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爱而出轨,就合理了吗?

500

    之前有部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剧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牵涉到了“出轨”这一话题,凌玲、阿辉、甚至子君都被看作是第三者。

 

争议最大的自然是子君与贺涵的感情。如果说,贺涵对女友唐晶是一种理性的倾慕、对子君则是不顾理智的爱。那么,仅仅因为时间顺序,就应该将迟来的真爱判作第三者、将这份感情视作不道德的吗?

 

进而言之,所谓第三者与出轨究竟是否有错?还是只是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它被判定为是有罪的。

第三者的定义源于“一夫一妻”传统观念,我们意识中认为,真正的爱情只能容纳两个人,任何第三方的介入都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一夫一妻制度?又为什么总有无数的出轨、劈腿事件发生?有人认为这是人性使然、是正常人都有可能犯的错。那么我们对于小三的批判是否过于苛刻?

 

一夫一妻制本质上合理吗

很多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忠诚”的道德约束。

事实上,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人类并不是对“爱情”忠诚的物种。原始社会的人类祖先,实行的往往是群婚制,而不是今天的单配偶制。相比于某些实行严格单配偶制的哺乳动物,人类从进化的起点开始,就不是“忠诚”的物种。

 

那为何一夫一妻制在之后便成为了主流?我们可以看看这对谁有利。

第一,对能力低下的男性/女性有利。古时能三妻四妾的多为贵族乡绅,一夫一妻制则避免了女性/男性集中于少数优质人群。意味着再优秀的人,也只能从众多追慕者中挑选一位作为终身伴侣。也意味着能力较低的人不会完全被剩下。

第二,统治者有利。若能力低下者也能获得伴侣,便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此外,一夫一妻可以基本确立下固定的户籍人口,在子嗣认定、财产继承上提供便利。而这一切,都是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统治的。

 

曾有学者提出,最理想的婚姻模式,也许是不限伴侣性别、数量的自由结合。无疑,这种过于激进与理想的想法,遭到了无数的炮轰。

但当人们质疑“计划生育”(一人只能有一个子嗣)时,为什么很少有人去质疑“计划婚姻”(一人只能有一个伴侣)呢?

当无数人都经历过所谓的“出轨劈腿”时,是否可以怀疑,也许这本身就是人性中合理的一部分?你可以问一问自己,当看到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忠贞浪漫的爱情时,你更多的是坚信不疑,还是认为那仅仅是个故事?

而所谓完美的爱情,是否只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规训?

我们所说的爱情,到底是什么 

社会学家斯皮尔伯格认为,爱情至少包含三种彼此独立的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

亲密,包含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特征。激情,主要表现为性的唤醒和欲望。“承诺”即忠诚,指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完美爱情,就是将这三种成分都推向极致。但事实上,更多现实中的爱情只能兼具其中一者或两者。比如,浪漫之爱充满激情与亲密,但很难做出明确的承诺;伴侣之爱饱含亲密与承诺,却缺少了几分激情。爱情的这三个成分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随着时间和情境而发生变化。其中最易变、也最难自持的成分,便是激情。事实上,人类在面对同一个伴侣时,都难以避免出现激情消退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柯立芝效应”。

 

这一理论得到了大脑扫描的证实。心理学家阿农(Aron)曾带领研究组扫描人们在观看其爱人时的大脑活动,发现激情所激活的脑区与爱慕之情、忠诚所激活的脑区并不相同。换言之,调控性欲望的脑区和支配依恋情感和忠诚的脑区截然不同。

这也许是对“性爱分离”科学上的解释。

 

回过来看《我的前半生》中的出轨男陈俊生,他正是纠结于爱情的两个成分:对第三者的激情VS对妻子的依恋。而这两个成分其实是可以分离的。男人爱妻子,也爱小三 ;只是这两种“爱”性质不同。前一种“爱”来得快,也消退得快;后一种“爱”则可能持续相伴终身。

3科学的解释虽然有力,但并不能成为人放纵自我的理由 

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是否专情跟脑中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受体的多少有关。瑞典的心理学家哈斯·沃尔姆研究发现,男人身体里是否有RS3-334基因片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对自己的伴侣忠诚:拥有的该基因片断越多,结婚的意愿以及对伴侣的忠诚度也越低。

 

换言之,对爱情忠诚与否,本质上跟基因有关。对那些没有RS3-334基因片断的个体,他遵循专情的行为模式符合他的人性;反之则客观上是对其人性的压制。就好比让天生的左撇子使用右手,可以后天养成,但事实上违背基因。

 

那么是否这些科学依据就可以为出轨开脱?

同样,既然天生的左撇子为了适应规则而不得不改用右手;天生的滥情者也应当为了遵守道德与法律而控制自己。

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这与不能图一己之快损害他人利益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在既定的规则下保持忠贞除了政治正确外,还有切实的好处。因为短暂的欢娱或能填补欲望的沟壑,但内疚感却有损幸福感和对婚姻关系的积极体验。有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对男性来说,有伴侣的男性比单身的男性平均寿命更长,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更低;而身陷糟糕感情中的男性则比单身男性寿命更短。

 

所以,那些不懂得控制与妥善处理自身情感的人,只是在牺牲晚年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来换取暂时的欲壑难填罢了。

观察局Lee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