ 音乐,不登陆的情况下也能使用不同的歌单,并也加入了喜马拉雅软件,同时也保留了本地电台。
相对于仪表大屏的 UI 设计,音乐模块各软件画面的质感好了不少,功能模块也非常清晰。
地图方面采用了高德地图,点进地图功能后,呈现在你眼前的界面同样十分简洁,屏幕边上的功能模块处还采用了渐变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细心了。
和大多数的高德地图逻辑一样,「回家」、「去公司」、「收藏夹」、「避开限行」等常用的功能都不少。
比较有趣的是,它除了能给你找到附近的停车场和充电站等,还特别设置的一个「卫生间」标签,是有点内味儿了。
再有就是投屏和自拍功能了,自拍功能和蔚来的很像,除了日常娱乐而外,假如你是有娃家庭,自拍功能也是一个后排看娃神器。
投屏是 007 的车机亮点之一,你可以将下方屏幕中带投屏标志的功能投到中控大屏上。目前可投屏的功能主要有蓝牙电话、行车记录仪、天气、无人机和用户手册,具有一定的可玩性。
007 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在了下方的控制大屏中,包括空调控制、车辆设置、驾驶模式设置等。
通过下方的 DOCK 栏,你能快速地找到空调控制触摸键,使用起来非常便捷,通过滑动两侧的「温度条」你能快速地调节到想要的温度,风量同样也是通过滑动的方式调节。
其他的一些车辆设置功能你也能在该屏幕中快速找到,操作层级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最多三级就能找到相关的功能。上面提到的疲劳监测功能,如果你想关掉也可以通过该屏幕控制。
再有就是 007 的语音控制系统了,007 的语音控制系统同样加入了与蔚来 NOMI 相似的车载机器人小 CAN。
国内也有一些车企做了类似的设计,但我认为小 CAN 在质感方面是唯一一个仅次于 NOMI 的车载机器人。
在语音识别率方面,小 CAN 基本能识别大多数的功能,在较吵的环境下识别率会降低一部分。
而作为车内最体现智能的部分,小 CAN 未来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也期待小 CAN 能够玩出更多的花样。
总结一下车机的体验感受,由于操作界面简单,007 的车机很容易上手,基本上两三分钟就能完全熟悉所有的功能,虽然有些功能还不够完善,但基础的功能也能满足需求。
需要表扬的是车机的 WIFI 热点分享功能,它支持多人连接,对于外出旅行的用户很是友好,特别是信号不太好的 iPhone 用户。
04后排装个抽屉是怎样的体验?
外观方面见仁见智,所以关于 007 的外观部分我就不做过多的评价,喜欢的人自然喜欢。
这里我主要简单聊聊一些车内有亮点或者不太合理的设计。
首当其冲的正如小标题所言,007 在后排装入了一个隐藏式的抽屉,我的同事@昌浩发现这一功能时我们先后一惊,跟没见过世面似的。
抽屉的纵深和宽度都很可观,平时可以放一些零食,也可以放一些杂物,总之可利用性非常之高。
其次后排空间也非常可观,同事昌浩 177 cm 的身高,前排调整到合适的坐姿后,他的腿部空间还有两拳以上的距离,头顶空间也有一拳两指左右的距离。
而由于后排倾角较大的缘故,坐在后排基本是半躺的姿态,加上座椅较软,对于长途乘坐会比较友好。
前排部分,007 与 Aion V 相似,中控下方有一个较大的储物空间,喜欢穿高跟鞋女性用户可以放一双平底鞋备用。
比较有趣的还在于拉开后备箱盖板之后,你可能会以为中间是一个备胎,但其实它是一个音响......
写在最后
总结一下 007 的优点和不足,作为当前用户买车需求中的核心考量标准,一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007 的续航能力已经是市场中的中上水平,加上还不错的充电速度,它基本可以满足你中长距离出行的需求。
此外,拥有合资水平的机械操控素质也是 007 的一大亮点,这点主要得益于广汽方面多年的积累。
可以说,007 除了在品牌力方面需要加强,其综合产品力在同级别车型中还是很有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