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掌拍死100多只!他们起床第一件事竟是倒蚊虫…

广州日报 今天

500

新疆北湾地区,

与拉丁美洲的亚马逊河、

非洲的乍得湖、

坦葛尔喀湖

并称为世界四大“蚊虫王国”。

500

盛夏,

驻守在这里的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

北湾边防连防区内

肆虐的蚊虫铺天盖地。

据相关防疫部门检测,

活跃在北湾的蚊虫有六大类,

在蚊虫高峰期,

每立方米达5200多只,

一巴掌能拍死100多只。

驻守在此的边防连官兵,

起床第一件事是倒蚊虫。

“点着牛粪打篮球、

烧着茅草上厕所、

蚊帐里面开班会、

夏穿棉袄去巡逻……”

这是北湾边防连战士

流传的顺口溜,

也是驻地独特

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官兵们除了睡觉,

整个身体都处在“动态”之中,

在开展室外活动前,

要提前烧一些牛粪和艾草,

再用驱蚊剂从头到脚喷个遍,

戴上防蚊纱巾,

然后才能放心开展娱乐活动。

“与蚊共舞”的这些年,

蚊子也把官兵们个个练成了“飞毛腿”,

因为跑得越慢,

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就越多,

连队的5公里考核成绩

一直是全团中的第一名。

军犬炎龙忍受不了蚊虫叮咬,

突然跑进额尔齐斯河中,

在河中将身上打湿,

再也不愿上来。

炎龙入伍8年多,

如果按照人类的年龄来换算已经50岁,

是名副其实的边防“老兵”。

这些年,

也有多条军犬因蚊虫叮咬牺牲。

为给炎龙驱离蚊虫,

官兵们专门搭建了犬舍和蚊帐。

500

这几年,

边防设施不断改善。

500

如今,

战士们的防护服

已更新到6.0版。

他们在蚊虫袭扰中,

坚定前行!

他们守护着我们!

向他们致敬!

戳视频了解更多

↓↓↓

网友评论

500

500

500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央视军事、@央视新闻、网友评论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贺风玲

————————————————————————

脱下防化服倒出2斤汗水!这些消杀“战士”太辛苦了

来源:北京晚报

2020-06-22 13:43

昨天傍晚,结束了对一家食品厂的消杀工作,脱下防化服,冯宇犹如从水里钻出来一般,不仅背心短裤湿透,还从防化服的裤管里倒出了2斤水,那是他连续工作2小时后流的汗。 顶着33摄氏度的高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大兴蓝天救援队十几名队员一个多星期来都是这样度过的。

西红门镇是疫情高风险地区之一。从6月12日起,副队长冯宇和十几名队员奉命对大兴区农贸市场、餐饮酒店、公共道路进行消杀。随着确诊和疑似病例陆续出现,他们又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深入确诊、疑似病例出现的工厂、小区、核酸检测场所全面消杀。

500

冯宇带领队员进入一食品厂全面消杀

身穿一次性防护服,背着大药箱、手持弥雾器,昨天下午3时,刚刚完成常规任务的冯宇又接到突发任务,立即赶往大兴区一食品厂。由于情况特殊,防护等级从一般越过中级,直接提升到最高,队员们必须换防化服前往。

500

高温天下身着防化服如同蒸桑拿一般

500

口罩和护目镜在队员脸上留下一道道勒痕

“这玩意儿完全不透气,奇热无比,就算坐在开空调的车里也没用,冷风根本进不去!” 冯宇说,就这样他们头顶高温,手提70斤重的弥雾器硬生生干了2个小时。用冯宇的话说,装在防化服里如同蒸桑拿,感觉每个毛孔都在往外流水,淌着绺往眼睛里、嘴里进。“那滋味太难受了,又痒有闷,每个人都一样,你就看一个个在那莫名其妙甩头,那就是甩汗呢,痒也甩。 ” 冯宇说。

干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一男一女两名队员先后虚脱被扶了出去,冯宇也因为体力不支一头撞到门上 ,可对他来说没有撤退可言。“我是队长,我要是撑不住,这支队伍就撑不住了!”于是,他带着剩下的8个人一直撑到最后。等解开防护服,接触到33摄氏度的室外温度,湿透了的冯宇竟感到一丝凉爽。再看裤管,一米八三的大个儿,汗水已经没到小腿,脚也被泡白了,他把裤管里的汗水倒出来,如同将一腔热血洒在家乡的土地上。

500

脱掉防化服的队员满脸汗水

500

一位男队员被汗水迷眼

“我们的行程足迹能画出一副大兴的确诊地图了,几乎所有有关疫情的点位都有我们的足迹。”冯宇告诉记者,队员们日行4万步,最多1天21人完成了14个小区的消杀 ,而这是上级要求他们3天完成的工作量。“这事儿没法等,要是因为没及时消杀出了新病例,我这辈子也过不去这个坎。”

不光冯宇一人拼命,其他队员也如此,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老师、有老板、有出租车司机,当变身蓝天救援队队员时,他们就像永动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下火线。高强度的工作让队员们先后出现中暑、感冒等症状,有的队员坦言一星期瘦了十斤 ,回到家强挺着洗完澡倒头便睡,第二天却又满血复活。“大家都在抢时间,封住源头才能说北京的疫情真的控制住了。”冯宇说。

500

每天消杀完毕,冯宇还要留下来收尾。由于高温高密度工作,一场行动下来弥雾器滚烫,如此消耗,每天都有三五台机器需要保养;加上制定第二天的计划,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一点。冯宇将一碗泡面呼噜呼噜几口扒完,赶紧回家睡觉,因为天亮了还有新的任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曲经纬

图片由蓝天救援队提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