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348)率骑兵冲入敌阵 让美军屠夫作战变成懦夫作战
关注公众号:雪菜肉丝面加蛋
关注公众号:泼墨梧桐
第一军情作者:林荣华
原帖:https://www.sohu.com/a/314943103_600524
1971年7月,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的基辛格秘密华,周恩来总理点名时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吴瑞林参加会见。当介绍到吴瑞林的时候,基辛格说:“我们美国人对吴将军的名字并不陌生,吴将军是全才,能打陆战、海战,也能指挥空战呀!麦克阿瑟、李奇微对吴将军都感到棘手……”
吴瑞林,首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42军军长。毛泽东亲自点将的镇守祖国南大门一员虎将。
入朝侦察,一军之长化装成火车司机
朝鲜战争爆发那一年,已是军长的吴瑞林年仅35岁,身上带有13块战伤。42军入朝鲜作战之前,吴瑞林仅带一名作战参谋和一名情报参谋,化装成火车司机,秘密深入朝鲜境内侦察地形。这一行动,除了当时的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连军政委和副军长都不知道!
三人从新义州到平壤、从平壤到江界、再从江界返回平壤,到平壤以东能通火车的地方,沿铁路线侦察6天。正是这次秘密侦察,为后来志愿军入朝作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部队在火车道上行走,障碍多、步伐很慢,吴瑞林指挥部队把木板搭在枕木上,与铁轨镶平、用爪钉钉住,既能保证火车通过,又能保证4路步兵纵队通过。吴瑞林还让部队在江水浅的地段用石条铺设水下桥,车辆、马匹从水上桥通过,万一桥梁被炸,大部也能及时从水下桥通过。精密的筹划,使42军3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一夜之间跨过鸭绿江,直到部队深入朝境,美韩军队竟然浑然不知。
亲率骑兵大队直扑敌阵,毛泽东称赞他的“咋呼战法”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42军派往东线阻击敌军,以掩护西线主力围歼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时间紧迫,吴瑞林预料到大部队很难先于敌军赶到阻击之地,怎么办?情急之下,吴瑞林跨上战马,带领300余人的骑兵大队直扑东线敌军所在地古老里,神速地冲进敌阵,又神速撤退而出。美韩联军一下了被这支从天而降的“神马部队”弄得不知所措,只得暂缓前进。
抓住敌惶惑不定的机会,吴瑞林命令124师副师长肖剑飞带两个营兵力乘汽车迅速赶到黄草岭,构筑阻击工事。他指示肖剑飞实施“咋呼战法”:让工兵在山缝中塞上小包炸药炸开口子,再装上两百公斤炸药,利用电话机以电引爆,用炸起的巨石损耗敌军。肖剑飞依计准备完毕,汗还没还得及擦,“南韩首都师”就大摇大摆地来了。志愿军迅速引爆炸药,炸起的飞石砸毁敌人坦克车5辆、砸伤8辆、砸死砸伤敌军上百人。再次懵逼的南韩军队以为遇到了志愿军新式武器和主力部队,将近6个小时没敢动弹,而志愿军的后续阻击部队则源源不断地赶来。黄草岭之战,42军一战成名。吴瑞林的这一奇特战法,后来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赏。
那是吴瑞林回国后,被毛泽东请去参加家宴。毛泽东问:“我从电讯上看到,你在公路上炸石头,这是怎么回事?”吴瑞林先是一愣,随后说:“我在抗战期间,看见过日本鬼子炸石头修公路,结果炸起的石头却砸死自己人。在黄草岭,我就想到用这个方法对付美国佬。”这一“战法”,后来被吴瑞林多次使用,有一次甚至“活埋”了美军坦克20多辆。听了吴瑞林介绍,毛泽东说高兴地说:“你吴瑞林不简单哩!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方法,人民战争就是好!美帝国主义有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我们有山头,有石头嘛。”主席用手指指吴瑞林的头:“还有这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头脑嘛,这就是我们强大的优势。”
