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策划 | 特区40年:特区之“特”(上)

因本策划篇幅较长,而分为上、下两篇。(下)篇将于明日连载。

500

锐公司(ID:shangjiezz)报道

作者/ 梁  坤 马  冬 赵春雨 

刘绪婷 周慧娴 戴熙春

编辑/ 周春林

1980-2020。

经济特区政策在中国的实践已经进行了40年。这套发展模式自1980年被引入中国后,迅速拔节生长,演化成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区范式,成就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40年的高歌猛进足以证明:在中国,经济特区早已不是区域概念,它是中国改革发展征程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

丘吉尔曾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需要回顾、总结、思考经济特区40年的伟大历程,追问什么是开放的原动力,什么是改革的元逻辑,什么又是发展的新生机?

本期策划,我们想致敬特区的风雨40年,在时间上回溯,在空间上延展,重访4个如今已日新月异的城市,给时代提供的画面添注加解,借以锚定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洞悉未来的方向。

开篇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

特区之“特”

500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昨天”和“今天”的分水岭。这条绵延 40 年的道路,烙印着中国最真实、最动人的变革图景,凝聚了一代探索者最深厚、最伟大的力量。

1979 年 4 月,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赋予广东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权利,利用东南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澳门地区的特殊有利条件,在深圳、珠海、汕头兴办贸易合作区。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设想,并表示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 年,中央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地设立经济特区,这些在版图上无甚出奇甚至暗淡的地名被一一点亮。

至此,这个极富远见的尝试拨动了大国高速发展的齿轮,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经济特区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

从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经济特区的 40 年, 展现出令人目眩的变化。

而探讨经济特区带给中国的意义,不能局限于几个特区自己“富起来”本身,而是要放大时空坐标,将其置于历史的嬗变、时代的进步这个大背景下,解码中国社会制度突破的重要内涵,研判特区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探寻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命。

特区之特,在于打开的想象

经历了10 年动荡和冲击之后,实现经济腾飞和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民族愿望。而改革与开放,被列为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在 40 年前,经济特区接下了这个任务。特区建设者在版图上圈出了4 个试验田性质的“沙盒”,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征程,“改革”与“开放”两种力量在这片微缩天地汇聚,无数改变呼之欲出。

先行先试,正是经济特区精神最高的概括和最精准的表达。这 4 个字意味着断然摆脱教条主义禁锢的勇气,拒绝计划经济预设的魄力,同积贫积弱的记忆彻底决裂的信心。40 年里,这些在探索路上凝聚的宝贵精神已被刻写进大国的血脉筋骨。

经济特区并非中国首创,为何在中国运用最为成功?这是因为中国的特区没有简单套用经济学家设想的模板,而是真正闯出了契合中国国情和需要的发展方向。

首先,出于减小改革阻力和试错成本的考量,我国的经济特区最先划定在深圳、汕头、珠海、厦门这 4 个相对落后、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点,减小了制度改革的风险,也避免了结构扭曲的问题。而海外却大多把特区放在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经济中心地带。

另外,在特区建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表示,中央没有钱。因此,特区建设的投入并非有形资产,而是能够吸引这些技术与资金涌入的政策倾斜。

所谓特区,就是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在这一点上, 特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顶住一系列的质疑和诘难,重新估定发展模式,摸索出一系列适合国情的开放型制度体系。比如土地产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劳动用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的变革让发展的思路豁然开朗,打开了制度的想象力。

特区之特,在于不变的使命

经济特区进化是从“三来一补”开始的。以深圳为例,经济特区设立之前,它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决策层看到了深圳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来将其激活。

在此阶段,特区的方向和目标十分清晰:对外开放, 就是要吸引外资、带回技术 ;对内改革,就是要让资源配置去行政化,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

以特区为前沿, 中国打开了与世界交互的接口,闯入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

从特区 40 年的成绩单上来看,经济特区在以上几个维度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不仅 7 大特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屡创新高,改革开放的效应也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的空间路径蔓延。

在经济特区之后,大到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区、沿海开放城市,小到城市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无数特区的“翻版”在中国大陆渐次推开,点燃了整个中国的“区”动力。

