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明吾毁灭之”,这样的黑暗森林真的存在吗?

文:一护vs鹏

来源:一护vs鹏(pengpengidy)

看过凤歌的武侠小说《昆仑》,其中主人公梁萧习得终极武功名为谐之道,到了后传《沧海》中又根据谐之道演变而出一种周流六虚功,而这两种上层武功都始终秉承一种“有不谐者吾击之”原则,追求天地之间一切和谐的自然之道

500

到了科幻小说《三体》里面,为了追求宇宙文明之间的所谓“和谐”,也可以用类似的一句话概括,即黑暗森林法则指代的“有文明吾毁灭之”。

 

基于两个基本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以及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与技术爆炸,针对所有被发现的其他文明,无论该文明善意还是邪恶,落后还是先进,都一定会受到其他文明毫不留情的打击,这便是黑暗森林法则的基本含义。

 

这个由《三体》的灵魂人物叶文洁最早发现并提出的宇宙生存法则,在寄望三体人拯救地球的理想破灭之后,或许是为了弥补吸引三体入侵者杀气腾腾直扑地球而来的罪过,亦或只是沉迷于宇宙社会学本身的学术魅力......无论何种原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三体人起到了震慑作用,让地球享受了短暂的安宁。

 

黑暗森林法则脱胎于基本的物种生存法则,升华至宇宙大环境下对生死存亡的的拷问高度,关乎人性,立意高远。自私、霸权、侵略、吞并......任何负面的词汇,在活着面前都显得不值一提

 

毫无疑问,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虽是科幻理论,却并非完全的高中楼阁,它不仅具有一定自恰性,对外星人的存在与否给出了有力的解释,更具有对深层的人性或者生命性的哲学性探究。

 

01、黑暗森林法则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的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充满挑逗的话语:“他们都在哪儿呢?”

 

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500

此后费米悖论便被用来阐述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相关例子如下:

 

如果人类能用100万年,飞往宇宙的各个角落,那么如果有一个文明早于人类100万年进行星际探索,那么我们早就应该看到这些外星人的踪迹了。

 

也就是说:如果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我们再来看黑暗森林法则的描述: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如果从黑暗森林的角度来理解费米悖论,即为何迟迟发现不了外星文明踪迹,可以做出如下解释:

 

1、黑暗森林猜想是建立在秒杀文明的基础上

 

无论银河系有多少文明在,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元猎手对广播坐标进行了无障碍打击,那么其他文明也会效仿,进而扩散到整个银河系,最初促成整个银河系的黑暗森林化。

 

2、一些文明是被毁灭了,一些文明则是将自己隐藏起来

 

因为黑暗森林法则,一些文明遭遇迫害,高级别文明倾向于完全隐藏自己,躲在暗处,但发现其他文明依旧会打黑枪,并且坚决不与其他文明产生接触,沟通也不可能。

 

其实,除了黑暗森林法则,关于外星人存在与否的解释还有很多,比如外星文明早已来到地球,只是不愿被发现或者无法发现罢了,比如“动物园假说”(认为地球就是先进外星文明设置的一个宇宙动物园),还有科幻小说《普罗米修斯》这样声称地球人是外星人播种实验产生的,甚至还有外星人早已混居到人类中间的奇思妙想.....

 

但是无论哪种假说或是幻想,都是对宇宙这么大,只有地球文明存在也未免太可惜了的某种内心感慨,孤单的地球,存在了亿万年的地球,难道不该拥有一个兄弟吗

 

02、我们的世界乃至宇宙是否是黑暗森林

 

其实以毁灭别人,成全自己为生存原则的理论,并非刘慈欣首次提出。作家托马斯·霍布斯写过一本哲学名著《利维坦》,在这本关于统治阶级的哲学书中,为了明确表达自己对民主制的不满,托马斯提出了一种名为“自然状态”的概念。

500

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人身安全都处在别人的威胁之下,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先人一步把别人干掉,谁快谁就是赢家,这才是活下去的最优解,也是唯一解。

 

作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马基雅维利的”狮子和狐狸“同样赫赫有名的哲学概念,自然法则的局限性就在于霍布斯对人性持有悲观态度,他认为,人和人建立有效合作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法律约束以及第三方的威慑。但其实通过自发的行为,人类也可以相互合作,而且做的非常好

 

对比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每个文明都想长久的活下去,就必须毫无愧疚的毁灭其他文明,时时维持一种“战争状态”。

 

那么这种站在宇宙文明高度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否也具有其局限性,或者说整个宇宙到底是不是黑暗森林呢?

