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成就现实

没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句话同样适合一个国家。

回到现实中来,从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正越来越明显地展示出美国的一些核心问题:自私的,在全球享有利益的美国精英们,正不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文化、种族和价值观的多元正在撕裂美国的根基,对美国化政策的放弃正使得美国变为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对抗的形势,而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两种或多种文化势均力敌的国家,绝不可能达成共识和稳定。

我们常说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事实上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早先时期的美国一直是个定居型国家,即由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陆的欧洲殖民者规定了法律、文化和宗教的定居型国家。大家知道美国的先驱是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一直到美国独立,美国的主要居民都是源自英国的清教徒。1790年美国的392.9万人口中,69.8万为奴隶,其他被视为美国社会成员的白人中,80%以上祖籍不列颠,98%是新教徒。

所以说,建国之初的美国,是一个以英国移民为主,信奉新教和洛克式自由主义的一群人,之后的移民来到美国后,必须接受这一批定居者确立起来的法律、文化和宗教。这一点可称之为“美国化”。事实上,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化”都被美国政府坚决的贯彻,任何生活在美国的人都必须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拒绝接受美国价值观的将被主流社会排斥,甚至被驱赶屠杀,这在历史上有很多血腥的先例。

美国人的先辈,基本上都是种族歧视和宗教专制的人,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认为人种的优劣是天生的。接受美国价值观的非白人会被奴役,如黑人,不接纳的则被驱赶屠杀,比如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有组织的屠杀。

其中还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华人,当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排华合乎宪法,斯蒂芬大法官认为华人属另一人种:“他们不可能被同化,与当地居民格格不入,单独群居,固守其本国风俗习惯。”1908年,西奥多-罗斯福跟日本签订条约,要求后者防止日本人移居美国,1917年,国会更是通过一项法律,禁止所有亚洲人移居美国,直到1952年才取消。

即使对白人,美国的先民也是十分的苛刻,比如19世纪中期,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裔和德裔大量移居美国,从而引起了当地新教徒的极大反感。信奉新教的美国居民以宗教为借口对天主教移民进行了长时间的打压,一直到信天主教的肯尼迪当上总统才有所好转。

美国的前辈们对移民进行种族配额,排斥白人以外的种群,并对移民的白人进行强制美国化教育,尤其是强迫其学习英语和改信新教,这使得来到美国的移民虽杂,但却无疑被同化为了同一文化种群。

因此,美国战略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美国并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一锅番茄汤,主流始终是代表盎格鲁萨克逊价值观(新教和洛克式自由主义)的番茄汤,其他移民的文化只是调味料,番茄汤作为主流决不能变,其他移民只是在主流文化之上添砖加瓦。

塞缪尔相信,只要美国番茄汤的大格局不改变,美国就能长盛不衰,正如美国的国父们认为,只要美国坚守宪法,并确保美国主要由白人组成,美国就可万世一系一样。

他们都认为,只要在特定种群和特定政策下,美国的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否则美国将陷入灾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塞缪尔.亨廷顿的思想是有其合理性的。

1960年代民权运动,包括黑人和妇女解放运动,可以被视为美国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民权运动带来的结果,并没有使美国变的比过去更加公平,反倒使美国的文化出现了分裂,这场运动大大削弱了政府的权威,主张文化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反对强制同化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甚至连英语的主导地位都不赞成维持,这侵蚀了美国的基础,并成为今天美国各种奇葩问题的总根源所在。

文化冲突,很容易产出对历史的解读冲突,而这种冲突,是会分裂一个国家的。

试想一下, 假如今天中国有一大批人(可能真有),坚定不移地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日本对中国的深沉关爱和伟大帮助,那么这部分人和认定日本侵华战争是极端邪恶的战争罪行的人群就不可能有和平。

而美国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美国的历史是不能被起底的,美国的立国之本远不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光辉,在“自由平等”的抬头下,隐藏着难以言表的罪恶和血腥。

美国国父们的伟大理想,事实上是建立在宗教专制和种族灭绝之上的。对于纯正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来说,美国的制度无与伦比,其对民权的保障开历代之先河,信奉洛克式自由主义和新教的人民在美国宪法的指导下繁荣昌盛,啊,不愧为山巅之城,民主的灯塔。

但是对于被屠杀的印弟安人,被奴役的黑人和华人,以及世界上所有的非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所谓的自由美国,对他们的歧视和迫害远远比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宗教专制国家还要严重的多,一旦民权运动成功,美国的历史被扒粪,那么美国有的就不再是光辉,而是只剩下一堆种族灭绝、歧视和奴役的血泪史。

正因为美国的历史经不起扒,所以对美国来说,民权运动还不是最糟糕的,放弃对移民的强制美国化措施才是最糟糕的。1960年代后,政治正确崛起,奥巴马之后,文化多元成为主流,现在美国很多校甚至不再强制学生学英语,反而进行外语教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班牙语,随着拉美裔增多,他们逐渐反客为主,在美国国内建立了一个个拉美飞地,他们在其中只以西班牙语交流,并驱赶白人,完全和美国主流社会隔绝。

这种隔绝一旦成势,就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比如去年的CNN电视台,一个黑白混血的女人居然公开建议推掉华盛顿和杰斐逊的雕像,她说他们都是奴隶主(这确实是事实),是邪恶的象征,美国的民主制度与他的祖先无关。还有不少黑人学者主张清算美国的开国先贤,并改立马丁路德金这样的人为新美国偶像,少数族裔和黑人还不断推倒南方白人的雕像,并最终导致了夏洛茨维尔市的暴乱。而这种清算活动的本源,正是因为在一个国家内,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对立的文化和价值观,而它们对历史的解读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族裔,尤其是拉美裔的人口增多,塞缪尔.亨廷顿曾担心的:美国会变成两种文化对立的国家,从而造成分裂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1980年,美国白人人口的占比为79.6%,到2014年下降到61.9%。而在15-34岁的人口中,白人只占56%,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则占比不到50%。在白人迅速减少的同时,少数族裔的人口却在飞速增长,其中,拉丁裔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6.4%增至2014年的17.3%,依这个趋势,到2035左右拉丁裔占比就会到25%,甚至更多。

到时,那些拉丁裔美国人,绝大多数都只会说西班牙语,只和同族交流,受教育程度不高,日子过的贫穷而没有希望。你猜,到时他们会做什么?

2019年美国的中期选举,民主党赢得众议院,而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党的建制派纷纷落选,而黑人、拉美裔、穆斯林等词汇开始涌现,极度政治正确和极左日趋成为主流,这和共和党日渐趋向白人至上的极端种族主义相同,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

事实证明,不同文化(核心价值观不一样)之间相处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在任一种群不占优势时,随着美国白人的比例越来越少,这种状况还将日渐严重。对强制美国化的放弃直接将导致美国的分裂,而床破的各种极端操作还会进一步加快这种分裂过程。

实际上,美国可以走向集权,甚至可以转向社会主义,但唯独在现有状况下不能生存,美国先民们设计的制度是确立在大批美国化,信奉新教和洛克式自由主义的人群上的,而且最好是白人。如今这么多种群,这么多彼此冲突的价值观混在一起,又如何能弥合分歧?

一个国家,可以由不同的民族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组成,但必须有且只有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同一种文字,同一种信仰,和同一种对历史的解读,这些才能构成现代国家的存在的基础,其中的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必将产生混乱,甚至分裂。

以史为签,可知兴替,以美国为签,可以提醒我们:多看榜样,少走弯路!

站务

全部专栏