这就是“先行先试”的意义 :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可效仿的制度变迁路径。

2019 年 8 月,深圳被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传递出了这样的信号:今日中国,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历史新起点,社会治理能力和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的使命却历久弥新,特区依然处于制度创新的桥头堡,需要为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特区之特,在于灌注的激情

以敢闯、创新为核心特征的特区精神,对于这个国家市场经济制度与理念的养成,有着异乎寻常的引导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特区是对整个国家新的启蒙, 是影响亿万人观念更新的革命。

作为破冰者,特区的精神贵在担当与实干。通过特区实践的典范作用,价值规律、市场竞争、劳动力商品、股票交易等基本的市场经济概念开始向全国推开,同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样石破天惊的口号也响彻神州大地。

从经济特区的建设开始,改革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信仰,汇聚成不可逆转的潮流。今天,谈变革、话转型、求颠覆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的存在方式,这一切的逻辑起点应该都是 40 年前的那场伟大尝试。

从风起云涌的“下海潮”到热火朝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彰显出最夺目的色彩。包括个体的解放、思想的自由、奋斗精神奔涌,经济特区也为奋进路上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精神支撑,促进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及改革创新文化的形成。

40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特区速度”。珠海的格力、厦门的美图、深圳的腾讯、万科、华为,它们不仅在深耕的领域傲视群雄,也成为中国企业的名片。他们在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突破创新,是特区之“特”的最佳注脚。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站在新的起点,这场关乎大国崛起的渐进式改革, 需要一些新的时代定位,延续 40 年来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阶段的发展还有不少体制性障碍,还存在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的问题。

深化改革,是唯一的破解之法。向特区要经验,向改革要效能,成了全民族的共识。当下,以经济特区为排头兵,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的改革开放已然铺开,为大国的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一)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让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正式开启了从0到100的奇迹篇章。

深圳:“小渔村”到“中国硅谷”

500

在火车站长椅上辗转难眠 ;在人才大市场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前行 ;我可以请你吃饭,但不能借给你钱, 因为我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看到你……这是深圳,充满激情和失落的城市。

41年前的春天,邓小平在中国地图上轻轻一点, 深圳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 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正式开启了从 0到100 的奇迹篇章,正在向“中国硅谷”前进。


成功并不是偶然

1983 年,32 岁的王石从广州踏上开往深圳列车的那一刻起,他的心情是兴奋、狂喜、恐惧,手心都汗津津的。

在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就职时,王石很快就找到了第一笔业务,给饲料厂运玉米为他赚了 3.9 万元。王石骑着自行车奔向码头,还特意在自行车后面装了两个结实的塑料袋,为了卸货后直接装钱。

但出乎王石的意料,对方给了他一张银行转账支票。他将信将疑地推着自行车往回赶,手里紧紧攥住支票,心里忐忑 :是不是被骗了?这张支票成就了王石的第一桶金,也让他知道了财务对生意的重要性。

一年后,王石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开始在深圳做老板。

1988 年,王石将企业更名为“万科”,并在三年后带着其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彻底拉开万科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

我国真正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年已有 30 余年, 万科的发展也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过程中,源源不断有企业试图撼动其行业龙头的位置,从合生创展到顺驰,再从富力到绿城,这些房企的风光似乎都只是昙花一现。

10 多年,万科的王座位置未动摇,并不仅仅是偶然,偶然的是外部环境的利好,而更重要的是抓住市场机遇自身思变图强的所带来必然。至今,公司的核心业务覆盖了住宅开发、物业服务、长租公寓等领域,称其为行业的领跑者也不为过。

“没有深圳,就没有万科,当然,也就没有今天的王石。尽管 30 多年过去了,深圳仍然是创业的热土。在我看来,在整个中国,深圳仍然是最有希望的城市。”

深圳的活力不仅体现在这一个故事里。华为的股权激励和研发的投入在中国公司中独树一帜 ;平安开创中国保险公司先河后,孵化了平安银行、平安好医生等新项目;招商银行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法人持股制商业银行。

过去很多年“某企业要离开深圳”的传闻屡屡见诸舆论,但没有一家企业真的离得开深圳,深圳也一直屹立在企业的潮头浪尖。

“无人之城”

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一线城市,在金融、科技等多方面取得的地位不容小觑。可如今为何会有深圳将成为一座“无人之城”的说法?