 

毋庸置疑,黑暗森林必须有个隐藏前提,那就是整个宇宙产生智慧文明的概率是极高的,譬如像三体星球如此恶劣环境都可以诞生高于地球的文明,否则整个法则就毫无意义。

 

探究黑暗森林法则自恰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沟通还是攻击的二选一的抉择之上

 

首先,这涉及到猜疑链的本质,宇宙本身是一个如同囚徒困境般的博弈场,众多文明一面小心翼翼的祈祷不会被发现,一面又冷不丁的放冷枪。因为猜疑链的特殊属性,不同文明的文化差异,猜疑链一旦形成便牢不可破。

 

地球人没法判断三体人的善恶,更无法判断三体人觉得地球人怎么看自己,会自然的进入你不知道我怎么想你怎么想我怎么想你.....的无限死循环。

 

再退一步,即便三体人没有攻击性,也愿意沟通,并主动向人类寻求帮助,地球人也同意共享资源,也极有可能发生如同《第九区》中外星人那样被圈养如难民一般的苦难生活,倒不如自己抢先一步,锁死地球基础科技,防患于未然。

 

再次,如果不同文明之间语言、文化差异过大,或是距离太过遥远,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那何谈善意判断。当然即便可以沟通也存在沟通成本与代价的问题。

500

 

在歌者祈求上级长老用大眼睛观察地球文明时,被长老以大眼睛还有更高级的用处,你没资格使用的理由给明确拒绝。于是二向箔这样一个用来清理那些具备基本星际旅行能力却无法利用曲率光速飞行的弱小文明的工具,被直接投向了太阳系。显然对于更高级的歌者文明来说,摧毁成本要远低于沟通成本。

 

最后,如同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所阐述:“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人口的增加受到生存手段的限制。”也就是说,按算术级增长的生存资源,远远比不上按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数,这多出来的人口就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增长是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的。

 

这一理论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的物质总量总是不变的概念,因此宇宙文明之间资源的强取争夺不可避免,打击毁灭也是无可厚非

 

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三体元首在对舰队执行官说的“尽管我们星际舰队去往地球之路,可能一去不复返,但现实让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对于随时会被悬在空中的三颗太阳的大气层蒸发掉三体星球来说,冒险才是最为保险的选择了。

 

当然,笔者并不想危言耸听,从宇宙跳回地球,回到人类本身,你也会发现人类历史也出现过多次类似的黑暗森林事件

 

诸如300多年前英国的“五月花号”抵达北美洲之后,对他们的恩人印第安人那些耸人听闻的大肆屠杀,甚至进行悬赏“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而在近代历史上的殖民运动中,如此事件不胜枚举,光西班牙所属领地的被残害的印第安人就多达1300多万人。

 

世界并不太平,宇宙并不祥和,种种血与火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面对动机不明的高等文明时,谨记“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03、黑暗森林法则之后还有什么

 

当星球坐标被引力波广播暴露后,是否可以主动发送安全声明,以躲避黑暗森林的打击呢?

500

在三体星球被毁灭,智子即将离开地球之际,对于罗辑的询问,智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具体怎么做却守口如瓶。

 

尽管大脑被三体人截获的云天明,在三体人中平安的生存下来之后,并向程心讲述了三个信息量极大,隐藏着最终解决方案的童话故事,只可惜人类只看表面,未及深里。

 

人类胸有成竹的建造了44个极致讲究科技感与美感的太空城后,还是被歌者这样的文明发现了光粒攻击还是会遗留盲区,于是选择二向箔降维打击,一切毁于一旦。

 

但即便人类制造出第三宇宙速度的黑域,形成宇宙安全声明,那么黑域中的一切也会变得缓慢无比,光速、声音、运动......一切的一切,也许会存活,但自我阉割后的文明与科技,必然极其痛苦

 

那么如此凶狠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否可以被破解呢?理论上可行,实现却比登天还难。

 

诚如罗辑与三体人最后谈判时说的“其实,只要换个思考方式,我们都能活下来”,文明双方都心怀善意,并且发自肺腑的相信对方心怀善意,这两个星球才有可能摆脱猜疑链,走向和平。

 

我们所要做的,并非压抑爱的萌芽,而是应该大胆鼓励她的萌发与生长,让其开遍宇宙的每个角落。

 

当有一方勇敢踏出那一步的时候,才是黑暗森林终结的时候也说不定

 

后记:

 

小说第二部《黑暗森林》看似的完美终结,小说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却又告诉我们冷血无情的黑暗森林只是低级文明之间的博弈游戏,在比三体高级的多的文明那里,躲在暗处打黑枪只是类似于通信兵或伙头军之类的,对于战争来说它是一件小事, 而真正的星际战争的恐怖,大部人都没有见所未见。强如歌者可以随意降维打击的文明,还不是在与边缘文明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也就是说,黑暗森林是低级文明生存的全部,在真正的星际战争之后,宇宙早已经满目疮痍

 

于是,归零者用220万种语言广播宇宙,号召让宇宙归零从回11维,《死神永生》抛给我们这样一个结局的走向。

 

但人性的复杂远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猜疑链不仅仅存在于黑暗森林,残杀永远不会终结,胜利与失败只会永远轮回下去,如同死神一样,随着宇宙与世长存

 

诚如《星际迷航》中友好和善的星际文明的相处之道,文明与文明之间亲如家人的景象也许永远都无法实现。

 

而据刘慈欣本人所说,他设想的结局,最终因为程心没有归还的5公斤,导致回归运动失败,宇宙陷于死寂,“人类”终究还是战胜不了死神的

来源:一护vs鹏(pengpengidy),转载请联系本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