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跳楼事件:东郭先生有话要说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山西有所中北大学,近日大二考试。
不允许带手机。
但是有个孩子带了。
他的手机放在桌子下方,被监考老师发现,把手机和卷子没收了。
没收了。
然后孩子就坐座位上哭,“左顾右盼,坐立不安,并不时喝水、擦汗。”后来孩子出了考场,给妈妈发了两条微信:
第一条:妈,不要想我。
第二条:对不起,我配不上。
然后孩子就跳楼了。
跳楼了。
这个让人悲伤的新闻,让我脑壳里咣叽一声,跳出来个古老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02)
东郭先生和狼,很老的故事。
讲赵简子出门打猎,追杀一匹憨厚无邪的狼。
狼拼命地逃,拼命地逃,途中遇到东郭先生,就请东郭先生救它一命。
东郭先生就让狼钻自己装书的口袋里,等赵简子追来,东郭先生往远方一指:快看,狼往那边跑了。
赵简子追了下去。
然后东郭先生把狼放出来。不曾想,狼出了口袋,就翻了脸,非说东郭先生是个坏人,故意让它钻口袋,是想憋死它。所以为了惩罚东郭先生,狼考虑吃掉东郭先生。
我小时读这个故事,对狼与东郭先生的恩怨纠缠无感,却困惑赵简子是谁?为什么这样一个古怪故事,要按赵简子头上。
找到史书查阅,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03)
赵简子,春秋年晋国大夫。战国年间赵国开宗之祖,是个极不正常的人。
赵简子有俩儿子,赵大宝和赵二宝。有一天,他把俩儿子很随意地叫来,给了他们几个竹简——让他们在竹简上写字,相当于给两个儿子一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然后赵简子就把这事儿撂下不管了,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眨眼三年,风轻云淡。早就没人记得三年前的毒鸡汤了。
忽然赵简子把两个儿子叫来,厉声考问三年前竹简上的内容。
赵大宝当场就傻了,这都过去三年了,他忽然考人家,谁还记得?
——但赵二宝记得,每一个字儿都牢记在心。
于是赵简子宣布,二宝成为赵家的新首领,就是后来赵国的新君主。
读到这个故事,我才恍然大悟。
难怪后世人把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和赵简子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人生啊!
(04)
讲赵简子选择王位继承者的方法,是想说,山西中北大学的跳楼孩子,他是活活憋死的。
憋死的!
这孩子可怜啊,活在一种懵懂状态之中。他在念大学,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如赵简子家的赵大宝,亲爹给他几枚竹简,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没有生活的辨析能力,也没有人生的认知能力。一个小小的破考试,明明不让带手机,可他非要带上,这么个小水洼他都淌不过去,将来面对人生更大一些挑战,他又如何过关呢?
赵简子挑选王位继任者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个狗日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好比进入了一间屋子。我们此生的任务,就在这间屋子里藏着。可是生活这个狗日的不告诉我们这件事儿,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有任务的,更不知道任务就在近前,跟游客似的就这么傻傻地瞎晃悠。只有那些悟性高的孩子,如赵简子家的赵二宝,他能够意识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尽管他不知道这个任务是什么,但他已经开始了寻找。所以当赵简子把竹简交给他时,他一看就明白了,我日,这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任务吗?
当赵二宝发现自己寻找的人生任务时,欣喜交加,立即开启背诵模式。他背得那么卖力,都过去三年了,赵简子突然问起,他仍然倒背如流——那是因为这是他此生的任务,他活一辈子就为这点事儿,不可能忘记的。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带着任务的。
但是没人告诉你这件事儿。
就算是有人告诉你了,可这个任务只属于你自己,除非你把自己的任务找出来,否则没人知道你的任务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事儿,就如那匹钻入到东郭先生口袋里的狼,憋急眼了乱咬一气。
(05)
山西中北大学坠亡的孩子,他来到这世上,是有任务的。
——他的任务就是,至少要在认知上,超父赶母!
就是比爸妈活得明白些。
如果他带着这个任务去读书,情况就不一样了。
那样的话,他就会自己考虑,要达到这么个小目标,他需要学习多少门知识?掌握几项技能?历练多少经验?
只要孩子用心思考过,他就会知道,知识都是过时的,不能直接拿来赚钱,但却是产生新技能的源泉。技术能够直接用来赚钱,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一旦环境变化就会迅速被淘汰。人生经验是实战知识,是弥补我们书本知识不足,帮我们扩大转圜空间的。
上面这段话,你听起来好像屁用也没有——可一旦你想明白了,这种观念转化成为你的认知,就会帮你扩张脑力,以前学起来极费力的知识技能,突然间变得简单浅显,上手就会。
可是中北大学坠亡孩子,没想过这些。
没想清楚这些问题,没找到自己的人生任务的孩子,面对一门门科目,茫然愤恨。就如同赵简子家的赵大宝,这些破竹简是什么东西?你为什么要给这么恶心的东西?我只是想混日子而已,为什么要用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折磨我?因为内心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那些都过时了几百年、简单到了几分钟就能够理清的陈旧知识,对他来说犹如天书般的痛苦。
孩子就这样陷入巨大的折磨与痛苦之中,他心里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没人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噩梦,被两种力量夹磨得苦不堪言。这种巨大的压力让他心力交瘁,终于在试卷手机被收走的那一刻,孩子心里绷得过紧的那根弦,咣叽一声断裂了。
他不玩了。
这么好玩的人生游戏,还没有开始,他就主动关机了。
(06)
前段时间,曾有专业人士提出父母要有上岗证。
见证啪啪,凭证生娃。
如果无证生育,那就要把娃再塞回去。
再塞回去。
这个建议因为脱离了基本人类权利范畴,所以被大家DISS。
DISS归DISS,但为父母者,一定不能活得稀里糊涂。
尤其是对待孩子方面,有些问题关乎输赢,比如能否通过一次考试。有些问题则是关乎生死,比如你为什么要参加这场考试。
一定要记住,输赢是无关紧要的,人生很长,赛事无尽,没必要非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但在生死问题上,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否则孩子的脑袋就会形成恶性死循环,老是在一个问题上循环运行。所以有个词叫开导,开导开导,打开引导,就是把人的思维,从死循环运行的程序中转出来,让孩子学会开放式思考。这个世界哪怕只有一起悲剧,都嫌太多了,更何况悲剧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这更是我们共同的悲剧。年轻人的生命,太宝贵了,让我们和家长、老师们一起努努力,争取让这起事件,成为最后一桩,让同类事件不要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