截至 2015 年底,深圳推出了首款“激光导航 + 梳齿交换式汽车搬运 AG 机器人”,凭借着精度高、速度快,最灵活等优点,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2017 年深圳正式启动无人公交车试点,一年后又进一步展开自动驾驶测试。腾讯经由深圳交通发布管理部门许可,具有独家深圳智能网络车道路测试权利,成为首个拥有智能网联测试车拍照的公司。

不仅如此,深圳还将在 2022 年实现无人地铁,该线路地铁贯串福田中心区、龙岗、坪山中心,自此龙岗和坪山地区将会和市中心紧密结合。届时,人们日常交通往来只需要 30~40 分钟。

深圳政府还大力支持无人机产业链的发展, 在该领域,实现全国 90%的产值。

大疆无人机源于深圳;京东推出智能配送机器人,让无人快递正式上路 ;顺丰提出更加大胆的想法,未来将推出大型无人机送货,以此实现降低成本。未来将继续推出“无人警察局”“无人银行”“无人高速收费站”“无人超市”“无人加油站”“无人商场”等等。

有人担心以后城市真成了“一座空城”,智能机器取代了人类,人类是否能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下去?答案是必然的。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不需要再如此奔波,届时我们也可以享受下午茶,有个愉快放松的周末,无需再拼命加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40 年前,国家将经济特区的第一棒交给深圳,现在的深圳将握着这第一棒继续探索未来中国城市全新的发展模式。5G 和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和创意文化企业、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海洋产业等,都将享受特区带来的红利。

深圳还有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 —“4 个90%”,即 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可见,深圳市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虽然深圳还不具备美国硅谷那般雄厚的实力,没有密集分布着谷歌、苹果、英特网等这样的全球顶尖科技公司。但经过数年的打拼,深圳定会成为“中国硅谷”。

(二)  

小城虽小,却富足了一方水土。

珠海 :小城巨富

500

南宋时期,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伶仃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700 多年的风雨在这片海面上飘摇,伶仃洋海岸早已不是家国破碎的面貌。

2018 年底,伶仃洋上,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隔水相望的三地,因为这座大桥更加紧密。

珠海,东与香港相对,南与澳门相连,在连接香港、澳门特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其他几个经济特区相比,珠海在人口数量、面积大小上,都显得渺小,单从这两大因素考虑,珠海充其量只能算作一座“小城”。但这座人口不到厦门的一半、城区面积更是只有厦门三分之一的小城,却在人均GDP、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等指数上,均领跑厦门。

这座“小城”的爆发力太过惊人,与其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经济特区不同,珠海很早就开始限制低技术含量和高污染公司的进入,环境、经济两手抓。

从最初的破败渔村,到现在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这颗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孕育了格力,格力也造就了这座城市,两者相辅相成,闪耀在珠江口岸。

提到格力,就不得不说起朱江洪。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珠海人,上世纪 40 年代出生的他没有赶上经济和政策的红利,却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外闯荡多年后,朱江洪回到了珠海,此时的家乡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距离珠海被划入首批经济特区已经过了 8 年,那个最初仅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的小城早已今非昔比。一家叫做“金山”的科技公司也在那年于珠海成立,并吸引了求伯君这样的牛人为其添砖加瓦。

凭着华南工学院的学历和十数载的工作经验,朱洪江很快就成为了冠雄塑胶厂总经理。在那个低价为王的时代,做配件的冠雄稳扎稳打做业务没有多大问题,但想要出彩,必须另辟蹊径。于是,朱江洪瞄准了塑料电风扇,并亲自设计全新品牌—“格力”。

珠海的变化仍在继续。1991 年,板樟山隧道刚刚开通,拱北夜晚的灯光开始璀璨,生活发生了质变的千家万户开始安装空调。朱江洪看到了这个趋势,格力开始投身空调领域,至此,格力正式诞生。只不过,那时的格力,仅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 2 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