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时,正值“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动所谓圣诞节结束战争的总攻势,从东西两线向志愿军进攻。已经成了彭德怀手中绝对主力的42军,在西线与38军一起围歼了南朝鲜军第8师,粉碎了麦克阿瑟的西线进攻。第三次战役中,旧伤复发的吴瑞林口吐鲜血,坐在担架上指挥42军又打了一个漂亮的围歼战。当时志愿军已经突破“三八线”,42军124师和第66军一起将南朝鲜军2师大部和5师一部包围歼灭。
百战将星,让“屠夫作战”变成“懦夫作战”
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吴瑞林率42军参加横城反击战,断敌退路和阻敌增援。仅一天半,42军便全歼韩第8师3个团、美军第1师1个营,以及美军和南朝鲜军4个炮兵营,共1.2万余人。
兵败横城,美军在受挫之中发现中朝军队的一个短处——后勤不继,便再次发动进攻,不给志愿军休整时间。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还把进攻作战命名为“屠夫作战”,企图一举聚歼42军。吴瑞林同样清楚,面对美军的猛烈进攻,不可能完全坚守现有阵地。深思熟虑之后,他命令所部: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备“前重后轻”,“以空间换取时间”,以不多的兵力在前沿阵地与美军反复争夺,消耗美军的时间,迟滞敌人北进速度。吴瑞林还给出了“前轻后重”的具体标准:一线阵地上的团、营、连干部和战斗骨干一律抽调一半下来,储备在二线阵地上;一旦一线拼光了,便可迅速重新组织战斗......结果,李奇微的“屠夫作战”最终演变成“懦夫作战”,美军由疯狂进攻变成仓皇后撤。
此后,志愿军转入防御战役和巩固阵地作战。吴瑞林又想出了疲劳美军的方法。他指挥部队昼间抗击、夜间反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疲惫敌人,让敌人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他还要求42军开展狙击活动,组织优秀射手、炮手,射击敌方阵地上暴露的单个目标和小群目标,积小胜为大胜。这一活动迅速地在志愿军中有效推广,仅1952年5月至8月就击毙击伤敌军1.3万余人,猖狂一时的“联合国军”白天在阵地上基本不敢乱动。而作为当年朝鲜战场上对手的美军,后来把吴瑞林和他的42军写进了陆战史。
镇守祖国南大门,打怕美军入侵战机!
朝鲜停战后,美军又在我国南面蠢蠢欲动。毛泽东问国防部长彭德怀:“谁去守南大门好?”彭德怀说,“对付美国佬还是吴瑞林吃得透,42军吃得透,派吴瑞林去为好。”
后来,吴瑞林担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镇守祖国南大门。1965年8月,吴瑞林指挥海军击沉窜犯大陆沿海的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剑门”号、“章江”号两艘猎潜舰,创造了“以小打大”的海上歼灭战。捷报传来,毛泽东高兴地说:“打得好!是蚂蚁啃骨头啊!”“剑门”号是美国4个月前刚送给国民党的,吨位比当时的人民海军舰艇高10倍。
1965年4月9日,美军8架飞机侵入我海南岛崖县、冒感上空进行挑衅活动。吴瑞林指挥舰队航空兵起飞迎战,美机见势不妙施放两枚导弹,仓皇逃窜,慌乱中一架美机被另一架美机发射的导弹击中坠落。同年9月20日,一架美军F-104C战斗轰炸机由南越起飞,在峨蔓港方向逼近中国领海线。吴瑞林命令航空兵大队长高翔、副大队长黄凤生各驾一架歼-6战机从海口机场起飞迎击。11点19分美机入侵,大队长高翔发现美机后直扑过去,将瞄准具光环完全套住美机,抵近至291米才开炮,就这么对着打,直打到两机距离74米,美机当空爆炸。驾驶员史密斯上尉跳伞,落地后被民兵逮个正着,直到基辛格访华时,应美方要求被予以释放。这也是周恩来总理点名让吴瑞林出面参加与基辛格会谈的主要原因。
从1965年到1968年,在海南岛上空,吴瑞林先后指挥7次空战,共击落7架美机,击伤1架,迫使美机击落自己飞机一架,而我军无一伤亡,战绩为:9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