1992 年,珠海斥资百万重奖科技人才,开启了在全国大规模引进人才的先河。

这批佼佼者被称为“92黄金一代”,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珠海——史玉柱将巨人高科技集团迁到珠海 ;雷军到珠海金山公司总部实习 ;迟斌元从市长手中接过一辆奥迪牌轿车、一套公寓和一张 287184 元的支票 , 成为“科技百万富翁”。

按照珠海市政府那时的计划,家电电气将成为珠海市支柱产业之一。

格力没有让政府失望,1995 年,朱江洪在意大利调研,被当地用户当面痛斥格力空调质量不过关。一回到珠海,朱江洪就气势汹汹地签发了“总经理 12 条禁令”,在质量上“大开杀戒”。

正是“总经理 12 条禁令”成就了如今的格力,1995 年,格力空调销量比 1994 年翻一番,销售额跃升至 30 亿元。与此同时,珠海三灶机场正式建成通航,次年,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三灶机场举办,三灶机场逐渐享誉世界。2018 年,已改名为“金湾”的三灶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 000 万人次,进入国内千万级机场行列。

在格力销售额翻番的第二年,这家国企迈入上市大军。经过数年沉淀,董明珠也在格力崭露头角,一贯雷厉风行的她得到了朱江洪的赏识,并在公司有了一席之地。

2012 年,董明珠从朱江洪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掌舵格力。

朱江洪留给了董明珠一个好底子 :2011 年格力电器营收 835.95 亿元,同比增长 37.48%。董明珠只需带领团队在营收额上增长 20%,格力就可以跻身家电企业“千亿俱乐部”,成为其中唯一的单一品类成员。

果不其然,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顺风顺水,完美实现这一目标。与朱江洪踏实稳健的性格不同,董小姐张扬的人物个性也烙印在了格力身上。她事无巨细、要求严苛,与此同时不断地为格力制造话题,让这家制造商隔三差五地出现在聚光灯下,与其他传统制造厂截然不同。

在这个科技为王的时代,企业一旦研发出革命性技术,就可以拥有行业的话语权。尽管格力已然成为空调领域的绝对王者,但却被后来者穷追猛打。格力的江山在不经意间,已然动摇。去年年底,董明珠宣布格力将在珠海横琴建立总部大厦,重点钻研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格力从过去到现在,都在用力成为珠海名片。格力奋力向前,珠海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横琴新区便是这座城市巨变的缩影。

从前,从横琴前往市区,要坐几十分钟的船,现在,几座大桥将珠海与横琴紧密相连。这座曾经人烟稀少的边陲海岛,不再是一水相隔下繁华澳门的旁观者,两岸灯火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横琴在数十年间被历史的机遇一再“垂青”。不管是国家级新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是自贸试验区,在政策的加持下,曾经完全依赖于渔业的小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外资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花园”。

今年年初,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旅检区域正式移交给澳门特区政府,进一步书写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珠海拼尽全力成为“第二个澳门”。和澳门相比,珠海是落后的,没有数百年的经济建设积累,这座城市还没有骄傲自满的资格 ;和澳门相比,珠海又是领先的,不似澳门单一的产业结构,珠海电子、制造、旅游和生物医药企业林立。

即便无法与深圳媲美,珠海也用自己的速度刷新着历史。

“人少钱多”是整座城市的代名词,2019 年,珠海人均 GDP 超越了北、上、广,达到25 400 美元,悠然跨过国际公认的发达经济体门槛(人均 GDP 达 2 万美元),紧随深圳、无锡、苏州之后,位列全国第 4。

珠海虽比不上深圳速度,但其改变同样称得上“沧海桑田”——1980 年,刚被划入首批经济特区的珠海全市 GDP 仅 2.61 亿元。到 2019 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 435.89 亿元,是 39 年前的 1 316 倍。

而今,珠海的改变仍未完待续。

······

(下)

将于明日刊载,敬请持续关注。

*图片购买自视觉中国。

点击「锐公司 ID:shangjiezz」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